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8年起至现在,中国经历了几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出现在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催生了第一次思想解放;第二次思想解放是在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姓社姓资”的问题;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发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号召,掀起新的解放思想高潮。  相似文献   

2.
“风险很大,弄不好要坐牢,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78年5月11日,在几经修改后,《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展开了,并由此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遍及全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周年。在这30年中,推动着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的是思想解放,特别是此前的两次思想大解放,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大书特书: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标志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开创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先河,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以此为开端,20年内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20年前发生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呼唤。没有这场大讨论,就不能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不能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就不能迈出改革的步子。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继续发扬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历次思想解放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理论勇气和严谨学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这是对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6.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仍有两大难题亟待解决:“两个凡是”和大量的冤假错案。胡耀邦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办好了这两件影响中国未来政局的大事,在中共历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页。面对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的“两个凡是”,为了拔乱反正、正本清源,胡耀邦认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理论问题、思想问题解决好,并且提出只能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检验路线正确与否的标准。1978年5月,经过胡耀邦亲自审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先后在《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发表,并在党内和思想政治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这场讨论不仅是理论上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意义十分重大。历史表明胡耀邦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组织者,而邓小平则是最有力的推动者。这场讨论冲破教条主义和“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推动了思想解放,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为我党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推行新政,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作为站在大讨论最前列的历史伟人邓小平和胡耀邦,开创了一个拨乱反正的新时代,使中华民族复兴有望,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三十年以来的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是从北京发起的,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轮是1991年2月15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发表皇甫平的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人》。而第三波的思想大解放是从广东发起的,在海外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思想解放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梁小民 《教书育人》2007,(10):70-70
改革开放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场大争论开始的.这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思想解放不可能一次完成,改革中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一次思想解放的结果.改革的过程就是思想不断冲破传统牢笼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邓小平亲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以苏为鉴"探索中国建设道路为第一次,1978年批判"两个凡是"为第二次,1992年"南方谈话"为第三次。在这三次思想解放中,邓小平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一次思想解放,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解构电影《机械公敌》中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华  刘岩 《文教资料》2007,(27):62-64
本文旨在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借助福柯有关权力、知识、真理和主体性的哲学思想以及海德格尔有关存在、真理、非真理和科技的哲学思想,深入表层来挖掘电影《机械公敌》中的隐含意义。本文试图论证在机器人和人的关系中存在权力关系。电影中被人们公认为真理的机器人三大定律是理想化的准则,也是权力话语。  相似文献   

11.
董静 《文教资料》2011,(14):34-35
《直觉》是一部描述美国高端生物实验室的科学小说。小说通过对科学家工作和内心的观察,揭示了鲜为人知的科研过程,同时也证明他们与凡人一样。作者描述了一次所谓的造假事件,但最终没有明确指明是否属实,以此来表达真理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引 言 新一轮思想解放是相对于史曾有之的思想解放而言的。建国以来,我党在今国上下先后进行了两次意义深远的思想大解放。第一次是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次思想解放,解决了一个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哪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井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打破了十年浩劫在人们的思想上造成的万马开喑的僵化局而,唤醒了全国人民投身于建设的巨大热情。以此为开端,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遽起,现代化建设百废俱兴。第二次思想解放,以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3.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政治运动,胡耀邦同志在这场大讨论中的党和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这场大讨论的最早发起者,推动者,领导者和创新者。  相似文献   

14.
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观为出发点审视《瓦尔登湖》,其自然美景的描写即真理的自行置入和显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借助自然美景以及想象揭示生活中的真理是《瓦尔登湖》的文学特色,而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作品的最终目的。书中感性的生活真理与形而上学的抽象真理存在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的诗学名作,它以“存在在其存在中成其本质”的存在主义立场、以“回到事情本身”和“直接呈现”的现象学方法,围绕“存在之真理”,在对“艺术的存在”的追问中,将“艺术的本质”界定为通过“世界与大地的原始争执”的“裂隙”的“构形”所实现的“真理之自行置入作品”。艺术乃“真理之生成与保存”,是真理之创建、发生和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焦点:如何对待国有制?●刘伟如果说70年代末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我国新时期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进而动员了改革;如果说9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争辩是我国新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进而明确了改革的体制目标,那么,我们现阶段的改革理论...  相似文献   

17.
何云峰 《云南教育》2008,(10):13-17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邓小平亲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以苏为鉴”探索中国建设道路为第一次;1978年批判“两个凡是”为第二次;1992年“南方谈话”为第三次。在这三次思想解放中,邓小平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郑晓燕 《教育导刊》2006,(12):51-52,58
一、增强议论文阅读写作教学的“信息亮点”意识 在信息时代,人们在阅读中对文章有更多的“信息需求”。同记叙类文体的文章相比,议论类文体信息量小,但却凝炼、深刻,尤其是突出“信息亮点”的议论文。众所周知的《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本身便是“亮点”突出的鲜明判断和肯定,其中的“实践”、“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与当时“两个凡是”思潮针锋相对,令人注目,使拨乱反正中的人们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震。又如邓小平同志南巡后,深圳特区报一个月内连续发表8篇评论,中心是“扭往经济不放松”、“敢闯敢干敢试验”。  相似文献   

19.
王森 《天中学刊》2010,25(4):80-83
“真理”问题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核心话题。海德格尔从“无蔽”真理观出发,将“艺术的本质”界定为通过“世界与大地的原始争执”所实现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真理的现身要通过创作,才能诉诸“形象”;作品之“保存”不是消极的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地纵身于敞开性之中,保存那由作品开启出来的真理。  相似文献   

20.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所以受人推崇,是因为它有着不朽的艺术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学者的研究方法不同,评论也不尽相同,但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真理和美感谁都无法否认。当然,真理从来都不是赤裸裸的,只有去除遮蔽才能达到最终的澄明达到最高的美感——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