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其他一些新编语文教材一样,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也对作文指导作了具体编排,即在五个大模块的二十个专题之后,附加了以"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为体例的写作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时,都存在着教学随意、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缺乏过程指导等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小学语文写作教材没有为写作教学提供足够帮助有关。文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写作教材为研究对象,细致地梳理和总结了教材的呈现方式、教材内容以及教材特色。提出对于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改革,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组织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然而当前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教材教学的过程中,效果不是很理想。实际教学过程,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作文中需要"写什么",并对学生的写作结果进行评价,而对于"怎么写"这一问题却没有过多的涉及,即教师总是缺乏对写作过程的有效指导。对于出现的这一现象,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教科书写作教材为例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写作教材的编写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读本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对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以及语文写作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苏教版读本打破了传统的一般文本写作形式,有很强的个性,在凸显系统性、人文性、丰富性方面有很好的作用,编写理念和结构体系都有很大的改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对于语文教学具有很好的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海涛 《学语文》2013,(6):40-4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安排在专题之后,体现了人文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取消了传统的写作知识序列,实现了作文题目的选择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实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作了有益的尝试。苏教版写作内容力图“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生命的内在要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写作是生命的活动,精神的活动”,符合新课标精神。但是,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新版苏教版语文教材写作部分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阙奋 《现代教学》2007,(3):38-38
语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存在已久的顽疾,其实质就在于写作材料的匮乏以及写作过程的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体验写作的成功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依托教材,开发写作资源,丰富学生写作活动,使学生的写作变得生动活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同其他一些新编语文教材一样,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也对作文指导作了具体编排,即在5个大模块的20个专题之后,附加了以“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为体例的写作教学内容。应该说,这种编排填补了高一至高二一个半学年的时间里作文教学在“教材”方面的空白,使作文教学有了些抓手。  相似文献   

8.
现行写作教材虽然数量很多,但总的看来,写作学科的建设还处在初创阶段.为便写作学科建设日臻完善,本文提出了“建设操作性的写作理论体系”的观点,并对现行写作教材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9.
在写作教学中,按文体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写作实践”的内容进行重组,设置板块,按照考纲要求掌握的各种文体进行扎实有效地训练,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刘岩 《语文天地》2014,(31):63-64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中写作教学领域的推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水平,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注重对学生自主写作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当前苏教版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教学重视高考作文要求,教材写作指导内容安排不合理,写作指导与命题不协调,文学鉴赏类文章写作专业性过强,写作要求与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分离,教学内容笼统不具针对性,不能达到对学生审题能力、构思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修改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是学科发展程度、深度的呈现,更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无言导师。现通行的大学写作教材有很多,学界也还在用心地探讨写作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编写体例问题。本文绕开这些普遍为学界关心的话题,重拾写作教材编写态度一题,通过分析现有写作教材存在的弊端:禁不起推敲的科学性、过于集中的单调性、力求简洁的肤浅性等三方面,来展现写作教材编写时呈现的不够谨严,时有疏略的编写态度。真诚的呼吁学界对写作教材的编写给予重视,呼吁对一个学者评定时,将其编写的教材计数在内。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58):80-81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英语》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探讨了如何在读写结合的平台上利用和整合教材资源,为学生搭建写作语言、篇章结构、衔接手段的写作支架,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赵益贵 《广西高教研究》2002,(3):107-110,106
一些写作教材的建设似乎已经步入误区,出现了新的流弊,其表现为无的族矢的空洞税教,食而不化的盲目引进,随意性大;写作教材应该向作自身的深层次发展,总结和概括出写作最一般的规律和方法,真正体现写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确解读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由三个系统设计编排呈现。与综合性学习整合的写作教材、与口语交际整合的写作教材和与阅读(课文)整合的写作教材共同构成。掌握写作教材特点,实施统筹的写作教学,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是学科发展程度、深度的呈现,更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无言导师。现通行的大学写作教材有很多,学界也还在用心地探讨写作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编写体例问题。本文绕开这些普遍为学界关心的话题,重拾写作教材编写态度一题,通过分析现有写作教材存在的弊端:禁不起推敲的科学性、过于集中的单调性、力求简洁的肤浅性等三方面,来展现写作教材编写时呈现的不够谨严,时有疏略的编写态度。真诚的呼吁学界对写作教材的编写给予重视,呼吁对一个学者评定时,将其编写的教材计数在内。  相似文献   

16.
张菁 《现代教学》2016,(5):59-60
高考写作是建立在日常阅读和写作基础上的,但是目前学生课外阅读很难落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因为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均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这些优秀的文本蕴涵着丰富的写作资源。教师可从人物素材、文章思路、写作技巧角度入手,积极开发教材的写作资源,建构读写教学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材在写作教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学生基于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多元化写作训练,这既有利于巩固理解教材文本内容,也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常常发现他们写作的内容空洞乏味,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特有的情境。  相似文献   

19.
戴广留 《考试周刊》2014,(22):60-6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四个最重要的教学内容,阅读与写作可以说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两者之间相得益彰。本文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实际教学中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希望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王锡渭 《教育研究》2005,26(10):89-91
高校写作教材的“发现-构思-表达”体系有如下特点:把写作过程作为写作教材的研究对象,写作过程可将世界、作品、作者、读者统整在一起;从思维的层面分析写作过程,思维贯穿于写作过程的始终;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从方法学的高度和思维层面上揭示写作过程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