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广东音乐"是岭南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学校音乐教育是实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广东音乐"文化?文章从分析当下广东音乐教学现状、中华小四弦在广东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实施策略、教学效果与反思四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变革,近年来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正面临着活力减弱与传承断层的问题,而建设高校音乐专业本土音乐文化课程无疑是解决其困境的一种有效措施.湖湘高校音乐专业本土音乐文化课程的构建应采用"母体文化圈为核心、多边渗透"的课程内容选择模式,有效利用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从湖湘历史文化、湖湘民族民间音乐本体和综合实践三个层面构建凸显湖湘文化特质的课程体系.此外,本土音乐文化课程的实施应尽量消除学校和社会的隔阂,突破封闭的课堂模式和单一的知识结构体系,带领大学生进入民族民间音乐根植的土壤和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土音乐是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纵观国内音乐教学现状,近年来"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系统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与关注。地方性本科院校作为音乐工作者的重要培养摇篮,有必要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肥沃的孕育土壤,培养教师的本土音乐教学观念,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本土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热爱之情,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因此,笔者试图以地方性本科院校---邵阳学院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与探索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实践现状,希望为今后研究本土音乐在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大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土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对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本土音乐资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以及具体实践构想两方面进行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徽文化"的概念界定,从本土文化对高校地方课程建设的意义、当前高校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研究综述、高校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徽州地方音乐课程建设的背景,以及徽州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以黄山学院为例,为该校开展徽州本土音乐课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使高校徽州本土音乐课程建设为推动弘扬和传承徽州传统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本文以高中音乐教学为依托,融入灵山县“非遗”烟墩大鼓音乐元素,提出课前整合本土资源、强化师资团队,课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课后加强第二课堂实践,强化品牌意识这三项具体的教学措施,以达到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广东音乐"是属于我国岭南地区的一种民族器乐音乐,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因此"广东音乐"改编合唱的作品是属于器乐音乐改编合唱作品的范畴之内.器乐作品改编成声乐作品,必定会有为改编的作品重新填词的工作,部分作品为了更贴近音乐的要求,运用了大量的虚词.由"广东音乐"改编的合唱作品也经常使用虚词,其使用手法与作用各有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传承发扬本土文化、推动本土文化创新的重任.地方高校应真正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精神层面的重要意义,通过改进高校课程设置,开设"本土"文化课程,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本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同时,促进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曾伴随人们劳动与生活的本土音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刻不容缓。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生是未来音乐研究与教学的主要力量,而应用型高校的音乐教育更有利于本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资源调查、曲目发掘、项目建设三个阶段,有效地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和工作规范,正、反两方面案例所提供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二者的结合是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传承离不开教育,大学教育肩负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使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基地等载体,是充分发挥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产、研究、教学、宣传、展示的积极作用。高校非遗"传承基地"如何运用好自身资源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关系着"非遗"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黑龙江省音乐类非遗为例,对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展开研究。首先对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最后提出几点思考。黑龙江作为非遗大省,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利用,因此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应该在加强分层性课程内容设计、注重体验式方法增强课程融合实效、创新课程拓展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核心素养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品格和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实现终身发展。为加强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本土音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本土音乐文化,感受其中的文化意蕴。我们对环县革命历史民歌、传统民歌、现代民歌进行收集整合,作为校本教材让环县民歌走进中学生音乐课堂,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地方音乐,传播和传承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作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学配置,却忽视了自身特有的传递教育功能,一直使音乐教育处于逐渐发展与日益完善的阶段。不但可以保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可以有效抵御外来音乐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情操。  相似文献   

15.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云南富宁壮族地区的"坡芽歌书"属于最具"活化石"特点的非遗文化种类。现实中,各种外力的驱使模糊了传承的目的和方向,本土教育积极跟进但取向迷茫。由于内生机制不健全,过分依赖外部力量,导致美好的传承意愿与实际的教育效果之间存在反差。第一,在教育目的上,未能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育人之间的矛盾;第二,在教育内容设计上,学生经验与课程内容明显脱节;第三,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工具化和指标化的取向;第四,学校教育环境已然脱离了本真的族群生活。个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潜在的典型冲突。借助教育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厘清非遗教育在人与文化间的角色,以及非遗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是更好地担当非遗文化教育传承责任的理性出路。  相似文献   

17.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18.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境内,存在诸多的游牧渔猎民族,他们主要依靠游牧渔猎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地位,是非遗类音乐文化的重要传承人,因此,应该对黑龙江流域诸游牧渔猎民族非遗类音乐文化进行全面保护和传承。本文分析了非遗类音乐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阐述了非遗类音乐文化的价值,并且,提出了非遗类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20.
廖小芒 《文教资料》2014,(17):55-56
湖南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源远流长。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本土音乐文化既能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又能使高校音乐教育突出特色。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把本土音乐文化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观念,构建立足省情、彰显区域特色的教学模式,编好乡土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