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1.背景
  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曾经说到"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育就是让孩子坐在桌前读某种教材或学习某些知识,除了教孩子背儿歌、识字、看百科、数数、做习题,再也想像不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孩子了。从古到今,有多少教育先哲都探讨过“教育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古代的“遇物而诲”,近代的“教育即生活”,再到现在的“生活教育”趋势,种种精辟的论点和不断完善的理论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苦苦寻觅的教育真谛,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幼儿每天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物,包含着各种各样丰富的体验,发生着各…  相似文献   

3.
柴红莉 《新疆教育》2012,(3):103-103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育就是让孩子坐在桌前读某种教材或学习某些知识,除了教孩子背儿歌、识字、看百科、数数、做习题,代写硕士论文再也想像不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孩子了。从古到今,有多少教育先哲都探讨过“教育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古代的“遇物而诲”,近代的“教育即生活”,再到现在的“生活教育”趋势,种种精辟的论点和不断完善的理论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苦苦寻觅的教育真谛,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温馨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从早上入园,一直到傍晚离园,可以说幼儿园是他们生活的第二个家。我们的安全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创设温馨的生活环境,通过直观、形象而生动的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例如活动室里尽量避免尖角的地方;卫生间的地砖应印上小脚印,水椭里的水部是温水;  相似文献   

5.
当前理论界有关“学校教育回归生活”的争论,其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明确什么是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我们认为,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从主体而言,是成人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和谐统一;从时限而言,是过去、当下、未来生活的统一;从内容而言,是事实生活与价值生活的有机结合;从意义而言.是丰富、有趣、有德性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6.
杨哲 《教书育人》2007,(10):66-67
幸福,无疑是一种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就是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有些教师体会不到教书育人的快乐,不懂得什么该拥有,什么该舍弃;不知道哪些该享受,哪些该创造,分不清什么该加、什么该减、哪些要乘,哪些要除,错误地把行走当作目的,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和生活的本身,造成人生的错乱。我坚信只有那些善于运用人生“加减乘除”法则的教师才能牢牢地抓住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一、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18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生11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先生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以实际行动认真学习、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一、重温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和“生活教育”理论,至今仍闪烁着光辉,有助于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要明确“生活即教育”的内涵。“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文中…  相似文献   

9.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是教育”苏州大学曹子超杜威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并且反复地论述了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企图从不同的侧面回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上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  相似文献   

10.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1.
孙中平 《山东教育》2007,(11):23-24
语文教育是我们的母语教育,它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它兼容并蓄而又自成一家,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学会做人——人类教育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做人———人类教育的永恒主题王火生教育的任务或者使命是什么,就是说,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什么,这是人类自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产生以来就一直为人们尤其教育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答案是多样化的,比如:学会生活、学会工作(生产)、学会健体、学会求知、学...  相似文献   

13.
<正>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1.生活即教育含义: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教育又促进生活的变化,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效能:"人生需要什么就供给什么教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踏进的第一所学校。幼儿期身体生长迅速,心理发展也极快,幼儿特别喜欢模仿,喜欢活动,什么都想试一试。但由于他们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独立生活能力差,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对什么是危险也缺乏认识。那么,在幼儿教学工作中,老师应如何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一、有目的、有计划,使安全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并不是要向幼儿灌输深奥的大道理,而是介绍日常生活中粗浅的安全知识,教育幼儿遵守一日生活的常规,使他们懂得…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倡导“教育回归生活”的今天,探讨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一、生活教育本质论的内涵与表现1.生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交往所谓生活教育,即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可见,生活和教育密不可分,因此,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那么,社会生活的本质也就是生活教育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把回归生活世界视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以克服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现象。但什么是“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仅仅是机械地回到生活细节、生活事件、生活经验甚至整个日常生活中吗?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本文试图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个话题,以便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把回归生活世界视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以克服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现象。但什么是"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仅仅是机械地回到生活细节、生活事件、生活经验甚至整个日常生活中吗?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本文试图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个话题,以便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这就说明,生活是教育的来源,"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教育会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相应地发生变化,生活是教育的来源,要把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是知识的海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处处是教育。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语文教育在生活中的运用。一、在语文教学中充满生活气息,提高学生的理解文本能力语文是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体现的。语文一旦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和教育原本是没有界限的,应该是一个统一体。"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幼儿园的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园的主要活动之一,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自然是活教材,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能培养幼儿探索和认知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与情  相似文献   

20.
顾本冬 《中国教师》2014,(21):73-75
<正>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乃同一过程,教育包含在生活中,因此,教育一定要与生活相结合,方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良好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