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是河北省出版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的一名编辑,也是河北音乐广播的忠实听友。有句话说:“三岁看大,十岁看老”。河北音乐广播开播三周年了,在这三年中,领导和主持人走过的心路历程我们都能体会到。一年多前,音乐频道召开听众座谈会的时候,当时我谈到了这几点:主持人在共性中强调个性,不要一成不变;如何让台里的同仁做音乐频道的拥趸;怎样利用电台的优势,抢占资源,走音乐边缘化道路;节目预告机制;节目的互动性;建立博客、俱乐部等。  相似文献   

2.
我最早接触河北电台音乐类节目是从1998年开始。2004年12月20日,河北音乐广播正式开播,广大爱好音乐的听众朋友终于有了自己的音乐广播,这让我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我写下了自己第一篇关于音乐广播的日记。我经常收听河北音乐广播,我从河北音乐广播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河北音乐广播给了我温暖的记忆。从此,我与河北音乐广播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FM89.8广播新闻频率《倩颖随行》节目在介绍众多音乐种类的时候,在“古典”、“流行”、“摇滚”、“爵士“、“乡村“等之外,又多了一个名字——“世界音乐”!许多听众不禁发出疑问:哪种音乐不是从“世界”上来的?又有哪种音乐不是“世界的音乐”?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09,(5):F0003-F0003
江西音乐广播是江西省内最早开办的专业广播,拥有众多精通音乐的专业主持人才。策划播出的节目个性独特、影象鲜明,广受都市人群、中高端听众的喜爱。江西音乐广播擅长用高品质的音晌来伴随、丰富人们多彩的生活,被听众和业内誉为“听得见的色彩”。江西音乐广播在南昌的频点是FM103.4。“听见色彩,听见103.4——江西音乐广播!”“好音乐,好心情,江西音乐广播!”等彰显个性的宣传语,既是江西音乐广播人的最高追求,也是无数听友的温馨感受。  相似文献   

5.
叶帆 《中国广播》2011,(9):57-58
广播的收听与使用方式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化——从半导体、随身听、MP3到“网络广播”和“应用程序(如音乐生物钟)”,从汽车广播的车内移动收听,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随意移动收听,“听广播”已日趋发展演变为“用广播”。听众对广播音乐的消费需求已逐渐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20日,河北音乐频道正式开播。作为全省第一家专业音乐广播频道,音乐频道开播后,河北本土音乐广播由无到有,迅速崛起,以青年人为主体听众的音乐广播呈现出前所为有的繁荣局面,河北电台大台、强台的龙头地位与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广播正在走向“窄播”的时代,尤其各电台的音乐广播更是随着电视的挤压和网络的发展日渐趋于个性化,听众对音乐广播的感知,从一个个单一音乐节目细节式的体验,逐渐变成了对各个音乐频率整体的感觉。听众不再有耐心地去等待某一个特定音乐节目,而希望一个音乐频率播出的音乐内容是相对恒常、稳定、带有陪伴性的,因此办类型化电台成为了如今音乐广播工作者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音乐广播是满足人的精神审美需求的专业广播媒介, 它通过广播的物载形式以音乐为主要传播内容,把音乐创作者的一度创作,经过广播工作者的二度创作,实现听众欣赏的三度创作,充分展现广播音乐的独特魅力。音乐与广播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天然的“好兄弟”。从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声音阶算起,我国的音乐文化有8000多年的历史,无线电广播的诞生至今也有100年的历史。广播的出现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传输工具,改变了原来音乐以短距离的声波传送和乐谱的书面符号传播为主的传  相似文献   

9.
如何增强广播的收听效果,提高广播的竞争力,是广播工作者致力探索的问题。广播节目以音乐为主线,以游历于城市、山水、人文为内容的节目,能够“引领”听众的思维和感官,使之产生“同步运行、身临其境”之感,有电视“音乐风光片”声画结合之效,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从“听觉”到“视觉”转换,有利于提高广播的可听性。那么,广播音乐节目如何实现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07,(2):40-40
道2007年1月8日,辽宁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正式开播。去年10月底,辽宁电台乡藉产磊磊故事广播的开播使该台形成了8套广播频率的新格局。辽宁电台根据广播听众的需求及市场细分的新形势,最近对8套频率的布局进行了深度整合,将原辽宁电台生活娱乐广播调整为辽宁电台音乐广播。同时将生活娱乐广播的名牌栏目《娱乐双响炮》、(《重案组出击))、《天天315))等调整到其他频率播出。  相似文献   

11.
根据赛立信公司的调查,现在听众打开收音机收听音乐是最大需求,高达60%以上,超过了其他各种需求。随的生活节奏的变化,大家对音乐广播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尼尔森调查的两年情况看.音乐广播在2006年就已经在省会的广播市场上占有率排名第二了。2007年的调查,这个比例仍然排在第二,但增长幅度是最快的,广告市场份额也从16%现在增长到21%,这是音乐广播在省会市场的调查反映出的音乐广播在全省的状况。现在,石家庄上空,中央台音乐之声、河北音乐广播、石家庄台音乐广播,再加上附近若干县台,音乐台比较火,但也说明竞争相当激烈。  相似文献   

12.
如何增强广播的收听效果,提高广播的竞争力,是广播工作者致力探索的问题。广播节目以音乐为主线,以游历于城市、山水、人文为内容的节目,能够“引领”听众的思维和感官,使之产生“同步运行、身临其境”之感,有电视“音乐风光片”声画结合之效,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从“听觉”到“视觉”转换,有利于提高广播的可听性。那么,广播音乐节目如何实现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既能为听众提供艺术享受,又具有教育引导听众、提高听众审美情趣的功能,还可以提升传统广播媒体的传播力。因此,这类节目应该做强做优。本文结合绍兴台获奖作品《用音符筑起抗战的长城——谨以此片纪念革命音乐家任光》的采制实践,就如何把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打造成既叫座又叫好的精品进行了综合思考。  相似文献   

14.
楚明媛 《河北广播》2006,(C00):54-55
三个月前,经过初试、复试层层选拔,还是一名大四学生的我.有幸成为河北音乐广播的一员。对于这份来得有点突然的工作.我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从学生到广播人,不仅仅是角色的转换,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一切都是新的”,是我来到音乐广播最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吴珊 《传媒》2015,(20):51-52
2011年,河北音乐广播开通新浪微博后,广受"粉丝"喜爱.目前,河北音乐广播的官方微博@河北音乐广播已经拥有73万"粉丝",在《2013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中,以544的影响力跻身"十大电台微博排行榜",在音乐类广播微博中排名第二且是唯一入选的地方性音乐广播媒体微博.@河北音乐广播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离不开其优秀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吴越 《河北广播》2004,(3):83-83
说起“说”新闻,在广播中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像河北经济广播的《北方快车》、交通广播的《正午说话》和艺广播的《化报道》等等,很多地市电台新闻节目的“面孔”也在悄悄改变,变“播”为“说”而更加新颖、活泼,并进而使听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
河北经济广播听众座谈会暨《河北经济广播便民指南》(2007年版)发行仪式3月17日在省会美东大酒店成功举行。河北电台分党组书记、台长杨兴盛、副台长魏雁志到会致辞,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的代表,银行证券、房产、餐饮、旅游、互联网等合作商家及其他各界听众代表共50多人与会,共同探讨经济广播的品牌运营之路。 座谈会上,台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听众热情为经济广播创新发展、打造“河北经济第一频道”出谋划策,并对经济频道提出的强化解读和服务功能、跨领域品牌运营的改革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北京音乐广播与卫星音乐广播协作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国卫星音乐广播协作网是由北京音乐广播倡议发起成立的。作为发起人、现任理事台,北京音乐广播的命运和卫星网的命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一、全国性广播广告媒体的缺乏是卫星网成立的基本动因 广播媒体到达率不如电视和报纸媒体,但是它的广告价格非常低廉,千人成本是最低的。这样,广播广告通常被高频次地播出,起到品牌/产品功能提醒或者促销的作用;并且广播的听众忠诚度比较高,容易形成品牌忠诚;再加上  相似文献   

19.
广播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它以电波作为传播手段,因而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现代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广播音乐得到最直接、最广泛的流传,进入社会生活的全部空间,扎根于人类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人类文化大融合的趋势。广播音乐的全民性将成为世界潮流。无论严肃音乐还是通俗音乐,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走向大众。从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但广播的听众是分层次的,广播听众广泛而多样。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民歌榜》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一档公益性音乐节目,2003年3月开播,2004年即获得首届中国文艺十佳栏目。在之后十多年中,《中国民歌榜》作为全国唯一民歌类排行榜的广播节目平台,以权威的排行、专业的音乐品质向台湾听众推介大陆民歌,成为中央台在台湾岛内广受听众喜爱的精品音乐节目。十多年来,《中国民歌榜》推动着"对台湾音乐广播"在如何更好地向台湾听众展现大陆多元音乐文化方面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