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好课文 启迪思维每一篇课文 ,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这些都可能成为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作文灵感的钥匙。因此 ,紧扣每篇课文的特点 ,深入剖析课文 ,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照“样”作文 ,可以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思索 ,受到启迪 ,练好作文基本功。这样做具有直观形象和知识迁移快的特点。如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是一篇参观记 ,教学这篇课文时 ,应抓住课文按参观顺序有重点地介绍所见所闻的特点 ,使学生在写参观记、游记方面得到启示。随即指导学生“照样子”写《参观×××》《游×××》,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2.
黄山游记     
第十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写参观记固然要按顺序,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例文就没有按参观顺序一处一处地写,而是重点写了通道、歌舞厅、排水沟。这样写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指导策略浙江/洪志明“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已经为许多教师所认识,但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例如,尽管有的学生生活很丰富,可是许多有意义的内容还是成了一件件废料;尽管主参观过一个乡镇企业,回来后让学生写一篇参观记,他们还是感到困...  相似文献   

4.
第十册习作四要求:读了这篇例文(文略),大家一定会感到龟山汉墓的确是中华一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这篇例文正是抓住了一个绝字来写的。写参观记固然要按顺序,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例文就没有按参观顺序一处一处地写,而是重点写了通道、歌舞厅、排水沟,这样写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  相似文献   

5.
不少学生怕作文,一听作文,就蹙眉头。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都知道的事实,也是我们感到棘手的老问题。国庆节的时候,县化肥厂正式投产了。我校团委会应同学们的要求,经过联系,决定组织全校学生去参观化肥厂。参观前,教导主任在全校宣布:参观后各年级学生都要写一篇“参观记”的作文,并强调说这是获得作文题材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文指导书中经常说要学会写实,什么是“写实”呢?老师:所谓“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人、事、物、景,它们都是我们能看到、听到、嗅到、触摸到或感觉到的。要学会写实,就是要求把所要表达的事物准确地描写出来。学生:您能结合本单元的作文练习具体讲讲如何写实吗?老师:好的。譬如,写“参观记”这篇作文,空格内容可以是活动,如展览、表演等,也可以是地点,如工厂、学校、景点等……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填写。学生:如果我参观兵器展,可以按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吗?如果对所展出的兵器都感兴趣,能不能全写下来?老师:写参观…  相似文献   

7.
“注意详略”,是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法固然很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这样两类:一是孤立进行,教师讲解有关知识,学生完成这一练习;一是整体考虑,既把握重点项目,又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完成这一重点项目训练的同时,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我采用了后一种教法。首先,我选择了学校附近的水泥预制厂作为采访对象,配合“祖国在前进”的征文活动,让学生写一篇参观记。上作文指导课之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这样一些活动: 1.访:师生参观了该厂的每个车间,  相似文献   

8.
教学文摘     
教学文摘准励把握“能写”切实出到“简单”二、准确把握“能写”1.“能”的内容。教师所拟的作文题目,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有B深体验和较深感触的,他们就应该‘能”写,反之则不“能”写。2.“能”的程度。对于学生的作文,不能求全责备,学生作文有中...  相似文献   

9.
一次我以《我爱……》为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不料,有位学生竟在某杂志上抄了一篇《我爱秋天》。本来我想把学生叫来一顿,但回过来想,这样对孩子提高写作能力有什么好处呢?这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来就很差,不要说“中心”、“条理”有问题,就连标点符号也常用错。如果...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不单纯是语言表达的训练,而应当是观察、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注意遵循《实验纲要》的要求,坚持观察、思维、表达相统一的原则.观察是思维和表达的基础.作文,首先要有材料,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有一次,我们布置学生写一篇参观记.作文前,我们带领学生参观了我处生活站的花房、宁夏石油技校的展览厅和长庆五中的实验室.目的是把作文训练引向生活,让学生占有材料.在解决写作内容的同时,培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语文第六册《基础训练6》的习作题,要求学生“游览一处地方,然后把看到的景物有顺序地写下来”。这次习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习按参观、游览顺序叙事的基本方法。学生写游览、参观一类作文的难点,主要反映在把握不住重点,不容易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具体,往往记成“流水帐”。因此,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及其思维尚不广阔的特点,采用“图示法”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标示重点,减缓难度。另外,“图示法”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作文“难教”和“难写”的问题,我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三写式”作文模式。让学生首先弄明白一篇作文“为什么写”,然后再搞清楚“写什么”,最后学生再想好“如何写”。学生只要对这“三写”做到心中有数了,一篇优质文章行笔即得。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有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由于今天晚上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了“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蔚蓝的大海画成红色的。老师称赞说他们  相似文献   

14.
一个学生,能写出一篇作文并不难,能写好一篇作文却并不容易。所谓“好”,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新”,所谓“新”,包括题目新、选材新、语言新、立意新等。今天我们只谈选材新。“没啥写,不会写”,当学生作文迈过这个门槛之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把文章写新”。新的不一定是好的,但  相似文献   

15.
怕写作文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 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写好作文呢?几天来,我反复思考着:能不能让学生给自己“出版”一本书,体验作文的乐趣和“成就感”呢? 新学期的第一次作文课到了, 我抱着作文本走进教室,还没开口,学生就犯难发愁了,有的甚至唉声叹气。我微笑着,开始了作文教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写作文。”学生一听,来了精神。但是, 看看那一摞新作文本,又泄气了。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我同两个小朋友去参观一个养鸡场,他们各自写了一篇《养鸡场参观记》,内容都是以写鸡为主的。但是,我从他们的习作里,却看见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鸡,觉得很有意思。我突然想起,要让爱写动物的同学们也看看这两种鸡,要与同学们讲讲这两个写鸡的片断。  相似文献   

17.
“作文要真实”这是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做到的。但教师在指导时会不会犯“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错误呢。有一次上作文指导课,要求写一篇《美丽的校园》观察写景作文。观察后,让学生们口头描述校园景色。有个同学说了校园中的几处景物,然后说我们班的门窗和桌椅很破旧,口气中不无叹息之意。我刚想说:“我们要‘美丽’来写,不写破旧的桌凳,写整齐的桌椅,玻璃的明亮。”可是我的心一颤:这不是教给学生作假吗?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学校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我心念一转,要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桌椅、门窗虽破旧,但我们的教室干干净净,桌椅整整齐…  相似文献   

18.
提到作文,如果班里有不少学生说“没什么内容可写”“不懂从何下手”,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深刻反思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当作文成为闭门造车的“应试作文”“教室作文”时,学生视野狭窄,自然写不好作文。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写“生活作文”,才能真正让他们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再想想当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或是内容空泛,不知所云;或是太过虚假,写出来的作文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产品,缺乏个性美……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能贴近生活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一直在努力地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2003年起,我就试着指导学生写“循环日记”。  相似文献   

20.
一、作文指导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及生活实际不同的学生 ,其思想认识、性格特点、生活阅历、观察方法、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不尽相同 ,老师要尊重他们的实际。低年级可写一两句通顺完整的话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不能要求过高 ,让连一句话还写不通顺的孩子写看图作文、观察日记 ,岂不是拔苗助长 ;中高年级也不能因为学生有了初步的说话、习作的基础 ,就详细指导。从审题到选材 ,从确立中心到列提纲 ,从材料安排到字、词、句、段的使用 ,无不面面俱到 ,一一板书 ,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 ,就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但这样的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