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就中国现当代史教学中,如何把“三个代表”思想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作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具体做法。作认为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并把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牢牢占领高校历史课这个阵地。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精辟概括并明确提出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丰富和发展,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树立社会主义新型“德治”观,把“法治”结合起来,对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理论旗帜,是指导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培养新一代“四有”合格人才的重要法宝。本旨在探讨提高电大开放教育《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效果,以培养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德育内涵的丰富和拓展,在邓小平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实现邓小平理论"进头脑",除了"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性工作外,必须建立一支精干的"两课"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两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当代大学生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核心问题是“进学生的头脑”。为了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的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体系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传统做法,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创新教学手段;依据学生和社会发展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浅谈"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有讲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才能使大学生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把握好邓小平理论的教学特点,使学生深刻领会学好、掌握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并转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实效,教师在教学中确立教学思路要有大历史观;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理论创新;要敢于直面社会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要有的放矢,方法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条件,“列宁的思路”即“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条件之一。1921年的苏联与1978年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有相似的历史、相似的国情、相同的社会制度、共同的任务、相似的教训,因此,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特别是“新经济政策”思想就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思想来源,邓小平理论则是对“列宁的思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5.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19.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