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育王岭隧道破碎带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山  张文君  邱波  孙浩 《科技通报》2019,35(2):195-200
隧道掘进穿越断层和节理裂隙破碎带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塌方、涌水突泥等灾害事故,为保证隧道穿越多裂隙带的施工安全,降低施工灾害发生的概率,施工前有必要对隧道进行超前预报。本文依托育王岭隧道,通过地质分析研究了育王岭隧道的破碎带发育特征,利用TSP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和红外探水等物探手段对育王岭隧道的地质缺陷体进行探测,探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基本吻合。综合采用TSP超前预报系统和地质雷达可较为精确预报岩溶区隧道的破碎带发育情况,红外探水基本可以预报裂隙含水情况,其预报手段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岩溶地质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比较普遍,岩溶地区修建隧道,地质灾害是主要的施工难题。本文探究TSP超前地质预报等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迟瑶 《科技风》2011,(19):136
岩溶地区在我国比较多见,在这些地区进行隧道施工在技术上的要求较高,假如遇到一些隐性的环境或是条件,处理不当的也有可能会引起水文地址灾害主要有突水和涌水等,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并可能引起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最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整个隧道工程的失败。因此超前水文地质预报在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中的作用非常有价值,本文中,笔者主要是对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几种常见的水文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对其施工成功和风险预防的作用于价值。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岩溶地区隧道工程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针对所存在的地质难题,提出了超前预测预报、信息化施工、安全设计的原则;注浆加固、超前支护及其它辅助措施等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在岩溶地区的工程勘察和灾害地质调查过程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岩溶地区的铁道路基探测中,应用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相结合,能提高探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野外施工方法,查明铁道路基及隧道底部的岩溶发育情况,验证出这两种方法在实际探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为铁道的后期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
浅议岩溶地区隧道设计与施工要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岩溶地区隧道工程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针对所存在地质难题,提出了超前预测预报。信息化施工、安全设计的原则;注浆加固、超前支护及其它辅助措施等设计与施工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通过注浆来改良软弱破碎岩体、封堵地下水及侵蚀性离子,是当前长大隧道施工中解决溶洞及地下水、断层等不良地质最被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提出了岩溶隧道注浆加固设计基本原则及分类,分析了不同注浆方案的特点及运用范围,探讨了岩溶隧道注浆施工技术,以避免或减少施工中地质灾害发生,保证完工后隧道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
隧道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质勘察资料,因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期望在勘察阶段完全查明隧道全面的地质情况是十分困难的。根据地质勘察资料作出的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常有发生,由此带来的隧道洞内坍塌、涌水、涌泥、瓦斯爆炸等灾害时有发生。因此隧道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工程中,更有必要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和可行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隧道开挖过程中遇到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为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将超前地质预报作为一项工序纳入施工组织与管理十分必要。文章介绍了TGP206型隧道地质预报仪探测系统的原理、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和在羊桥坝隧道施工中的超前预报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展示了TGP206型隧道地质预报系统在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青燕 《大众科技》2010,(7):59-60,23
文章阐述了隧道施工期中,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同时提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可操作性,在进行预报的过程中,根据隧道勘察阶段查明的地质情况,科学合理选用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隧道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岩溶区域。在岩溶隧道建设过程中,突水灾害时常发生,其突水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本文结合岩溶隧道现场施工资料,统计分析了深埋岩溶隧道突水模式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定量评估各因素对隧道突水的敏感程度,引入了层次分析法,建立隧道突水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对各层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主要影响因素中,不良地质、地层岩性和地下水位对突水的影响最大,三个因素权重之和占总权重的61.65%。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要提前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降低突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阐述TGP12超前地质预报在大金山隧道工程的应用,系统介绍超前地质预报原理及施工方法,通过超前地质预报,该隧道原设计的350米Ⅲ级围岩变更为Ⅳ级围岩,及时地调整了施工方法,保证了工程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特点,针对石林隧道穿越岩溶、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条件,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使隧道施工在高风险段落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优化了施工方法,使石林隧道安全快速的通过了各种不良地质地段及高风险段落.  相似文献   

14.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是利用地震波的基础理论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体情况或成灾可能性做出预报。本为以某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工前的准备、炮点的设置及施工记录,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超前预测预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三车道公路隧道开挖跨度大,结构受力复杂,施工难度大。当隧道施工中遇到大型岩溶涌水时更是增加了设计和施工难度,处治不当时还会对公路运营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兰海高速贵州境遵义至贵阳段扩容工程大坪子隧道YK94+418处大型岩溶涌水处治为例,介绍了该类岩溶涌水的处治过程及方法,可为类似隧道岩溶涌水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水平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良好趋势。在工程建设领域,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处理和建设具有较高的难度,在以往的岩溶地质隧道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通常要投入极大的成本。即便如此,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由于其地质条件的复杂和环境的多样性变化,都对岩溶地质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岩溶地质的概念首先进行表述,根据其理论性质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接下来从岩溶地质隧道处理的施工角度和技术方面进行隐伏岩溶地质隧道施工处理关键性技术的探究,深入剖析处理这种特殊地质环境中的隧道工程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相关设备,并得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岩溶地质地区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龙围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条件要求高。在讨论了各种地质预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之上,结合隧道本身地质和施工条件,制定出龙围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并对预报过程中的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阐述,总结得出了在复杂隧道施工过程中运用综合地质预报来合理指导施工的经验,结果可有效为相关相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岩溶问题成为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隧道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在岩溶发育地区,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有效的超前地质勘察,合理选线.在施工过程中,正确处理突水突泥问题,对不同类别的溶洞选取最为正确有效的处治措施.施工阶段结束后,还需要对渗水量以及隧道围岩变形进行跟踪监测.建立完善的施工方案,是保证施工质量和人员设备安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在山区隧道修建过程中,岩溶是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当前有关于岩溶隧道工程的论文,主要针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具体分体,所得结果的普适性有所限制。本文以千岛湖引水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Abaqus模拟隧道周围不同位置存在隐伏溶洞时的状况,得出了隐伏溶洞对隧道位移、应力以及塑性区范围的影响,为岩溶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拱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也正处于不断完善阶段。本文对比分析目前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手段的优缺点,并介绍了雅克夏雪山隧道"以地质法为基础、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配合采用电磁波反射法"的综合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为隧道施工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