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广泛而多元的需求,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政府需要突破既有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应该形成政府、市场主体以及社会组织等的多元供给主体。在相互信任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多元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活动中建构起来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建构需要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来促进,也就是服务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成长,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以提供更符合公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走向成熟自治。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喀什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需求、供给、投入的特殊性,提出加快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相关政策,以保障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合法权益;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健全社会参与表达机制,转变政府责任缺失局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多元机制供给形式,逐步完善公共服务的社会监督和评价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广大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物品短缺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与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现实相矛盾。根据现代公共服务理论,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政府应确立民主行政、服务行政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上的责任界限,努力拓展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渠道,构建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程序和需求表达机制,使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服务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这一理论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针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就应在服务型政府视阈下探索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江苏宿迁市是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也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典型。从介绍分析宿迁市推进依法行政的政府管理创新实践为起点,论证了服务型政府法治化进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公共利益、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服务型政府建设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基本导向和价值追求,而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因此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职能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运动打破了公共服务政府单一供给的格局,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公共服务领域的多元供给。提供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各国政府都需要审视的问题。立足于主要发达国家各具特色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着重研究各典型国家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差异,最后得出有益结论,为新时期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制度安排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服务型政府对公共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有关公共服务质量的制度供给明显不能满足需求,亟待进行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针对现有行政管理模式在制度供给方面的不足,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是保障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为保证公共服务质量,不仅要建立相关制度安排,更重要的是完善制度落实的保障机制.同时也要有充足的财政投入.唯有如此,才能在公共服务覆盖面和数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的道德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政府管理模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是政府管理模式的质的飞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行政道德责任的灵魂和核心,因而是服务型政府最重要、最核心的道德责任,具体可以概括为:为社会提供合道德的制度供给、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责任.服务型政府道德责任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现行政管理的伦理化,具体来说,要实现行政制度的伦理化、公共政策的伦理化、行政机制的伦理化、道德责任的制度化和行政主体的道德化.  相似文献   

9.
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产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必要的公共服务,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大力提高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服务型政府,将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非政府组织在弥补政府组织公共服务不足方面拥有其独特优势.由于在传统社会和特殊政治文化背景浸润下农村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缺失,因此必须提升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能力.当前,要理顺政府和农村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关系;加快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升多元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关注农村的民生问题,增强农村民众利益表达的伦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