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育学》指出:"对数学怀有积极情感的学生显然比对数学缺乏热情和兴趣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有效。因此数学教育不能只顾认知领域的工作,必须时时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注意培养积极的情感。"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很多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就不理想,对数学不仅缺乏热情和兴趣,而且有一种畏惧感和抵触情绪,觉得自己数学学不好是正常的,几乎没有学生认为自己擅长数学。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2.
不少初中数学学科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首先就在数学学科上发生了成绩大滑坡,甚至从初中数学优等生沦为高中数学差等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数学成绩的这种变化呢? 学生方面的原因 1.被动学习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  相似文献   

3.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然而部分学生在小学成绩不错,甚至数学成绩很好,进入初中以后成绩就下滑了,形成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初中生数学成绩出现这种差异呢?一、初中生数学成绩差异形成的原因1.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后,成绩就会徘徊不前,有时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心理学中,把学习中出现的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作学习的"高原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出错率较高,成绩徘徊不前。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高原现象",使其向更高的知识巅峰攀登呢?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热情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高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们发现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加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进入初二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这种两极分化呢?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做如下探讨。一、造成分化的原因(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再容易的事也难做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力。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后进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或兴趣较弱;有的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逐渐减退。即使是原来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学习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6.
高一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相当一部分初中生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不少人由过去数学学习的佼佼者,变成现在数学学习的困难生,甚至丧失了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没有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  相似文献   

7.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普遍认为数学难学.许多学生和家长疑惑不解:初中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的孩子,进入高中后怎么就不行呢?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在小学时的数学成绩非常优秀,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却不能适应数学学习,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为什么这类学生的变化会这样大呢?因为进入初中阶段,数学的理论性明显加强,难度加大,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理解能力,而且可能也相应增多,学生们不适应,因而影响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学生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就教师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管理方式,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就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而且是越到高年级两极分化现象越明显,很多数学老师常常抱怨说自己没有少出力气而学生的成绩却老是上不去,那么,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就会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也不理想,所以从学生新人学起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学习坚持性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学生数学学习坚持性低,与学习有关的事都不喜欢做,他们的数学成绩一般都不好.这些学生为什么数学学习坚持性低呢?怎样才能使他们数学学习坚持性得到发展呢?这些正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多年数学教学中多次接触到数学基础很差的班级和学生,如97届毕业的初三(3)班在初二阶段的最后一次数学统考中,不及格的学生有18位,平均成绩只有64.36分,处在年级组的最后一名。我接班后,深入学生了解情况,设计了数学成绩致差原因测评表,经过测评与调查,发现数学学习差的主要原因,一是班级学习数学的气氛不浓,大多数学生认为本班数学基础差,自卑感重,差生作业抄袭多,积重难返。二是教师与学生缺少配合,教师指责多,学生尤其是差生对数学教师缺乏亲近感,教师也不深入班级指导,教与学不协调。差生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根据测评看:属于智力因素即观察力、思维力差造成的占60%以上,属于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数学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许多高一学生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中考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为什么数学成绩却大幅下滑,甚至不及格呢?在我校对高一学生进行的学科难度调查中,数学被学生评选为学习难度最大的学科,少数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因而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较好、平稳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兴趣是获取知识、开发智力的钥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使农村职高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 一、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 农村学生见识有限,对学习数学的意义不太了解,笔者曾在南山中学初二年级作过问卷调查:学习数学的意义何在?在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没有动力,又何谈教学成绩呢?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将是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高中生普遍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高中数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各概念、定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一些重难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某个重难点掌握不牢固,就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是广大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呢?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数学学习会产生不少学困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在高中学习中产生如此分化呢?又如何防止这一分化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归纳1.意志障碍心理学认为:意志是人自觉地确认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重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许多的数学学困生之所以数学成绩差,并不是智力不足,而是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自觉意识,缺乏学好数学的勇气和毅力,具体表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的期望,别人的目光和升学,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差距较大,学生留级,大都由于数学成绩太差。可见怎样帮助提高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认真探讨的问題。怎样有效地帮助差生学好数学呢?差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是如下几个方面:①对学好数学缺乏信心;②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很差;③缺乏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而困难很大。我认为帮助差生,要先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且在初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造成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成绩的严重分化?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造成分化的原因(一)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笔者对四处初中的抽样调查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可见,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意志是为了实…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各地高职院校多年的入学成绩看,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数学基础差.主要表现为对数学概念、原理理解不够透彻,相互混淆,张冠李戴;对数学符号的含义不清楚,不会用,更谈不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技巧来解决问题;对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缺乏必要的了解,认为学习数学没用,学了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