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数学习题或试题,要求题目本身的结构和叙述要有合理性、严谨性和清晰性.逻辑上,要求条件具有充分性、相容性、独立性,条件与结论也要具有相容性.教学上,要求题目本身要有可知性、适度性.但在平时的教学乃至中考、高考及各类数学竞赛中难免有错题出现,甚至数学专家也在所难免,大大降低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目前,数学教育工作对数学题的错解已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对数学题目本身的错误原因研究甚少,而且常常不自觉地出了错题,有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数学题,要求题目本身的结构和叙述要有合理性、严谨性和清晰性.逻辑上,要求条件具有充分性、相容性、独立性,条件与结论也要具有相容性.教学上,要求题目本身要有可知性、适度性.但在平时的教学乃至中考、高考及各类数学竞赛中难免有错题出现,甚至数学专家也在所难免.目前,对数学题的错解已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题的错解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中学数学刊物中也设有诸如"错解辨析"、"辨是非"等栏目,但对数学题目本身的错误原因研究甚少.一些貌似不经意的错误经常出现在一些数学参考资料甚至数学报刊上,将错就错,错题错解.给学生产生了误导,如不及时纠正,将影响学生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对数学命题的误区作了粗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高考复习中,经常发现资料上有一些错题并且错题年年重复出现,然而换一本资料书发现也有相同的错题.这样一来学生又不能及时发现题目错了,甚至教师也没仔细分析,按错误思路跟学生分析,这样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错题或错解题,它们主要是不满足数学题目的严谨性、合理性和叙述性等科学要求,表现为题目意不确定、条件不完备、解答不恰当  相似文献   

6.
<正>错题集的建立、整理及利用一直都备受初中教师的推崇.初中教师也常引导初中学生建立数学错题集,以借助错题集来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初中学生如何建立数学错题集与发挥其利用价值总结了一点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一、初中生建立错题集的必要性学生做错题是难免的,甚至往往是对已经做过,错了又订正过的题目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做了数学课题研究,通过实践发现把错题汇集起来是个不错的方法.建立错题集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整理错题库可以为教学提供教学资源和方向指导。错题资源整理成集主要起到以下三方面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总结解题技巧;方便教师和学生分析某类题目的出错频次;方便教师分析学生的薄弱点,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由于错题库具有强大的教学指导功能,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对错题资源库的整理和应用研究,充分发挥错题资源库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利用错题资源库开展教学进行探究,以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错误辨析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识错、辨错,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数学思考更加深入,从而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错误,有些来自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透彻,而有些则来自于数学题目本身,这是由于命题人思考不严密而造成的.对于题目本身的错误,如果教师只是将错题一改了之,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难免会出现错误,数学教学中出现错题也属于正常现象,对待错误题目要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利用错误体现出的不足来更好的学习.本文针对学生出现错题的情况,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合理建立和利用错题本以及教学方式的改进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老师,作为学生,作为家长对于一个学习中的现象深有体会:曾经做过的题目,老师也评讲过,可是再次出现时还是会错,甚至原来怎么错现在还是怎么错.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们学生做过的题目还存在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经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平时善于使用错题集对解决这个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使用错题集表面上看是增加了麻烦,无疑给有错题的学生增加了负担,尤其是学习习惯差、成绩差的学生,但其目的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减少错题,以后就可以减少麻烦,还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学习、认真作业、摆脱似懂非懂,一做就错的状况.另外积累的错题多数是学习的重、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错题或错解题,它们主要是不满足数学题目的严谨性、合理性和叙述性等科学要求,表现为题目意不确定、条件不完备、解答不恰当等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命题者在命题时,百密一疏(或思考不严密或思路单一)造成的。变“错”为“宝”,将它们开发成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挖掘其潜在的教学价值,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多种类型的题目,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错题集因此而产生。对于学生而言,错题也是一种学习资源,对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无法对错题集进行科学利用,导致其在考试过程中遇到相同类型甚至一模一样的题目仍然会出现错误,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探讨。一、错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数学的角度探讨了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导致增解和漏解的原因,指出错解某例题是由于解题者错误地使用了氢碳原子个数比,进一步分析证明错解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该题使用的数据有问题.强调题目编制过程中应重视科学性,尤其要注意错题在教学中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一、要重视错题的再利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每上完一堂数学课,都会布置适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尽管我们在让学生练习前,对一些常见错解作了一些预防,但在批阅中还会经常碰到错解.如学生看错题目,画错图形,抄错数据,遗漏单位,失落答案等,数学作业总是错误百出.教师一般是让其他学生进行更正,或者让做错的同学把答案说一遍或者做一遍,草率收场.学习过程中错误是一种发生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常常出现的错解,往往使学生害怕学习数学,使教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个颇为流行的错题,运用类比推理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平面几何,从而将此问题一般化处理挖掘出此类问题的隐含条件.数学题目的编拟应遵循已知条件相容性原则,作为教师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科研中,都应该谨慎处理每一个数学问题,"追问"数学,本着"求真去伪"的原则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好做足数学反思,而数学反思更是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反思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个颇为流行的错题,运用类比推理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平面几何,从而将此问题一般化处理挖掘出此类问题的隐含条件.数学题目的编拟应遵循已知条件相容性原则,作为教师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科研中,都应该谨慎处理每一个数学问题,"追问"数学,本着"求真去伪"的原则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好做足数学反思,而数学反思更是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反思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建立数学错题集的意义 1.建立错题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做错题目,错题暴露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思维方法的缺陷.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错题资源,帮助学生纠查和反思错误思维,让学生在"错与对"的矛盾中再认知.如果考试前能把这些错题重新温习一遍,在考试中就会避免出现同类错误.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上各种学习辅导资料很多 ,有些资料上的题目难免会出现差错 ,造成“错题” .如何对待这些“错题” ,也是检验一位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笔者认为 ,课堂教学应妥善对待“错题” ,不要简单地下结论 :“这道题错了 ,不做” ;“这道题少了一个条件 ,应更正为……” ;“这道题条件给多了 ,应该……” ;等等 .此时要因势利导 ,倡导学生通过讨论探求这题错在什么地方 ,可怎样改正过来 ,有哪几种变更方法等 ,从而“变费为宝” ,“变封闭为开放”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开放题的能力 ,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  相似文献   

19.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很多,逻辑性错误是一种典型的错误,针对这种错误,有研究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教师教学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错题的掌握,但是学生面对题目时出现思维不严谨,解题时思维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基于此,研究设计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错题分析学习策略,包括审题策略、解题策略和反思策略,并在小学五年级数学错题分析课中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策略的支持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将数学教学的人文性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让人文精神在数学课中熠熠生辉。如何让数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各放光彩呢?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1在平等、尊重中,缩短距离某数学期刊上有一篇题为《老师,请你写错因》的文章。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在数学课中和学生有一个约定:无论在作业中还是在考试中出现错题,都要在错题旁边写上错因,然后再订正。不巧,在一节数学课中,教师抄错了题目,顺手想改正,可一位学生站起来要老师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