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本哲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走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社会本位论、社会适应论、社会满足论误区,必须站在人本哲学立场,探究高等教育与人的原生关系,重视人之为人的本质地位,充分考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新构建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生命论高等教育质量观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对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及其对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良性发展需要的程度,它突出高等教育的生命教育本体意义,照顾各种层次、各种目的高等教育的特点,兼顾社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校园的自杀事件和暴力行为屡屡发生,引起了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担忧和重视.本文认为教育应更关注于人的生命,我们要重新认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当前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种力量的作用,开展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延高 《文教资料》2011,(31):97-98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四个层次:身与心的和谐;个人发展与他人发展的和谐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传世经典《道德经》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和谐理念,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的个性品质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交往的结果,集体是个性发展的摇篮.个性与集体、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只有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将自身融于集体之中,满足趋群需求,取得心理支援,得到集体的认同,才能建立现代化的协调品格,使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非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持续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全面的非专业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足社会、奉献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持续动力.面对日趋增大的就业压力、生存压力以及大学生自身实现和谐发展的需求,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在重视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更加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上海6所高校2314名大学生的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较为注重个人发展、对基本的工作保障要求较高、期待工作环境的和谐与公平以及攻坚克难的意愿不强等特点。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倡导较高的个人发展需求层次,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职业发展教育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涵义.江泽民"七一"讲话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提出并回答了"如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因此,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树立身体与心理素质发展和谐统一、能力与素质发展和谐统一、个人发展与他人发展和谐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理念,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业能力、创业基本素质、信息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文艺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的内涵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完善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和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从人性的特征出发,试从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来阐释生命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现状存在多元化趋势,本文在探讨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生命质量全面发展的导向,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社会支持五个方面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出大学生生命质量的"五星模型",探索其成因,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为其走向社会后的发展做好积极的铺垫和推动。  相似文献   

10.
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活质量研究应从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两个方面出发,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从客观指标出发,可以衡量小康社会所提供的客观物质保障程度:从主观指标出发可以关注国民个人时小康社会生活的满足状况.  相似文献   

11.
由于改革使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被再次提上日程,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细论述了大学生的个人需要促个人发展。从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为大学生读书期间的"自我实现"及将来的自我实现的努力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大学生群体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促进大学生与校园环境、大学生与他人、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要在学校发展、高效服务、规范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和就业导向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校园和谐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内涵发展"和"继承创新"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7.23"讲话精神是对中国未来宏伟发展蓝图的勾画和描绘,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都得到统筹发展的和谐自由美好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与这种和谐美好社会建设相适应,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着眼于人的目的性,着眼于人的发展,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这要求改进目前大学教育管理中"官本位"与"管本位"的思想,提高大学生"育人"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求教育管理工作要着眼于在日常管理实践中通过树立培育新人的理念,以尊重人的自由发展权利为制度建立的前提和用发展性评价制度来真正实现教育的"育人"价值理念上。  相似文献   

15.
结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论述高校育人本质及终极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含义,同时阐述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从社会、教育、科技和精神文明四个方面的作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应有之义。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并对导致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主客观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质量不仅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和毕业生个人发展及社会、用人单位的发展紧密相关,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得出真实准确的数据非常重要,厘清相关概念,明确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涵盖指标是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诉求。通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成因和与社会不和谐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扶助、自我激励、资助保障、危机干预六个机制。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校园是高职院校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具体体现.和谐德育是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背景下,能够促进社会与个人、人与个人和谐发展,并最终达到"双赢"的道德教育.和谐德育的完善和发展为高职教育工作提供了政治、伦理和思想上的保证,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一个全面自由发展的大学生应具备和谐的人格,审美教育是构建和谐人格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文章从高职院校语文教材作品中所展示的情感关、生命关、人性关、自然美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文审美教育与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