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以教示范,教中授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以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己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我们一些老师总是自己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我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成功的老师,殊不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成功.正所谓"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欲".本文就此来谈谈教学方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这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关注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4.
邵军 《辽宁教育》2013,(6):74-7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语文课的“授人以欲”,包括培育“自主学习”之欲、诱发“共享学习”之欲和激发“实践学习”之欲,“欲”的培养将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实现语文学习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5.
《老子》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也就是说,传授给人知识,还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只能解一时之饥,但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必须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如果我们把老子的这段话语嫁接应用于教学环节中,那么"鱼"则可理解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即教学目标下教师需要考核学生的各个知识点。而"渔"则可引申理解为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地促动下,学生们系统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对知识灵活运用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那么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那么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8.
耿其虎 《考试周刊》2014,(40):38-38
<正>当前,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人们已经进入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多年来的教育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告诉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方法,即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主要"授"学生以下之"渔"。  相似文献   

9.
授学生以渔     
杜桂芹 《成才之路》2011,(11):29-29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之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受益终身。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授人以渔,终身之用"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创新教学过程、革新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经过有效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后发现,众所周知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应与时俱进再追加一句,"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欲"就代表学习的动机,兴趣与内驱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学校教育中,受人推崇的教育方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然而,面对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似乎在这之前应再加上一个"欲",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这里的"欲"是指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方法才有用,才能打到"鱼",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先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欲望比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明确学校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人知识不如教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过去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应当说“掌握知识的知识(即方法与能力)就是力量”。学会学习是未来人立身处世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首先就是提高人学会学习的能力。为此,我想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人一些学知识的小技巧.不如传授给人培养一些好习惯的方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预习的习惯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正是“授人以渔”,这不仅可以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  相似文献   

15.
赵小慧 《学子》2014,(5):16-16
正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那么如何"授人以渔"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语音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学生开始学英语,要先学好26个字母、48个音素和语音基础知识,如连读、失去爆破、语调、国际音标等。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单词读音,上课时再进行正音,对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说:"只有课堂改变了,学校才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学生才会真正发生改变。所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应该始终成为我们学校研究的一个核心。"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应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生为本,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中国有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根据这个道理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  相似文献   

17.
袁芳 《中小学电教》2010,(10):61-61
<正>计算机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那么,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及掌握职业学校中各门计算机课程呢?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作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面对三五年后就要走向社会的职校学生,在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电脑效果图》的课程进行分析,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在的其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授人以鱼,授之以渔、授之以欲"三个层次的教学,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9.
<正>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记得有这样一句老话:"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必须逐步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应遵循"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学生会学,才会乐学,才会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批注式教学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阅读",一改传统教学中"填鸭式学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