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共40个城市(指10万人以上的城市)。该城市带的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面积的1.5%;该区人口达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都市圈:中国区域现代化新趋势 所谓大都市圈,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一个特大城市或几个大城市,再加上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地区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法国学者简·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这一概念以来,都市圈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都市圈往往在本国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枢纽和增长极.学术界曾列出世界六大都市圈,分别是纽约波士华大都市圈、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伦敦大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可以看到,前五大都市圈不仅是世界级的经济、金融、商贸和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文化艺术和信息交流中心,它们在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是连接国内国际的节点和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具有强大的国际辐射能力和"场效应".  相似文献   

3.
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是最后加入美国的两个州。由于它们都不在北美大陆中部的美国本土上 ,故称“海外州”或“边远州”。阿拉斯加州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北角 ,东邻加拿大 ,西隔 86千米宽的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阿拉斯加州是美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州 ,它的范围包括阿拉斯加大陆部分和周围的几千个岛屿 (主要是阿留申群岛和亚历山大群岛 )。面积 15 1.9万平方千米 ,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1/ 6。当地居民中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占多数 ,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和阿留申人约占 1/ 5。阿拉斯加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沿海地区有部分平原。全境的 1/ 3位于…  相似文献   

4.
四剑 《科技文萃》2005,(9):168-175
撒哈拉沙漠 全球最大的沙漠 位置: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宾,横贯非洲大陆,东西长达5 600千米,南北宽约1 600千米,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32%.  相似文献   

5.
一、海洋国情
  中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其中渤海基本属于内海,而黄海、东海和南海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争议。我国有38万平方千米的内海和领海,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总海岸线超过32%000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6,500多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三沙市成立于2012年6月21日,由此,一个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诞生.三沙市成为我国第323个地级行政单位,第276个地级市. 中国管辖面积最大的低级市: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著群岛,包括260多个岛、礁、沙、滩,散落在南海上,东西相距900千米,南北长达1800千米,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9600万平方千米)的1/4,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相似文献   

7.
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东濒红海;北起地中海南岸,南到北纬18°附近的热带草原。东西横贯整个非洲大陆,从西到东最大宽度为2700千米,从北到南相距2200千米。面积为92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的1/4强,略小于...  相似文献   

8.
北极在召唤     
北极在哪里 从地理上来说,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部分岛屿和亚、欧、北美大陆北部的苔原带及部分泰加林带,总面积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和岛屿面积800万平方千米,归属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俄罗斯8个国家.但北冰洋仍属国际公共海域.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爱斯基摩人,总人口近500万,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北极的海冰、洋流和气团的变化通过复杂的反馈过程,直接对整个北极地区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大范围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面积达1300万平方千米的苔原带,是全球最大的固碳地;近200年来该苔原带向北收缩了300~480千米,已使大量的固碳氧化并进入大气层,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北极的极光、哨声和磁暴等太空对地球的作用信息,不仅为日地关系研究而且也为空间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场".  相似文献   

9.
在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之间,有一条沟通大西洋与北海的水道,那就是著名的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这两条海峡,实际上是一条,但历史上一直分为两个海峡,以法国塞纳河口到英国朴次茅斯为界,西南段为英占利海峡,东北段为多佛尔海峡。总长约600千米,最宽处为220千米,最窄处从英围多佛尔到法国加来西边灰鼻岬,宽度只有33千米,面积约9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0.
海上仙山———舟山群岛在长江口东南海面 ,坐落着我国最大的岛群———舟山群岛。舟山群岛共有大、小岛屿岛礁 1339个 ,约相当于我国海岛总数的 2 0 % ;分布海域面积 2 .0 8万平方千米 ,陆域面积 1371平方千米。其中 1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 58个 ,占该群岛总面积的 96 .9%。整个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地理拾最□成继龙/江苏省金湖县中学1.美利坚合众国分为50个州和一个特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各州的面积相差很大,最大的州是阿拉斯加州,面积151.88万多平方千米,最小的州是罗得岛州,面积3144平方千米。50个州中有24个州有海岸线,全国海...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面积达 1796 7 9万平方千米 ,占地球表面积的 35 2 % ,为海洋总面积的 49 8% ,是世界第一大洋。它纵跨南北两半球的寒、温、热三带 ,其中最大长度 ,自白令海峡到南极附近的罗斯冰障为 15 90 0千米。印度洋面积 7492万平方千米 ,占海洋总面积的2 0 8% ,为世界第三大洋 ,所跨纬度大致从北纬 30°到南纬 40°的赤道带、热带和副热带范围内 ,所以人们称印度洋为热带性的海洋。但是 ,太平洋的平均水温是19 1℃ (均指表层水温 ) ,而印度洋的平均水温只有17℃ ,太平洋比印度洋的平均水温高出 2 1℃。因此 ,人们又称太平洋为地球表面最温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沙漠     
目前,我国的沙漠面积和沙漠化土地面积越来越大.两者合计己达到168.9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7.6%。这些沙漠和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纬35度至北纬56度之间的内陆盆地和高原地区,并在那里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到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沙漠带。而且.这个沙漠带现在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但是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仍不完善,总体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如目前公路通车里程为128万千米,低于印度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仅为8733千米;铁路里程6.64万千米,铁路网密度69千米/万平方千米,远低于世界银行提出的铁路网密度标准120千米/万平方千米;民航机场密度仅为印度、巴西的19.2%和15.9%.因此在21世纪初期,我国交通运输的主题仍是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尔代夫共和国(亚洲)马尔代夫共和国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南北长820千米,东西宽130千米,位于印度南部约600千米和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千米。由26组自然环礁、1190个珊瑚岛组成,分成19个行政组,分布在9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内,其中199个岛屿有人居住,991个荒岛,岛屿平均面积为1~2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南面,隔1.4千米宽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全国由新加坡主岛(面积572平方千米)和周围的50多个小岛及礁滩组成,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300万。  相似文献   

17.
马尔代夫共和国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同家,南北长820千米,东西宽130千米,位于印度南部约600千米和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千米。由26组自然环礁、1190个珊瑚岛组成,分成19个行政组,分布在9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内,其中199个岛屿有人居住。991个荒岛,岛屿平均面积为1~2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位于赤道附近,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征,无四季之分。年降水量2143毫米,年平均气温28℃。首都:马累。  相似文献   

18.
地球之最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平方千米。 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 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万立方米,占全球入海流量的1/5。 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南美洲),7007)-平方千米。 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美国、加拿大边界),8.247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9.
李桦 《地理教育》2006,(5):30-30
一、我国油气资源现状特点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各类沉积盆地超过500个,沉积岩面积达670万平方千米。其中中、新生界沉积岩厚度超过1000米的盆地达420个,总面积约530万平方千米。根据最新油气资源的评价结果,全国石油的总资源量1000亿吨,其中陆上为775.02亿吨,占77.5%;海域为225亿  相似文献   

20.
在18世纪,纽约还没有波士顿和费城大.今天,纽约已经是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城面积的扩大和重要性的提升所有的这些改变该如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