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数学教材中运用数学史料,是HPM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中运用数学史的方式分为点缀式、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重构式五种.运用上述分类方式,对台湾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教材中数学史料的运用以点缀式、附加式等显性呈现方式为主,将数学史有机融入数学教材的隐性方式较少.最后,对台湾初中数学教材中运用数学史料的水平进行量化处理,得到台湾教材数学史料的运用水平为2.73,在研究的教材中,数学2运用数学史料的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材中运用数学史料,是HPM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中运用数学史的方式分为点缀式、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重构式五种.运用上述分类方式,对台湾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教材中数学史料的运用以点缀式、附加式等显性呈现方式为主,将数学史有机融入数学教材的隐性方式较少.最后,对台湾初中数学教材中运用数学史料的水平进行量化处理,得到台湾教材数学史料的运用水平为273,在研究的教材中,数学2运用数学史料的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3.
王翎 《数学教学》2007,(8):44-45,3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数学史上的有关问题则是学生良好的学习素材.但数学史料的选取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满足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并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本文利用数学史上的有关资料,给出"扇形面积"的一种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是目前国际数学教育的新思潮之一.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数学史在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筛选史料时应关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重点内容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应将数学的史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数学史可以以数学课本、数学读本、选修课程和专题研究等形式呈现在数学课程中.  相似文献   

5.
刘超 《中学教育》2011,8(2):99-105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有重要价值.通过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A版中数学史的调查分析发现,教材中的数学史在数量上有所增加,选材的视角也有所拓展,但对数学史的处理仍存在简单化倾向.本文认为,应重视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材中应当包含一些辅助材料,如史料,进一  相似文献   

7.
1 数学史教学之忧思1 .1 现状(1 )增加了数学史料 ,是现行中学数学教材的一大进步 ,是前中学数学教材所没有的特色 .其新增的数学史内容 ,在初中义务教育课本中 ,主要以“读一读”的形式出现 ,共 1 3处 ;在高中新教材中 ,主要以“阅读材料”的栏目设置 ,有五则 :以扉画、章头图、注释、习题和附录等形式安排的还有一些 .这些史料的编排 ,极大地增强了数学教材的思想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2 )遗憾的是 ,大部分数学教师 ,漠视了数学史的教学 .对于新增的数学史料 ,有的从来不提只字片语 ,学生课外愿读就“读一读”;有的照本宣科 ,“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8.
文[1]对数学史料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概括,包括数学史料对理解数学发展的作用;数学史料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的作用;数学史料对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作用;数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对其教学原则做了全面的阐述,颇受启发,认为数学史的确值得引进数学课堂.现今已将《数学史选讲》作为选修课纳入高中新课程体系之中.但长期以来,受旧课程的影响,虽然人们已认识到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重要意义,理论上的认识也趋于一致,但在具体的  相似文献   

9.
张静 《山东教育》2021,(10):54-54
数学史料是数学文化的重要构成,借助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渗透教育十分重要。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也穿插了很多数学史料,但是很多教师简单地认为,数学就是由一堆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组成的,对于数学史的内容“置之不理”,这就导致了数学教学的枯燥。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很有必要将数学史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以此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学习情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把数学史纳入高中数学选修课中成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内容处理上的一大亮点,《标准》指出要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虽然在初中还没有开设“数学史”课程,但是在各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中都有一定的数学史料,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compares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three different texts: two mathematical texts and one historical text. The two mathematical texts both present basic concepts of group theory, but one does it using mathematical symbols and the other only uses natural language. A total of 95 upper secondary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read one of the mathematical texts and the historical text. Before reading the texts, a test of prior knowledge for both mathematics and history was given and after reading each text, a test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was given. The results reveal a similarity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between the mathematical text without symbols and the historical text, and also a differenc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between the two mathematical text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mathematics in itself is not the most dominant aspect affecting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 but the use of symbols in the text is a more relevant factor. Although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had studied more mathematics courses than the upper secondary students, there was only a small and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groups regard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the mathematical text with symbols.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explicit teach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texts including symbols.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课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文化这一视角来关注数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通过对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料的分析,我们发现,从数学文化的角度理解数学,从数学文化史的角度理解数学史料,在现行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不仅体现得很不够,而且还存在简单化倾向等问题,即:对数学史料的理解单一、对数学史料内容的选择单一、对数学史料的编排单一等。对此,我们认为,应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理解数学史料,从古今中外数学文化史中依据多种主题,选择“史料”内容,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编排所选择的主题“史料”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数学史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发挥她的育人功能,数学作文是进行数学史教育的一个窗口,通过数学作文,数学史可以较好地发挥诱发创新欲望、完善数学观念、孕育民族情感、历史地思考问题和树立世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入数学史知识,能够从情感教育领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从认知领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此为基础提出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知识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科学准确、以教学为主、生动有趣,并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数学史料的选择和渗透方式两个方面提出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数学在世界数学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贡献。他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数学史观,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机械化的算法体系是不同于西方公理化的演绎体系的数学发展主流,澄清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误解。同时吴文俊针对数学史的研究提出了历史主义原则并示范了中西对比方法,为重建我国传统数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导源于我国传统数学的思维方式的数学机械化理论的创立为中国数学的复兴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成为开拓中华科学自主创新之道的先驱。认真深入地研究吴文俊数学创新的成功范例,将会对我们今后继承历史和发展未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数学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创设相应情境,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钻研数学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利用数学历史,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利用数学美学,触及数学学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给出了未来10年内我国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实施建议.数学史对实现新课程的整体目标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中,注意发挥数学史的现代教育价值,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地方高师院校数学史与思想方法在教材中的挖掘面临着重视程度不够和与中学数学脱节等诸多问题,在教材中挖掘蕴含的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展现数学知识发生与发展的原貌,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作为新增加的一个独立板块被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倡导广泛开展数学文化活动,这促使我们重新认识数学文化,并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数学教育。在探究数学文化的定义、数学文化的历史观、哲学观和美学观的基础上,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对数学教育进行尝试性探索,加强对数学课程、数学的教与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