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针对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身高变化规律,以及未来身高变化的模糊性、未知性等,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预测未来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身高的灰色模型方法;通过计算机建立了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未来身高模型,并进行了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信,预测精度为一级。同时揭示了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身高将会进一步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排球自从1895年由美国的威廉·莫根发明以来,迄今为止,巳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体育项目,世界规模的排球比赛也从1949年发足,逐步发展、演变为三大比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杯排球赛。随着排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开展,世界各队频繁参加各种比赛,有力地推动了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身高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显著提高。身高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巳为世界各队所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和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扣球高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我国男、女排与世界强队相比,体重与克托莱指数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说明我国排球运动员身体充实度和肌肉力量不如世界优秀运动员,建议制定我国排球运动员选材模式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排球赛场运动员根据分工可分为主攻、副攻、二传、接应二传和自由人5种职责,不同职责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负荷特点不同,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也不同.主要运用统计法和测试法对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特点和专项身体素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不同,或者说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具有位置特征.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时,应该考虑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确定不同位置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1962年10月份在苏联举行的第五届男子世界排球锦标赛上,李宗佣被评为“优秀运动员”。1962年10月份在苏联举行的第四届女子世界排球锦标赛上,曹其纬被评为“优秀运动员”。1977年11月份在日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杯虫子排球赛上,曹慧英个人获得大会的“敢斗”、“拦网”和“优秀运动员”三个奖杯,为伟大的祖国争了光。1979年6月份在朝鲜的平壤市举行的中、朝、日三国女排对抗赛上,王风琴获得“优秀运动员”奖。1979年12月份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亚  相似文献   

6.
我国与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在现今世界排坛 ,队伍年龄结构是否合理 ,以及在体重、身高方面的差异 ,已经成为影响比赛结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笔者将中国男女排运动员以及各省市甲级男女排运动员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男排运动员在体重方面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差异 ,而年龄结构和身高指标较合理 ;各省市男排运动员三项指标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女排在三项指标上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各省市女排运动员的年龄、体重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差异。笔者认为 ,年龄结构不合理以及低体重下表现出的力量弱势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第28、29、30届奥运会女排前6名以及第16届女排世锦赛前6名共24支球队,288名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4项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揭示当今世界级优秀女排运动员非技术因素的特征,为中国排球训练及选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2004-2012年期间,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但运动员身材有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克托莱指数已达到了世界女排顶尖强队的身高指标水平,平均年龄略低于世界女排顶尖强队的年龄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木桶理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理论,对第12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中除自由人外的各队主力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等非技术因素与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12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排名与非技术因素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胜场与除年龄外的非技术因素密切相联。除俄罗斯队外,其他各队不同程度受制于木桶理论与竞技能力非衡补偿效应作用。中国队运动员在身高与网上实力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体重、克托莱指数方面差距严重。  相似文献   

9.
剖析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扣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排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排球比赛中的网上争夺也越来越激烈。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最精彩的一环,扣球也是衡量一个球队整体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级的球队一定会有世界级的球星,世界级的球星也一定产生在世界级的球队中。从对以下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扣球技术的剖析中可以看到,运动员只有结合自身的特点,扬己所长,避己之短,发挥自身的特点,溶入全队的集体中,方能真正成为世界级球星。从对这些运动员的扣球技术剖析中还可以看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包括身高和弹跳都不断在提高,技术动作也较前有所区别,出现了平打技术,线路的掌握更为熟练,也更有力度,女子的动作也更为男性化,这预示着将来的世界优秀扣球手必然向高快狠准变发展。鉴于掌握的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材料有限,  相似文献   

10.
美国女排是当今世界排坛列强之一,在近几年来的世界杯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中取得了显赫的成绩。可是,翻开世界排球运动的史册,我们就会发现美国虽然是排球运动的发源地,但并没有在世界排球运动史上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业绩。只是在近几年来的不长时间内从一支默默无闻的队伍一跃而成为名振世界的强队。那么,美国女排为什么在短时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奥秘何在,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同时,这对于我国女排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参加2007年日照"铸福杯"沙滩排球冠军赛的部分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已经具备了世界最优秀沙滩排球选手的身高条件,但平均年龄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室内排球运动员,沙滩排球专业训练年限较短,比赛经验不丰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进程中,无数比赛典型事例证明,排球运动员出色的弹跳在比赛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90年代,世界排球运动已呈现高空争夺的格局,空中制高点决定进攻的成功率。关于高空优势除了决定于运动员的身高外,出色的弹跳则是夺得高空优势的关键。有关运动员身高问题本暂不阐述。本就弹跳而言,哪些训练手段能够较快地提高排球运动员弹跳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6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队与前8名队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等非技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的平均年龄与8强相比,相对较小,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具备世界一流强队水平,扣球高度、拦网高度达到世界女排队伍中的顶尖水平;中国女排各位置运动员,尤其二传位置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相对较小,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指标上均显示出世界优秀强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运动员选材时,身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形态指标。有些运动项目如:篮、排球要选高个子,有些项目如:体操、跳水、举重等又要求运动员个子相对矮小一些。这就要求教练员在选拨少年运动员进行多年系统训练之前,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出他们成年后的身高。预测身高的方法有好多种,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1)用父、母身高预测子、女成年后的身高: 由于身高受遗传的影响很大,所以,国外早就研究了由父母身高预测子女身高的方法。据国外学者研究的报告:父母身高和子女身高的相关系数为0.50,捷克学者提出了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法国《体育报》对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身高问题作了一次颇有意义的调查,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身高将变得越来越高,在世界职业网球选手中有71%的运动员身高超过180米,“小个子”选手正在逐渐被淘汰。这家报纸还预测,到九十年代,职业网球运动员的身高将进一步提高。再过十年,将出现一大批象伦德尔、诺阿、埃德贝尔,梅瑟等技术全面的优秀运动员,但他们的身高决不会低于1.90米。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1996—2005年我国男子排球联赛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和克托莱指数发展特征。结果表明,男子排球联赛运动员身高、扣球高度符合世界排球发展趋势,而年龄、体重、克托莱指数逐年下降,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温州大学参加排球赛的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运用《心境状态量表(BFS)》对温州大学排球赛运动员的心境状态进行测量,探讨各种不同因素下运动员在排球比赛赛前的心理状态的明显区别。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赛前的心境状态是具有差异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八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每个年级的运动员在赛前的心态在不同的维度也有所不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除愤怒性和无活力性以外的6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而每个专业的运动员的赛前心境在不同维度也有所不同;从事排球项目不同年限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只有在抑郁性方面具有明显差异;而不同训练经历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赛前的心境状态具有明显差异;不同上场比赛经历的运动员在活跃性、愉悦性、思虑性、激动性和抑郁性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排球赛的全部队员的若干非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44名参赛运动员的若干非技术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索中国女排与国外优秀女排运动员在非技术指标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女排与国外优秀女排运动员在年龄、扣球高度、拦网高度上有显著差异,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72-2004年世界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高及弹跳能力数据的统计,分析其身高与弹跳能力的关系。结果证明:30a间身高增加10.02cm,从1997-2004年的8a时间弹跳提高0.75cm,不同位置身高与弹跳力增加的幅度不同。弹跳能力与身高相比,对比赛的胜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迅猛,具体表现在:运动员的身高不断“上涨”,技战术日趋完善,比赛争夺激烈,呈“白热化”程度,尤其是优秀男排运动员的扣球力量大、球速快,防守一方的队员很难接起,所以网上“制空权”的争夺愈演愈烈。基于此,目前各排球强国都把如何进一步提高男排的扣球技术作为重要课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第四届世界杯男排赛期间,日本筑波大学排球科研组对参加比赛的世界优秀男排选手的扣球技术进行了细致的定量分析,有在寻觅出扣球技术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扣球技术按其结构主要包括助跑、起跳、空中挥臂击球和落地等几个互相衔接的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