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状大学教学大纲中的短跑教材有六个课时,(其中一课时为考查)每个课时都有一个重点内容。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起跑这个环节。使短跑的四个部份(起跑、疾跑、途中跑、冲线)未能很好的互相衔接。学生虽然上完短跑课,但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还是不理想,对蹲踞式起跑方法还是不习惯,在测验或比赛时采用站立式起跑的也屡见不鲜。其次从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参差不齐,大部份学生在起跑时都不习惯用蹲踞式起跑。即使有的学生采用蹲踞式起跑,但对其两脚两手放的位置如何才合适,“预备”时臀部抬到多高,重心怎样前移才合理等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蹲踞式起跑”教学实践中,教师多限于讲解动作要领和一般地介绍该项技术的优越性,对其实用价值则很少提及。结果往往是学生并未真正领悟和信服,在体育课“达标”测验赛和运动会赛跑时,很少有人自觉自愿地运用蹲踞式起跑。多年来,笔者在实施“体育锻炼标准”测验的过程中,发现竞没有一个学生善于采用蹲踞式起跑。  相似文献   

3.
多年教学-实践和比赛时观察,中学和中师的学生大多只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能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的只是极少数。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不重视,或教师本身未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故没有教学生,或是教不得法,没有教会学生;二是挺身式跳远比蹲踞式跳远技术难度大;再次是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起  相似文献   

4.
<正>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为了避免出现"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烦"这一现象,笔者采用"五线式"和"口诀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技术。一、"五线式"教学该教学方法要求在起跑线前后各划两条  相似文献   

5.
蹲踞式起跑对尽快发挥速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田径规则规定,400米以下径赛项目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并使用起跑器。但许多学过短跑的学生,在参加测验和比赛时都不采用蹲踞式起跑,觉得这种起跑方法使不上劲。这说明他们没有掌握技术。为了适应规则的要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技术,提高短跑成绩,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田径教学训练经验,介绍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几种有效练习方法及手段,以供同行教学或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少年儿童一级田径运动会中,常会遇到一些运动员在蹲踞式起跑时,由于头部动作过高或过低,致使起跑动作突然停顿失去身体重心前趴,影响了出发速度。因此,在少年儿童蹲踞式起跑教学训练时,教师除了抓关键的上下肢动作外,还必须注意正确的头部动作。本文试图通过头部动作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影响分析,找出蹲踞式起跑时正确的头部动作模式,供蹲踞式起跑教学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梁广平 《体育风尚》2020,(1):267-267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模式不断进步,微课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跳远教学中,有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跳跃速度、灵敏度、弹跳力,对学生的意识品质锻炼也有一定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蹲踞式跳远教学,在校学生的体育课程中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六年级学生的蹲踞式跳远教学为案例进行分析,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希望通过微课这种个性化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跳远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蹲踞式跳远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深受学生青睐的田径运动项目,不仅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对学生的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也具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加强其创新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小学体育教学,就如何高效开展蹲踞式跳远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蹲踞式跳远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 蹲踞式起跑对尽快发挥速度具有重要作用。田径规则规定,400米以下的径赛项目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并使用起跑器。但许多学过短跑的学生,在参加测验和比赛时,都不采用蹲踞式起跑,觉得这种起跑方法使不上劲。这说明他们没有掌握技术。为了适应规则是求。也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短跑成绩,应当  相似文献   

10.
<正>中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时,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容易产生后坐,二是重心偏低,由于这两个原因,而导致了起跑时后蹬无力,以及起跑动作错误等等,如何解决中学短跑起跑教学训练的这一难题呢?一、蹲踞式起跑的动作顺序蹲踞式起跑有三个信号。"各就位"时,先放后脚,再放前脚,按动作要领作好蹲踞静听第二个信号;"预备"时臀部逐渐抬起略高于肩,颈部放松,眼看前面1-3米地  相似文献   

11.
蹲踞式跳远是高中教学的必修教材,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主要项目。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技能在生活中有着实用的价值。虽然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多次学习和运用蹲踞式跳远,但仍存在着技术和体能上的不足,影响着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2.
短跑运动员采用蹲踞式起跑技术起跑,并使用起跑器。理由有两点:一是根据田径规则规定,二是证明蹲踞式起跑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尽管短跑运动员采用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种类不同,风格特点不同(普通式、接近式、拉长式),但目的都  相似文献   

13.
王勇 《体育教学》2010,(5):34-35
一、启发式呈现方式 案例一: 一节八年级的跳远课,教学内容是蹲踞式跳远.在准备活动以后,教师设置了一个"战争"的教学情境,在打仗冲锋的过程中要超越对方设置的障碍和战壕.D教师开始并没有公布教学内容,而是要学生尝试跳过障碍物.  相似文献   

14.
读罢《体育教学》2003年第4期《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在沙池上放置横杆效果好》一文后,根据笔者对蹲踞式跳远的理解以及通过教学尝试,得到了和该文完全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在沙池上不宜放置横杆。  相似文献   

15.
晁恒 《体育师友》2012,35(5):36-37
这学期,一节测评课彻底改变了坚持多年的“标准”,它给我很大的启发。 按照教学计划,这学期进行快速跑教学,测评内容是100米,起跑采用蹲踞式起跑。在测评前我再三申明在测评的时候必须采用比赛规定的蹲踞式起跑,其他起跑则为违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蹲踞式起跑不如站立式起跑“爽气”,以至影响“达标”成绩。因此,在达标测验中,大部分不愿意采用蹲踞式起跑。究其故,除了学生方面(腿部力量差,怕摔跤心理因素)外,主要在于教师的“教”。首先,由于教师对短跑技术各阶段之间的主次关系不够明确,造成教学顺序的颠倒。按正确的教学顺序,应该是在掌握了  相似文献   

17.
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常会见到学生在练习时对起跳后起跳腿屈膝提举向摆动腿靠拢在空中成蹲踞姿势这一动作较难掌握。他们在学该动作时,或是摆动腿和起跳腿提举得不够高,或是上体没有前屈。根据本人的实践,认为在学生练习该动作时,在沙池上放一横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什么学生在练习该动作时,在沙池上放一横杆效果会较好呢?学生在练习该动作过程中,如果老师采用言语提示的方法,在起跳后教师即用“抬腿收腹”的言词提示学生,教师利用这种“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方法对那些灵敏素质较差的同学来说,意义不是很大,因整个跳远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勇 《中华武术》2018,(3):12-13
蹲踞式跳远是中学体育的一项重点教学任务,因其对场地要求不高、技术要领易掌握、并且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趣味性,所以深受众多学生喜爱。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每一部分对技术要领都有很完整的体系要求,并且是非常要求动作的衔接流畅性。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动作规范性的要求,可以通过分解练习动作,让学生对其中每一个部分都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一、摆臂摆腿。  相似文献   

19.
刘德友 《中华武术》2023,(12):24-26
在中小学体育教材中,蹲踞式跳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在教学中,广大师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希望可以为蹲踞式跳远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蹲踞式跳远技术需要具备较好的下肢、腰腹肌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在教学中往往也会出现踏跳不准,腾空没有高度,空中不能形成蹲踞式,落地小腿不能前伸等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改进蹲踞式跳远技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呢?经过长期的总结与实践,笔者巧妙地将小垫子作为辅助器材引入到蹲踞式跳远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