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田径运动中,跨栏跑是动作复杂、难度较高的一个竞赛项目,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渐掌握跨栏的基本知识和合理、正确的技术、技能。跨栏运动能发展速度、灵敏、柔韧性等素质,对短跑、跳远等项教材的教学也能产生促进作用。跨栏跑技术,以跨栏步、栏间跑、从起跑至第一栏架的快速跑为重点。跨栏步是重点中的重点。跨栏步的难点是快速有力的攻栏动作。栏间跑的难点,是快而准确的三步  相似文献   

2.
跨栏跑是一项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从事系统的跨栏跑训练,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弹跳、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等心理品质。所以,尽管跨栏跑的难度较高,但仍然是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也是中学体育课与课余训练的重要内容。青少年跨栏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基本要求是:素质训练必须与专项技术的环节动作技术和整体动作技术相结合,为提高过栏速度和栏间跑速度服务。  相似文献   

3.
尹瑶 《体育师友》2015,(2):15-17
跨栏跑是在快速运动下跨越具有一定栏间间距和一定数量的栏高的非对称性周期性很强的运动项目。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自身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界定了跨栏跑技术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对于影响跨栏技术(速度、力量、耐力、节奏、心理)的各个方面试分析通过怎样的手段来提高跨栏初学者的运动技术。主要是对体育教育(初学者)进行分析和探究。以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初学者)对技术动作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准确地掌握跨栏技术。  相似文献   

4.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田径运动项目,而跨栏步技术又是跨栏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环节。这个技术动作是从起跨腿的脚着地开始,到摆动腿过栏后着地为止。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跨栏步动作,对于加快过栏速度、保护栏间速度和节奏是十分重要的,是跨栏跑完整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跨栏项目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它要求运动员节奏性强,身体素质好,还要有勇敢、顽强的拼博精神。初学跨栏者由于心情紧张易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在跨栏时出现起跨点近,上体比较直,起跨攻栏时摆动腿直腿摆动,形成跳动式过栏;栏间不是跑而是跨步或“蹦”;腾空时间长等一系列错误动作。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纠正这些错误动作呢?我认为首先要分析跨栏运动的全过程,从中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吴俊 《中华武术》2023,(12):53-54
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勇夺男子110栏冠军,2006年打破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2007年夺得110栏世界锦标赛冠军。刘翔的杰出表现与成就在国内掀起一股跨栏的热潮,使得跨栏这项运动对国人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与期待。在田径诸多项目中,跨栏跑作为一个观赏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在中学的体育课堂中也比较受学生欢迎;但是跨栏跑这项运动开展起来较为困难。首先,跨栏跑是一项技术动作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要学好这项技术需要把身体素质跟过栏技术相结合起来。其次,跨栏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较容易造成学生的运动损伤,对学生的保护措施要求较高,在跨越栏架的过程中,撞栏、摔栏、推栏都是很常见的问题。最后,跨栏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包括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以及爆发力。  相似文献   

7.
谈跨栏运动员的技术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栏跑在田径运动中,是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其运动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短跑速度,过栏技术和跑跨结合的能力等。掌握合理的跨栏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为此,就有关跨栏跑技术训练中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在跨栏技术训练中,要狠抓摆动腿的攻栏动作 一个优秀跨栏运动员的跨栏技术,是在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中,经过艰辛的磨练而塑造成的。对于未经严格训练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在  相似文献   

8.
中外优秀110 m跨栏跑运动员速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中外优秀男子110 m跨栏跑速度分配的本质,提高我国男子110 m跨栏跑运动成绩和改进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动态分析法对男子110 m跨栏跑进行全程分析。结果表明,中外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在第3栏-第5栏间速度最快并保持稳定,从跨过第6栏后开始逐渐减速,减速至第9栏前速度达最小,在第9栏到第10栏间又出现加速,然后高速冲刺至终点;运动员栏间跑速度快,会造成过栏腾空时间长;9个跨栏周期的平均速度是影响运动员能否夺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跨栏跑是“三固定”(固定栏架数量、固定栏高、固定栏间距离)的竞赛项目。由于它的技术特点是节奏性较强,柔韧性要求高,又要在快速奔跑下完成的技术项目,所以说在径赛中跨栏跑是技术较复杂的项目之一。但是任何项目都有关键性技术,抓住其主要技术,其他技术则“迎刃而解”。那么跨栏跑的关键是什么呢?良好的跨栏成绩取决于平跑速度及跨栏架的完善技术。也就是说:一要跑得快,二要完成跨越栏架一系列动作快。简而言之,跨栏步加栏间步即是关键。实践证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已的特殊运动形式。表现着不同时间,空间关系。跨栏跑中的跨栏步和栏间步也就是指人体在运动中表现的时间空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摄像解析法,以刘翔的运动参数为参照物,对男子一级110m栏跨栏运动员跨栏步技术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指出了一级跨栏运动员跨栏步技术参数的不足与差距,为他们的技术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跨栏跑在高师田径运动径赛技术教学中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更好地掌握跨栏跑技术 ,我们对跨栏跑技术的教学步骤、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讲解与示范方法、跑跨与跨跑、栏间跑节奏练习手段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梁少雄  郭强 《体育科技》2004,25(3):16-19
跨栏技术的实效性、环节技术的熟练性、专业特点的经济性和反映这三个特性的几个技术如“直线性、节奏性、摆动腿技术、腿臂配合技术” ,构成了现代 110m跨栏跑技术的特点 ,使其更趋完善和合理。通过对 110m跨栏跑现代技术要素的分析 ,揭示了现代 110m跨栏跑的技术特点及理论依据 ,对男子 110m跨栏的教学、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翔110米栏第5栏攻栏蹬伸阶段技术特征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高速摄录解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刘翔110m栏两次比赛第5栏攻栏蹬伸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与同场竞技110m栏选手若干技术参数相比较.结果显示:刘翔110m栏第5栏起跨攻栏意识强,着地角大,支撑时间短,起跨角小,攻栏速度快,身体重心腾起角小.符合该项目运动学特征及当今世界跨栏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陈复寿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4):41-42,49
采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刘翔110m栏两站比赛第6栏腾空过栏阶段的动作技术进行分析,并与其他选手的若干技术参数作以比较,结果表明:(1)刘翔两次比赛第6栏腾空过栏时的躯干前倾性大,两腿最大夹角大,腾空时间短,腾空过栏的速度快;(2)刘翔两次比赛第6栏的跨栏步步长小,起跨攻栏距离与下栏着地距离之比非常接近理论上的最理想比例。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110m跨栏技术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代跨栏技术原理和国内优秀110m跨栏运动员比赛的运动学参数,阐明良好跨栏跑技术的特征,为评价运动员跨栏跑技术的合理性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观察与测试的基础上,以我国优秀女子100 m栏运动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100m栏运动员起跑至第一栏的时间、1~10栏的分段时间、冲刺时间、全程栏成绩、速度差值等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我国女子100m栏成绩在栏间节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策略。为科学指导我国优秀女子100m栏运动员技术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男子110 m栏的跑跨与跨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国产春风牌高速摄影机以 96 fps的速度拍摄了 8运会男子 110 m栏预赛前 6名运动员跨越第 6栏时的技术动作 ,再用 JTK- 1型影片解析系统对冲印后的影片进行逐格分析。结果表明 :跑栏概念的实质是跑跨与跨跑能力的有机构成 ,运动员上栏前的 1步与过栏后的 1步所表现出的速度节奏是衡量跨栏技术优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110m栏运动员过栏技术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110m栏运动员起跨技术参数角度的解析数据,采用灰色关联的方法进行研究,揭示健将级、一级运动员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以世界优秀男子400 m栏运动员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计算、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分析速度节奏变化对400 m栏成绩的影响,依据项目的特点,对运动员速度节奏技术类型进行分类与评价。结果显示,"A型"的技术特征具有显著符合项目自身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代表着男子400 m栏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男子400 m栏运动员更适合"A型"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了男子400 m栏运动员分段时间量化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借鉴110米栏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三级跳远运动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级跳远与110米栏同属技术性项目,也是我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目前涌现出一批有很大潜力的年轻选手,如果能较好地借鉴110米栏的经验,具有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