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问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要求,是直面党群关系现状、解决党群关系问题的现实抓手。在改善党群关系的实践中,在主体维度,必须正确认识"党"和"群"的独特关系,避免犯将"党""群"绝对区别开来、完全对立起来的错误;在关系维度,必须科学辨析党群关系的特殊性质,避免将我国的党群关系等同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竞争选举制形式下政党政治框架中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在行为维度,必须以系统思维科学调动所有主体的积极性和动态地看待党群关系,从而避免静态和孤立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党群关系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世纪之交,党群关系面临严峻考验,保持和发扬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良传统,避免和杜绝同人民群众关系不协调甚至针锋相对的状况成了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惩治腐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切实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3.
党群关系历来是党的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政治问题。在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着新挑战。在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中,党组织是主导,党员干部是关键。我们要从根本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党群关系:第一、实现党群关系和谐发展必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树立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这是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二,实现党群关系和谐发展必须党风、政风、民风三风一起抓,党员、干部、群众三支队伍一起建设,这是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保证。第三,实现党群关系和谐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建立和完善群众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是任何一个政党取得政权 ,并实现成功执政的最根本基础。党群关系从本质上看 ,不仅仅是党的工作作风问题 ,更重要的是党的执政方式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共产党要密切党群关系 ,关键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 ,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并不在于执政党的地位本身,而在于执政党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的状况良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党群关系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面对新世纪,党要把党群关系作为党的建设的晴雨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保证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党群关系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党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新桥梁和纽带;在这一新形势下,党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给党群关系带来得机遇和挑战,并依托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是任何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并实现成功执政的最根本基础.党群关系从本质上看,不仅仅是党的工作作风问题,更重要的是党的执政方式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共产党要密切党群关系,关键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在如何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前提。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途径。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使党的决策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所在。加强廉政建设,克服腐败现象,是密切党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涵盖理论创新、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党群关系等基本内容。党章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变化反映了党的现代化在理论创新、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党群关系等方面的发展,而这些方面的现存问题又为党的现代化的深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涵盖理论创新、领导方式、党群关系等基本内容。党章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变化反映了党的现代化在理论创新、党的领导、党群关系等方面的发展,而三个方面的现存问题又为党的现代化的深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和谐党群关系是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处于和睦、协调的良好状态。它要求党和人民群众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根本利益、奋斗目标、社会价值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出现了少数领导干部作风不正、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过大,分配不公,民主政治建设滞后等问题,使党群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全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加强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扎实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仅是新时代提升党的全面领导水平和增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而且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要有效领导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设计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党群关系、政经关系和政社关系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危险。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全面分析党群关系建设的时代诉求,探索党群关系的优化路径,关系到党的兴亡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着力应对党群关系的现实性问题和现代性缺失,提高党在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群众工作能力,与时俱进地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党群关系,夯实和扩大党长期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群众观,对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地位、根本要求、制度保证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尤其是他创造性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群关系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的根本指南.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到党、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即通过改革党的领导体制,改善党内关系及党群关系等有利于党的总体作用发挥的一切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人民群众和党的关系存在三个方面的变迁:(1)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不同;(2)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类型不同;(3)强化党群关系的制约机制不同。党群关系的这种变迁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与其他政党的显著区别。党群关系的实质即为利益关系,因此,立足于苏共党群关系发展,以利益关系为主线,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各级地方组织活动,党员的个体行为等方面,从宏观、中观以及个体角度入手分析社会主义苏联解体过程中党群关系发展的历史状况,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以期对社会主义国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心向背决定政治力量的兴衰成败,这是历史发展铁的规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我党优良传统作风,也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文章分析了当前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根本位置上,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大问题;加强制度建设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执政为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它关系到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调整利益关系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