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潘瑞平 《广西教育》2012,(22):31-32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地进行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提问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培养思维能力的奥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善于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让学生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士英 《上海教育》2001,(24):47-4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教师设计10个问题更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引导。1.无疑生疑法,即引导学生对教材观点和老师授课的内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总书记在“十六大”中的讲话。的确,世界在变化,在发展,为了给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改革,要创新,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首先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产生的好奇,来源于对“好奇”的“质疑”。学生的“质疑”需要教师的诱导、启发、鼓励,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经过几年的探索,我认为应先“引导生疑,疑中求质”,然后“诱导质疑,质中求创。”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有所发现,产生思维的快乐,而不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断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生疑,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五个观点。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经常是由解决问题开始的,没有发现问题,就无从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尽可能利用语言情境、思维情境、实验情境给学生创设疑问,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强化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目的。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的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观察物理现象,另一方面让学生写出观察现象后所想到的问题,而按照逻辑思维的形式,可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郑汉友 《教师》2011,(27):97-97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要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因此我认为一堂成功的化学课,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为更深入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善于“问”才能启发引导学生的“问”;只有教师善于见疑、质疑和释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秀月 《科学教育》2006,12(2):11-11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思考问题、提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数学义务教育第十一册教材中“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 ,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利用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 ,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 ,信息反馈畅通 ,思维活泼流畅 ,创造精神涌动”的“情知融合”的新型教学意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 ,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思维是以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之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知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猜想、发现、要解放学的大脑,让他们联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中英语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鼓励诱导,点燃创新思维火花“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索,善于发现他们在质疑探索中创新思维的火花。中学生的生活视野、知识领域一般来说还比较狭窄,这就决定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大胆新奇,又不尽完善。因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析的方法、解决的途径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即使是幼稚可笑的,也要看到其中包含的创造困素,要给予热情的扶植,这对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有利。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抓住有利时机,选择不同材料,设置不同情景,提出不同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诱导和刺激他们的求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人类思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上。因此,我们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题、实物情景、直观操作、分类对比、认知冲突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提出问题,用学生的视角引领数学学习,不断提高其数学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精于提出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问是知识的窗户,才能的马达,创新的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一切时机,保护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生疑、质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大胆向教科书、向老师、向权威挑战,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和,获得最佳体育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创精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设疑、生疑、释疑,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更要认真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呢?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径有许多,其中一条捷径就是运用诱导术。在《论语》中,颜渊称道孔子的教学方法便是“夫子循循善诱人”。教师在教学中,能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冲破定势的束缚,展开奇思异想,从而实现创新的目的。 一、设计严密的问答,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欧洲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常用“问答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经过…  相似文献   

18.
尹广福 《新疆教育》2013,(12):141-142
学生的自主性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创造的情境之中,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个体独立地发现问题,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探求多种求解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刨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会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乃至“乐学”转变。  相似文献   

19.
设疑其实就是提出问题。设疑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还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更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正如“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一样,老师的责任不仅是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思维是以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之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知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猜想、发现、要解放学的大脑,让他们联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