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中有几个三角形?每个孩子看到这道题后都跃跃欲试,争着说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些答案往往是不正确的。在乐知舟的课堂上,老师会先用教具清楚地把问题呈献给孩子,再认真倾听每个孩子点数的结果,如果哪个孩子得出正确的答案,老师会鼓励他把自己点数的方法告诉大家。最后,老师则会把正确的点数图形的方法教给孩子。  相似文献   

2.
日前南京的一位家长被一道小学数学应用题难住了。老师说他女儿算错了,可他却觉得孩子的答案更合理。他感叹:教育啊,怎么才能不扼杀孩子的想像力?这道题是这样的:三年级四个班共176名同学去秋游,一辆大客车可坐42人,一辆面包车可坐25人,问应租几辆大客车和几辆面包车?标准答案是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可这位楚先生的女儿认为应该是2辆大客车和4辆面包车。她的理由很简单:老师坐哪呢?因为每次秋游每辆车上至少有一名老师,而老师从来都是有座位的。楚先生语塞了。老师也认为出题考虑不周到,但建议“正规考试得按标准答案做”。可面对不服气的…  相似文献   

3.
阅读小助手:He hopes he can do something to help the Glass.他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帮助玻璃杯。But he didn't know why.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Word Bank thermos bottle热水瓶frozen/'fr(?)zn/adj.冻结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了《湖南教育》1991年第6期《究竟哪种答案好》以后,我认为这的确是考试出题中常常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值得深入地研究和广泛地讨论。要正确回答“究竟哪种答案好”,首先要弄清楚“标准答案怎样才算标准”。所谓标准答案,就是本身符合试题要求,可供评阅试卷时比较核对的答案。怎样才算标准呢?我认为它必须达到以下要点: 一、明确。答案要清晰明白而且确定,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二、具体。答案对问题的各个方面要考虑周密,不疏漏、不抽象、不笼统。  相似文献   

5.
1.—_____?—He’s our physics teacher.A.What does your uncle doB.Who’s the man in blueC.Do you know the man in blueD.Is he your physics teacher答案:B,易错选A错因:混淆了Who’s he?和What’s he?所表达的含义。解析:Who’s he?是问和对方的关系。What’s he?表示“他是干什么的?”2._____?—It’s a sunny day.A.What day is it todayB.What’s the date todayC.What’s the temperature todayD.How is the weather today,答案:D,易错选A错因:混淆了询问天气与星期几的交际用语。解析:从所给答句来看,是在问天气。A…  相似文献   

6.
镜头一: 某幼儿园,上课铃响了,一小男孩捏着他的纸飞机进了教室,任老师来到他座位旁俯身耳语道:“这,我帮你保管着,下课咱们再玩儿。”镜头二: 美国某一所小学,一个学生在回答老师“3 4=?”时,计算了好长时间说:“3 4=6”,引起学生哄笑。这位老师走到他身旁,鼓励道:“你的答案离正确答案已经不  相似文献   

7.
1案例背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一节属于典型的概念教学.我讲授这节内容时,在拓展思维环节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槡16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学生经过思考后,踊跃举手回答.生1:答案是4.生2:老师,他说的不对,答案应该是±4.生3:不对,答案应该是±2.生4:老师,答案应该是2.……师:刚才这几位同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请大家讨论一下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经过一段激烈争论后,学生又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可是老师哭了六岁的约翰娇生惯养。他的父亲知道一点,可他的祖母仍然宠着他。这孩子几寸步不离他的祖母。他想要什么不是哭,是闹。他第一天上学才离开祖母的怀抱。翰放学了,他奶奶在门口接他问道:“学怎么样?你过的好吗?哭了没有?”“哭?”约翰问,“不,我没哭,可老师哭开心But the teacher criedThe six-year-old John was terriblyspoiled.His father hnew it,but his grandmadoted on him.he hardly left her side.Andwhen he wanted anything,he either cried orthrew a temper tantrum.Then came his firstday of school,his first d…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认为:学生读大学时,老师出题目,题目的答案老师已知道,考试用以试验和考察学生运用和理解能力;而做博士研究生时,是导师确定研究方向和专题,研究生找出答案,但导师并不知道答案。博士生答案找得好,就可以得到博士学位。但是得到博士学位不久的青年,还需要培养自己独立地选方向选专题的能力,同时找出答  相似文献   

10.
Jokes and Humour     
Tom: Father, our teacher does not know what ahorse is.Father: Why do you think so? Tom: You know, I drew a horse yesterday andshowed it to the teacher and he asked mewhat it was.汤姆:父亲,我们的老师不认识马。父亲:你为什么这么说?汤姆:是这样的。昨天我画了一匹马,我拿给老师看,可他却问我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张钦 《江西教育》2003,(19):26-26
有这样一个故事:课堂上,一位低年级老师让同学们迅速说出几道口算题的得数,有一个基础很差的学生脱口而出:3+2=6。其他同学纷纷吵嚷:错了!错了!老师没有指责他连这么简单的题目竟做错,却平静而和蔼地鼓励他:“真聪明,你的答案与正确得数只差一点点。”接着老师耐心地启发他,直到他了解错在何处并真正弄懂为止。这位老师的做法,叫人佩服。叫人佩服的不仅仅是他的耐心,更是他的宽容。试想,如果他当时严厉呵斥这名学生“为什么不认真想想?”“坐下去!想好再说!”“以后不准随便乱说!”那么今后这名学生还敢回答问题吗?不管自己的想法是对还是错…  相似文献   

12.
爆笑超市     
《小学生时代》2009,(1):44-45
避开正确答案一次考试,考题全是选择题,共75题。结果考高分的人不多,但有一老兄一题未对,考了零分。老师问他:"你是不是知道考试答案?不然怎么可以全部避开正确答案,只选错的呢?"  相似文献   

13.
成语教你用     
rude awakening如梦初醒A: I heard that Daniel, not Donnald has been promoted.B: Yes, Donnald had thought that he was the boss's favoriteemployee. This time he had a rude awakening.甲:我听说是丹尼尔升职了,而不是唐纳德。乙:是这样。唐纳德总以为自己是老板最得意的雇员。这次他才如梦初醒。甲:可怜的唐纳德。  相似文献   

14.
答案     
期中考,有一题目为:“什么是勇气?”一同学交了白卷,还写上:“这就是勇气!”期末考时,老师出题为:“这就是题目,请做答案。”这个同学在卷上写道:“这就是答案,请给分。”老师恼羞成怒:“你给我过来,我有两道题问你,你答出第一题就可不答第二题……”  相似文献   

15.
一次语文练习课上,一个学生对我给出的答案提出了质疑。他坚持他的答案是对的,事实上他的答案确实是错的.面对他坚持的目光,我想,强迫他接受正确的答案效果不会很好。于是我让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结果证明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其他学生开始数落他:“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你还敢说老师是错的。”在学生们的数落下,他低着头,脸红红的。我意识到他能向我提出质疑,一定是鼓着很大勇气的。于是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李同学做得很好,能够向老师提出问题,说明他是个用心学习的好孩子。老师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够向他学习,大胆地向老师提出你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六年级(数学)学业水平测试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考试刚一结束,六年级的老师们纷纷打来电话询问:“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还是‘错误’?”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错误”,可老师们出现了两种情况,判断为“正确”和“错误”的几乎各占50%。于是我与命题者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他认为:“自然数包括0,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错误’。”判断为“正确”的老师认为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5页明确指出:“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相似文献   

17.
某一天,叶老师给大家布置作文,题目是:《有一种____叫____》。这是半命题作文,还是半半命题作文?这显然是要为难大家嘛!要出题也出完整些吧?却不曾想,叶老师收到的作文,让他乐开了怀!啧啧,这作文啊,是不是换了个出题法,就大大刺激了大家的灵感?  相似文献   

18.
曾无数次地问自己:这一路走来,在教过自己的老师中,最喜欢谁?答案总是唯一的:我读小学一年级时的那位数学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只代了我们一星期的数学课,我甚至不知道他叫啥.如今,他留给我的记忆,只是那双笑眯眯的眼睛和解放军养蜜蜂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杨凯 《青年教师》2010,(5):51-51
近期参加吉林市“十杰”“百优”青年教师理论考试,遇到一选择题,问“下列哪首歌是周杰伦原创?”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出题人太有才了,在这么正规正式,旁边就是“什么叫课程、什么是教育规律”的考试卷上,出这种不严肃、不科学的伪问题,是存心难为老师,还是自己兴之所致,信手拈来啊?犹豫片刻,答案还是没有弄清,只好草草选了。  相似文献   

20.
刘红 《广东教育》2003,(11):42-42
教师节那天正好上阅读课《程门立雪》,说的是宋朝一个叫扬时的人很有学问,却仍然尊敬老师。一天正下着鹅毛大雪,扬时有个问题想问老师,到老师家不巧遇上老师在睡觉。为了不打扰老师,他竟然一声不响地在门外等候,直到老师醒来,而这时门外积雪已达一尺多厚了。课文的本意是教育学生向扬时学习,尊敬老师。没想到教学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师:看得出,同学们认真阅读了本篇故事。扬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因为他尊敬老师,不想打扰老师。师:哦,是吗?这样做有必要吗?生:没必要!(本想引出正确答案:有必要!没想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答案竟出乎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