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人的墓地     
徐莹 《档案管理》2006,(4):82-82
这个商人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一个小小的机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常常感叹怀才不遇。其实,上帝赐予每个人的机会是平等的。有很多时候,一个人为了一个目标苦苦等待了许多年,他后来实在坚持不住了,就不再等候。结果,他刚走,那目标就出现了,其实成功距他只有一步之遥。中的商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但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抓住了机遇,最终收获了成功。这个故事让我们领悟到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必须经常为自己整修枝叶,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留连和顾盼,备足等待和发现,抓住目标,执着进取,机遇就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犹如人们到海边寻找美丽的贝壳,有的人刚到海边,只要找到一个或几个心满意足的就回去了,有的人东挑西捡,也没有自己喜欢的贝壳,无奈空手而归,有的人不满足于沙滩上的贝壳,走向大海深处,不仅找到了美丽的贝壳,而且还意外地发现了珍珠……干事创业,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必会扭转乾坤。[编按]  相似文献   

2.
黄丕谟     
版画家黄丕谟1925年出生于上海崇明的一个小村,从小酷爱美术。幼时在崇明岛的海滩上拾贝壳捕鱼蟹,童心在大自然优美的环境里熏陶。  相似文献   

3.
子夜静思     
一、关于写作  时常有一些情绪化的日子,我漫步在喧闹的沙滩上,人们快乐的笑声敲动着我的耳鼓。  我也渴望寻找到使自己快乐起来的理由。  蓦然,我发现了贝壳。别人不经意的贝壳遍地都是,不愿忍受冷落似地牵住了我的视线。  于是小心地捧起,视若珍珠。  写作之于我,就是在阴郁的日子里拣贝壳。久了,晶莹的贝壳便折射出我生命的亮丽。  二、关于作品  新世纪脚步轻盈地走过的时候,我在西城区一个小胡同里,整理杂乱的文稿和漫漫的思绪。  原本很轻很薄的纸页,我却觉得沉甸甸。就像一个诚实的农民,在秋日的打谷场…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在荒凉的海滩漫步时,常常被突然闪现的贝壳惊起一丝的欢乐,眼睛也因之而放光。是贝壳的亮点为海滩和观海的人增加了新的美感。 平常生活中发生的新闻浩如烟海,而重大新闻很少,所以记者或通讯员常会有两种极端,要么找不到新闻,觉得一条也不够份量;要么觉得新闻很多,写出来后上稿率却很低。在基层采访,从那些平凡的工作、平凡的人处找到新闻确实很困难。但有一个办法,就是不妨先从整体上远远一望,就如我们举目海滩一样,这时你就会发现新闻的亮点。我们只抓住这些有亮点的新闻,其余不要,如对海滩上那些碎石败木看也不看一…  相似文献   

5.
开场白自古学似海,文亦似海。久在文海倘样──或当作者为报刊撰文,或当编辑为作者改文──偶或拾得几枚闪光的贝壳,倘若一赏弃之,委实可惜;倘若汇而藏之,日后再有一番整理和雕琢,于己于人均有所补益。“文海拾贝”,就算是一个新闻界的老同志献给初学写作者的几串贝壳罢,愿喜欢“赶海”的朋友欣拾并品评。不必担心‘四不像”常有初学写作的朋友讥称自己的稿子是“四不像”,因此初稿写就,左看“不像”,右看“不像”,稿子尚未寄发就被自己扼杀在了摇篮里。其实,“四不像”未必就不好。你看公园里的四不像(学名廉鹿),角像鹿,…  相似文献   

6.
村前,曾经是一片广阔的盐滩。冬天,在那片空旷的盐滩上,除了一些贝壳的碎片和一些凹凸的小毛蟹洞,再也见不到别的生命迹象。从盐滩上经过的时候,总会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孤寂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梁衡 《传媒》2000,(3):48
当我们在荒凉的海滩散步时,常常会被突然一闪的贝壳惊起一丝的欢乐、眼睛也因之放光。是贝壳的亮点为海滩和观海的人增加了新的美感。 平日里生活中发生的新闻浩如烟海,而大新闻又很少,所以记者或通讯员常会有两种极端,要么找不到新闻、觉得哪一条也不够分量,要么、觉得新闻很多,写出后上稿率却很低。在基层采访、从那些平凡的工作、平凡的人处找新闻确实很难。但有一个办法,就是不妨先拉开距离,从整体上  相似文献   

8.
百宝箱记者的笔记本,应该是一个百宝箱。把你采撷来的——山花与野草,月华与星光,珍珠与贝壳,宝石与金刚,血滴与汗水,欢乐与悲伤……统统收藏起来,挑出最好的原料,创造发人深省的华章。  相似文献   

9.
商问 《新闻与写作》2003,(12):14-16
大众传播的威力是巨大的,电视观众想必对这样一个广告印象深刻:一个同样的贝壳,一边不堪轻轻一击,一边则因涂了高露洁牙膏而坚固无比,同时伴随“咣”的一声,一个鲜红的印章赫然在目——“中华预防医学会”,更加强化了人们对于产品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0.
江坪 《新闻实践》2010,(11):77-77
写在前面:每天上网,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信息,犹如在大海岸边赤脚漫步,经常能拾到一些可爱的贝壳,让人乐于收藏。“网上拾贝”就属于此类值得保存的贝壳,给人们以知识的积累,启示人们创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话语     
《新闻世界》2009,(11):3-3
一个人的官衔是会经常变化的,但总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在祖国面前,你不是什么人物,是祖国的儿女;在历史面前,你再长寿,你也不可能长大;在知识面前,牛顿那样的大物理学家,都还说自己只是海边捡贝壳的孩子。——“南开名家讲坛”中的名言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桂林市与全国各地一样经受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而政治运动过后的桂林,就像大海退潮后在沙滩上留下一些贝壳,现在的桂林农村的一些旧房的墙上留下了大量的口号标语,这些标语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次政治运动的特征而成为特殊年代的缩影,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为留下这些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在思维的王国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国王。请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领地圈成记忆的跑马场。教学最大的失误,是对思维的放弃和遗忘,真正的创新是思维的创新,真正的超越是思维的超越。我只告诉他们,在思维的沙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他们却在大海里打捞起鲜红的太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贝是贝壳,古代作钱,其值按贝壳大小优劣而定,所以与钱有关的字,多以贝为偏旁。先拿“贪”字来说。“贪”乃今贝,今就是眼前,急功近利者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管捞钱,不问后果,不能不说是一种“贪”的体现。“贫”乃分贝,有钱乱花,把钱分散,大吃大喝,大手大脚,坐吃山空,哪有不贫之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以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历代先贤为后来者留下无数珍贵的遗产。当我们在这智慧的海滩上漫步时,眼光不时被五彩的贝壳所吸引。然而,在我们细细把玩、惊叹不已之时,不可避免地挂一漏万,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文化现象——墙内开花墙外香,一些重要的典籍,在国外被  相似文献   

16.
如同大海退潮,散落一地的贝壳,在互联网热潮消退后.大浪淘沙,个人网站纷纷走入了困境。 被许多经济学爱好者视为家园的“经济学习”网站于2002年9月28日,也就是其重开后不到一个月.再次关闭:申海精心打造了两年之久的“撰稿人之家”网站也消失了.如同一滴水蒸发于互联网空间。这两个网站的网址.我仍然保留在收藏夹中.尽管它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  相似文献   

17.
收集癖     
幼儿园的时候,心仪的男孩到家里玩,我总大方地把收藏的心爱玩意儿——贝壳、磨砂小玻璃、巧克力糖纸全拿出来向他展示,那欢快劲儿就跟女明星要结婚了跟人秀豪华钻戒似的。  相似文献   

18.
长篇历史剧《康熙王朝》的热播,使康熙的大名红透了半边天,他的形象在国人心中也变得清晰起来:英气逼人,聪明好学,果敢善谋,精于权术,“不足之处”是常爱冲动。看着看着,有时就想:历史上的康熙真是这样吗?他真那么少年老成,能够涉险过关,做了那么多事?他真是一位“圣君明主”吗?然而这是历史剧本身无须回答的,因为历史剧并不是历史的教科书。公开申明是“戏说”的就不用说了,它不过是借历史的“贝壳”作秀罢了。楚汉相争,可以演绎成争风吃醋的男女情仇;乾隆南巡,描写成路见不平的行侠仗义也无妨。就是号称“尊重史实”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字中,财是有两个字合成的,贝+才.贝,作为海贝的贝壳,在古代的贸易结算中充当一般的等价物.换句话说,贝就是钱,钱就是宝物,所以"贝"作为钱,就是"宝贝".  相似文献   

20.
出版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站必不可少.因此,许多出版社纷纷建立门户网站,作为出版社的窗口,宣传出版社形象和图书产品.由于各社情况不同,定位、结构和功能各异,因此网站的效果千差万别.下面就以北京科学出版社的网站--贝壳阅读网为例,对中小专业出版社网站的发展进行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