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努力探索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是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愿望,隐性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方法已经越来越得到德育工作者的认可,然而,隐性德育的源头在哪里·如何开发?却很少有人研究,本着这个目的,笔者从隐性德育的内涵、隐性德育的源头、隐性德育的开发三方面加以论 述,以求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及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利用高校德育资源的行为已经推行了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德育资源领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仍然给德育工作者以严峻考验。本文分析了我国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且提出了开发德育资源的对策,以求探索适应当前德育环境的策略,最大限度来发挥这些资源的德育效用,从而达到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加强德育工作需要根据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发掘新的德育资源,寻找更有效的德育载体。应在分析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以隐性德育为突破口,剖析帮困助学工作所蕴含的丰富德育功能,探寻利用帮困助学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途径,为推动德育工作和帮困助学工作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加强德育工作需要根据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发掘新的德育资源,寻找更有效的德育载体.应在分析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以隐性德育为突破口,剖析帮困助学工作所蕴含的丰富德育功能,探寻利用帮困助学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途径,为推动德育工作和帮困助学工作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内隐学习是主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学到的某些规则,更加接近人们的心灵的底层,品德形成过程与内隐学习密切相关。对高校德育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应有的重视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注重品德形成的内隐学习,开发利用德育隐性资源应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资源是指能够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教育资料的各种来源。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够有效地积累教育环境中的德育资源,科学地转化校园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艺术地激发师生情感中的德育资源,积极地利用利益关系中的德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就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魏胜 《文教资料》2011,(1):146-147
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新渠道、新路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和创新的必然趋势。本文提出开发利用高校四大隐性德育资源.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  相似文献   

8.
德育工作者掌握相关德育信息的质量和数量,是制约高校网络德育效果的根本因素.高校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是德育信息在德育工作者与受众之间凭借网络媒介进行沟通或信息传递的过程.探讨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高校网络德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发挥高校网络德育的作用,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隐性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新方法,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德育工作者的认可。笔者从隐性德育的渊源、隐性德育源的理论内涵、隐性德育源的挖掘三方面加以论述,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应充分关注高校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以此来全面优化高校德育过程,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对辅导员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炜 《思想教育研究》2009,(Z2):156-159
辅导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辅导员,应积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德育工作者,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隐性德育课程是军校开展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自然—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种类型。对军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建立在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下学员主体意识增强、学员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军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要求。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强调"隐"这一特征,使其开发和控制更具操作性。在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谨遵无灌输原则、方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充分挖掘学校各个方面内含的隐性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隐性德育课程是军校开展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自然一物质环境和精神一文化环境两种类型。对军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建立在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下学员主体意识增强、学员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军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要求。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强调“隐”这一特征,使其开发和控制更具操作性。在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谨遵无灌输原则、方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充分挖掘学校各个方面内含的隐性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课程是由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教师人格魅力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显性德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政治理论与哲学理论的传授;隐性德育课程则主要是将这些理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念或政治观念,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然而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的失效性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对显性德育课程考察的同时,隐性德育课程也进入人们的视野。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要素,大致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中包含的隐性德育课程、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与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存在着德育目标脱离生活时代、德育内容远离日常生活、德育工作忽视主体意识等问题.隐性德育具有取向生活性、方式潜隐性、规范非强制性等特点,与研究生的个体和群体特征具有相当的契合度.隐性德育可以消除研究生的逆反心理,发挥灵活调教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更具亲和力,德育效果更持久.强调隐性德育并不是否定或丢弃显性德育,而是在非大是大非以及研究生群体日益复杂特殊的情况下,隐性德育应该成为研究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乃至主导途径.  相似文献   

16.
石慧 《教师》2016,(5):3-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主动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改变传统德育观念,以生为本,创设以人为本的网络德育情境,自上而下地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隐性德育,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融合,相辅相成,才能使大学生德育工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论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辅导员职业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辅导员职业化既是解决本身队伍问题的关键又是解决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并对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辅导员职业化的五条路径做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隐性教育独特的理论视角、多元的教育载体也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形成二者结合的高职院校有效德育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高校中主要以显性德育为主,这种以“灌输教育”为主的显性德育忽视了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主体性,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排斥和逆反的心理,为德育工作的展开产生一些阻力。而高校隐性德育以戎隐蔽性、平等性、渗透性等特点逐渐被高校领导者和大学生所接受。在高校德育中形成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的模式,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构成高校德育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大学德育工作队伍的和谐发展对大学德育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但当前大学德育工作队伍在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度以及工作方法等层面均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因而必须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优化队伍结构,整合德育队伍资源,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改进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以促进德育队伍的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