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得记》是圣经文学中短篇小说的佳作,其严谨的结构和鲜明的形象历来被人们称颂。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结合了不同的叙事空间,它通过文本表层和深层结构展示了希伯来人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显示出蕴含在其中的文化象征与隐喻,从而体现出圣经叙事的历史书写与神性隐喻交织、文学叙事与伦理教化结合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虬髯客传》作为唐传奇中的翘楚,开启了后世武侠小说创作的无数法门。历来论者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小说作者考辨、虬髯客原型解、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探析和政治背景挖掘等方面,而对其中的空间元素有所忽略。《虬髯客传》中的空间,不仅是作为情节发生场所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还与人物行为一起构成了情节发展的主要因果链,且具有更深层的隐喻义和暗示性,其在主题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承担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舍作为一位悲剧大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明显的类型性特点。依其悲剧因素、人物特点、艺术风格等诸多因素大体有双重结构型、喜剧味很浓的悲剧人物、彷徨动摇型、处在社会最底层悲剧人物四类悲剧。老舍悲剧观的两大基石是:文化视角和社会视角,二者又常常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老舍的中篇小说《阳光》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命运悲剧的主题,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和阐释空间,老舍这位伟大作家永恒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风范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老舍先生有关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的论述和创作经验 ,做了较为全面的综合、梳理 ;重点辨析了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 ,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以及老舍先生创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等问题 ;概括阐明了老舍先生在人物形象塑造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6,(5):103-111
窥探,包含了偷听和窥视等过程,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窥探情节的出现往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金瓶梅》设定的偷窥行为有四十余处,而明崇祯年间刊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中的插图展现窥探主题的也有十五幅之多。本文拟从崇祯本《金瓶梅》插图中的窥探场景入手,探究相关插图的表现形式,分析窥探场景的空间分割特点和插图叙事视角,找出窥探场景插图的创作规律,并且探讨窥探场景的图文关系,包括在情节描绘上和人物形象塑造上插图对文本的选择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以高超的叙事手法书写了不同的黑人创伤经历,透过这些黑人的创伤叙事折射出当时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处境。整本小说的创伤书写呈现出空间维度。运用佐伦的叙事空间理论,分别从地形学空间、时空体空间与文本空间三个层次分析空间在该小说创伤书写方面的作用:地形学空间隐喻和展示了小说人物的创伤经历,时空体空间展演了人物的创伤治疗过程,而文本空间,通过语言的选择、线性时序和视角结构,则呈现出了黑人集体的创伤体验。莫里森不是单一地描绘黑人个人创伤经历,而是透过黑人个体的创伤书写黑人集体创伤,同时也诉诸了黑人只有借助黑人集体与黑人社区的力量,他们才能从过去痛苦的记忆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8.
影片《怦然心动》用独特的叙述视角,讲述了两个青春期男女的情感以及他们的家庭与社会,用孩子的视角去展开整个故事。同时,导演还运用了多重视角、叙事时间以及叙事空间这几种手段来进一步提高故事的叙事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从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出发,就电影《怦然心动》的叙事分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安魂曲》是俄罗斯阿克梅派诗人阿赫玛托娃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部真正具有人民性的作品,是民族悲剧的回忆录。在这部作品中,诗人综合运用自传性书写、多重叙事视角、声音叙事、文本间性及比喻、隐喻、拟人等诗学手段,反映了一对母子、一个家庭的遭遇及同时代人的命运和整个民族的悲剧,使其成为用血与泪凝聚而成的“人类苦难纪念碑”式的宏伟史诗。  相似文献   

10.
老舍叙事作品中的悲剧品格主要的特点是将悲伤藏在嬉笑中,笑与泪并存,他的悲凉情调全都藏在喜剧的因素和嘲讽的手段下。本文就老舍叙事作品的悲剧品格展开了论述,分析了老舍作品悲剧品格的文化成因与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1.
老舍的短篇小说创作延续了传统小说的市井特色。在其短篇小说里,老舍塑造了职业特色各异的市井小民形象,并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观照;在日常化的书写策略下采取底层视角,对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进行审视,并使用说书人的叙事笔法对这些市井小民的世俗情趣进行展示和书写,体现着老舍短篇小说独特的美学价值。对老舍短篇小说强烈的故事性和传奇色彩的探究,也为研究老舍短篇小说的市井特色寻找到了历史源头。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19,(5):64-68
秋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文学书写对象而言,以实物的秋千、喻体的秋千、诗词中的秋千等不同的样态呈现在《红楼梦》与《金瓶梅》两部小说中,立体地展现了小说人物的生活情态,参与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在连缀故事情节、调节叙事节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从神话思维与民俗仪式上分析,秋千隐喻了男女之间的涉淫行为,也是生殖崇拜的象征。秋千折射出小说中从情节人物到民俗文化的多层次意蕴。  相似文献   

13.
以影象语言的隐喻和象征为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深层次挖掘影片主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片《茉莉花开》大量运用影象语言的隐喻和象征,围绕三代女性的悲情命运展开叙事。从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人物距离感的体验,以及命运与距离的对立统一三方面凸显了影象语言的隐喻和象征在影片展开叙事、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经典悲剧作品。从剧作的叙事特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两方面剖析作品的悲剧主旨.论述剧作深刻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5.
在明代赏玩女性足履的风气下,女性的绣鞋成为男性关注的对象,创作于明代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对此深有表现。除了绣鞋原有的实用性与装饰性功能,《金瓶梅》叙事中还含有丰富的"性隐喻"与"性暗示",这一点在以"金莲"为名、以金莲为傲的潘金莲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小说中潘金莲的绣鞋已不仅仅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物象存在,其描写也不只是满足再现生活情态的需要,而是在细致、反复的书写中具有了观照人物命运、构造情节场面、塑造人物形象的多重功用。  相似文献   

16.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成功塑造了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人物形象。他是经典的城市贫民形象的代表人物,为了实现买车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着、抗争着,但最终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因此,祥子身上有着浓郁的悲剧气息,这是他自身的性格造成的,社会以及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他的悲剧人生的重要根源。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不公平与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无情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私小说”作为一种新兴小说其叙事风格与传统写作有非常明显的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叙事语体 ,场景的选择 ,情节建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底层写作成为当代文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和书写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王安忆在其小说中,以民间性的视角塑造了众多血肉丰满的城市底层人物形象,书写了城市底层平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去体察城市底层女性的生存状态,丰富了底层叙事的审美内涵。此外,她在对城市底层的书写中表达了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思考,体现了作家浓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情境空间作为文学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部描写东乡族现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阿娜的憨敦敦》表现人物生命历程和性格命运、进行空间叙事的一种有效方式。文本在一个个立体鲜活的情境空间书写中融入了东乡族世代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下的人文地理因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表现了地理空间建构作家的审美倾向、民族认同、乡愁凝结等意义,体现了渲染叙事氛围,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彰显了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作者着力于人性的探索,在个体人生悲剧中,深入到人类的心灵深处,揭示人性的圆与缺。作品设置了四个隐喻,以骆驼隐喻脆弱人生,以洋车隐喻生命追求,以虎妞隐喻性欲诱惑,以小福子隐喻责任与爱,形象地阐释了人性的常与变,揭示了下层社会小人物的命运,展示他们的追求、失意、挣扎和沉沦的过程,进而辨别人与兽的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