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公众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传媒市场的发展,受众对于新闻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从前格式化、八股化的新闻模式。多媒体信息时代的新闻受众有多元化的需求,而媒体要更好地服务受众,让受众接受,就必须转变新闻制作观念,打破固有的新闻模式。新闻故事化的趋势在中国的传媒市场应运而生。用故事化的手法讲述新闻,能够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贴近性,唤起公众的情感认同,从而确保自己的受众群体。故事化的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撰写、制作新闻的新的思路和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媒体的新闻叙事模式。然而过犹不及,对于故事化的过度追求反而会有损于新闻的质量与媒体的公信力。故事化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冲击、使新闻流于浅薄化的隐患和对新闻其他功能发挥的影响,都成为当下传媒人值得忧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在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欣赏快感的同时,也使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受到考验和质疑。  相似文献   

3.
周婧 《声屏世界》2005,(5):10-11
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热的出现。新闻报道往往通过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是对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的解读。在报道新闻时从某个个人的视角出发.把对新闻解读的落脚点放在受众上.用故事化、细节化的描述,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达到“一叶知秋”的传播效果.增强与受众心灵的贴近性。这种新闻报道呈现出一种“个性化”风格。  相似文献   

4.
孙喜杰  吴瑶 《新闻窗》2009,(6):59-60
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的现状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说:“新闻学的核心就是采集和讲述故事,这个故事必须满足公众的利益、兴趣和需求。”柏拉图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谁说故事,谁就控制社会”。所以,新闻故事化一夜之间成为人们的最爱,成为吸引受众注意力、提升电视节目收视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融媒体时代到来,受众对新闻传播需求日益多元化,受众需求地位越来越凸显。伴随着改革强军大幕的拉开,军事新闻宣传要在融媒体时代紧紧抓住受众眼球,提升军事新闻热度,展示强军成果,就要改变传统军事新闻叙事模式,以主题隐喻化、选材典型化、故事人物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动词化为主要模式,为受众讲述一个生动的部队故事,在讲述者和受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使部队宣传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在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欣赏快感的同时,也使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受到考验和质疑。  相似文献   

7.
王新 《新闻前哨》2008,(8):44-49
“可读性”是新闻吸引受众的利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对受众的争夺,不仅是媒体影响力的展示,也是经济效益的较量。在追求新闻“可读性”的时候,少数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误读“硬新闻”和“软新闻”,倡导“新闻娱乐化、新闻艺人化”.“戏说”新闻.“色”溅新闻,制造新闻,愚弄受众,走火入魔,闯入了“新闻可读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庞颖 《新闻前哨》2010,(3):39-40
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一般来说,我们所关注的“新闻故事化”是指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消防新闻报道因其行业特点和突发事件报道多的特点,不免给受众凝重、生硬之感。将新闻故事化的叙述方式运用到消防新闻报道中,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不仅要达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更要有可视性、体现"三贴近"、"走转改"的原则。对此电视新闻写作的"四化"即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和命运曲折化就应运而生。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通过电视新闻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受众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叙述模式,电视传媒的新闻节目不仅要关注电视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还要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把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让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不仅能见其人、闻其声,还能身临其境、如感其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节目的变革和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新闻播报方式也被赋予了新的要求。从一对众的“播”新闻到一对一的“说”新闻再到如今兴起的“演”新闻,“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正在为传媒广泛地接受和应用。笔就“播”、“说”、“演”三种风格迥异的播报方式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1.
王涌 《视听纵横》2006,(6):33-34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中,新闻报道正在发生着一场新的革命,那就是正在“颠覆”着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新闻故事”潮流正风靡传媒界。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杂交产生了新文体的发展元素。本文着力从“新闻故事”的文学性和新闻性的特色及融合方面进行论述研究。一“、新闻故事”的存在和发展形态“新闻故事”有历史上的文体影子,有西方特别是美国现代报业的实践,也有新新闻主义的提倡,但是,更重要的是当代传媒界的普遍推崇和新的实践和探索。“新闻故事”,即故事化新闻,是一种符合大多数人的接受喜好,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介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拓展,新闻与文学的融合、新闻和故事的结合日益紧密。在各类军事新闻报道中,也越来越注重新闻故事化采写技巧和手法的运用。新闻故事化,已成为广大军事新闻工作者不断优化新闻表述、提升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故事化报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契合受众深层次的视阅需求,扩大了新闻传播效果。做好故事化新闻需要用心构思、凸显主角、突出细节、注重描写。另一方面,故事化新闻应恪守真实性底线,防止对新闻真实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谁说新闻一定要写成倒金字塔式?谁说新闻一定要少用描述?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尤其在相对比较枯燥的财经新闻报道中,它的运用给读带来了全新的阅读快感.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故事化的成因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谁说新闻一定要写成倒金字塔式?谁说新闻一定要少用描述?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它给读带来了全新的阅读快感,但也使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受到考验和质疑。  相似文献   

16.
朱斌 《新闻世界》2013,(11):17-18
新闻故事化具有易读性、贴近性、娱乐性和人情味等特性,备受当今媒体推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新闻故事化,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对新闻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传播效果,丰富新闻的表现手法等,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接受理论基本观点,提出了新闻故事化的几点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7.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8.
《传媒天地》2006年第4期发表刘刚健的文章《“新闻故事化”莫走入误区》。 文章指出,新闻故事化,其人性化的报道手段和贴近性的姿态,无疑会博得受众的欢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同时,新闻故事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中国新闻界的生态。  相似文献   

19.
常江  王雅韵 《新闻大学》2023,(1):16-27+118-119
文章从主流新闻认识论中“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的关系出发,探讨“故事化”作为一种生产理念和实践模式在新闻业的演进中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新闻的故事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涵:讲故事是信息和价值传递的一般性实践;新闻生产的基本目标是与受众(用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新闻业应当致力于形成一种介入性的专业文化。通过对“新新闻主义”与“非虚构”潮流的回顾,文章进一步阐述故事化在其作为另类新闻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新闻业应对行业危机的变革性力量的历史逻辑,进而提出数字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故事化将成为新闻生产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洁  张淼淼 《青年记者》2006,(24):39-40
新闻故事化的缘起与军事报道“三贴近”原则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媒体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形式讲述新闻,“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同时也涉及到军事报道领域。所谓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