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创新人才培养新要求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需面向“新工科”的建设要求。为满足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结构试验”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中南大学面向“新工科”的“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措施,立足于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体系,将“结构试验”课堂教学与试验实操紧密结合,探索多场景、多主题、多层次开展项目式教学的模式,以任务为驱动,探讨了适应新形势人才培养理念的“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建设思路,结合行业特色建设一流专业课程,助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科交叉复合型高素质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2.
李小雨  张强  郭敬敬  王璐 《科技风》2023,(22):115-117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加速高校与国际化接轨,需要对“制药工艺学”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本文从教学模式改革、双语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及课程考核和评估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有利于推动高校双语教学的改革发展,提高该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莫光权  阳范文 《科技风》2023,(35):35-37
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的背景与形式、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状况以及课程的融合与实用性需求三个方面对目前医工类专业的化学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分层次构建适应“新医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非电子方向的化学课程体系,引入“第一课堂”协同“第二课堂”的复合教学模式,并给出依据新体系设计的化学课程评价方法,以期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医学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为“新医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合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宋晓晨  吴立杰 《科技风》2023,(11):125-127
本文以“空中领航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教育部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新要求,提出“OBE指导、信息化融合、思政引领”三措并举的改革思路,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三个方面对本课程进行深化改革,以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施溪溪  张蕾  方敏 《科技风》2023,(3):53-55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所,是教师育人的主渠道,是“三教”改革在人才培养上的落脚点。其中职业教育课程教法改革是“课堂革命”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教法改革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关键环节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成就、学得有收获。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结构基础”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上实施了两轮“教法”改革,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策略,今后将扩展到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杨瑞平 《科教文汇》2014,(20):58-59
构建“财务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财务会计学”实践教学目标为起点,突出其应用性,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媒体技术,构建“财务会计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7.
高翔 《科技风》2023,(32):100-102
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作为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课程在“新工科”建设要求下应该主动寻求改革,以适应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工程需求的人才。通过分析“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研究和设计了针对课程不同知识点、不同掌握程度要求的多层级实验内容,包括针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硬件实验、针对分析方法的软件实验和针对系统概念的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综合实验。通过一年来课程考核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新实验课程内容满意度较高,各类知识点和分析方法掌握程度较好,实验实践成绩有所提高,特别是通信原理系统概念更为牢固,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在“新工科”建设要求下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婧 《科教文汇》2020,(7):70-71
近年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为积极响应工程教育改革举措,结合“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围绕理论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学”是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干课程,其教程教学包含了课堂教学与野外教学,并且野外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立足完善野外教学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各土地整治类型的野外教学点,细化了各教学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了“实地观测—现场讲解—现场示范—内容发散—学生实践—现场点评”六步野外教学法。从顺利开展野外教学的角度出发,从师资保障、内容保障、场所保障、设备保障及组织保障五个方面建立了野外教学保障体系。此次研究成果为“土地整治学”课程野外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地方高校视角探讨安全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并以专业课程“安全生产法规”为例,分析其课程改革背景及必要性,提出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型研讨班以及推动课程考试由“知识考核型”向“知识+能力考核型”转变等方面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并介绍教学改革实践思路及具体措施。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来看,相关课程改革措施能够促进地方高校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要求相适应,有助于学生工程应用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贾凯  杨中敏  姜秀梅  高杰 《科技风》2023,(21):127-129
实物教学的方式直观性更强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间接知识,形成明确概念,将“蔬菜栽培学”的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紧密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蔬菜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开展实物教学的来源、课程导入、重难点讲解、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增强“蔬菜栽培学各论”课堂教学的协同育人效果,为相关专业课程实物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过改革“法律基础”仍然是德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存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问题。本文从以案例教学为中心,增强教学生动性;以互动式教学为手段,增强学生参与性;以实践参与为桥梁,增强教学实效性等方面对改进该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为研究对象,在CDIO 工程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环境工程原理”的工程性特点着手,讨论如何全面实施CDIO 人才培养理念,依据CDIO培养大纲,设置“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内容体系,并在2012届环境工程的学生中得以实施。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的摸索提出了改革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的一些措施,如尽可能多地将课程内容与以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注重实验教学的效果;增加到实践基地的考察环节;向同学们介绍科研动态,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以科研带动创新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善  沈雪峰  莫俊杰  周鸿凯 《科技风》2023,(27):114-116
根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剖析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核体系的教学改革,并以具体的“微课+翻转课堂+过程考核”教学模式改革应用与实践。通过“微课+翻转课堂+过程考核”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课程,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符合新农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冯鑫  胡开群  袁毅  陈希瑞 《科技风》2023,(9):102-104
“新工科”教育着重培养实践能力强、科学素养高、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对新工科建设下的机电专业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教学中的实践课程、课外活动以及毕业设计三个重要环节案例,层层深入,合理把握教与学的度,积极开展实践创新与创业,突破目前的产教融合结界,探索并寻觅出一条新的“新工科”背景下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6.
探索源自于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和方法来自教师引路、促进、开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以趣引“探”,促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改变,可以通过激趣,变“要我学”为“我想学”;引趣,变“怕学”为“能学”;寻趣,变“跟师学”为“我善学”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周思思 《科技风》2023,(21):109-111
针对高职院校机电设备技术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传统教法存在的问题,从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展差异化教学、拓宽课程思政的融入途径、引入机械创新产品案例和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改革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更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类相关比赛,同时也能够保证线上课程的正常教学,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彬  穆颖  雷锡骞 《科技风》2023,(22):103-105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具有技术更新快、内容多的特点,但学时较短,传统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单一、课堂沉闷,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为此,项目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创新教法和学法,构建了“三模块两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多元、全过程评价机制,开展课程内容融入工程案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动起来”。另外,在教学之余,注重岗位实训、认证考试和竞赛的指导培训,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探究相融合。  相似文献   

19.
许小兵 《科教文汇》2009,(30):140-14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全面推进,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许多教师在改革和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多年来,笔者作为一个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认真感受到了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和“学”的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王陶 《科教文汇》2012,(5):29-30
本文基于“秘书学”课程的案例教学,阐述了建立“秘书学”课程案例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并对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