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王国真 《海外英语》2012,(5):215-216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著名作品,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托马斯.哈代笔下所塑造的人物苔丝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纯真的女人,然而,这个简单的女人最终却走上了绞刑台。该文就《德伯家的苔丝》内容进行介绍,并具体分析主人公苔丝的人物形象,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诗人和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佳作。文章将苔丝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苔丝纯真少女时期、失去贞洁之后、重新振作时期以及报复时期这几个阶段对其人物形象进行描写。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人物形象成因并阐述苔丝这一人物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苔丝》是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苔丝这一人物形象,她的悲剧命运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人物的主观因素。教师主要从主观方面研究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6,(5):25-29
学界有关《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的分析,历来以苔丝为主要对象,其中男性形象备受冷落。通过梳理国内近10年(2005—2016)有关这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发现近年来学界对这部作品人物形象的研究有了新的变化,在倡导注重文本细读的同时,女性主义批评、精神分析等方法广泛运用,苔丝的"新女性"形象受到质疑,亚雷不再被简单定性为资产阶级的恶魔,克莱性格得到了多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经典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讲述了一位普通的女性一苔丝的毁灭。本文分析了苔丝和她的爱人克莱尔的人物形象,在对比论述中阐述了苔丝的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6.
《德伯家的苔丝》女主角苔丝是作者哈雷塑造的全新妇女形象。她有着双重性格:一方面敢于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宗教,坚强,不妥协;另一方面又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和社会偏见对自身的羁绊。她的性格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她的思想和行为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观念的制约。本文将从《德伯家的苔丝》的写作背景和时代入手,讨论苔丝的双重性格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由对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圣经意象、典故及人物形象的探讨来分析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创作思想及小说对十九世纪后期受到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农村生活及农民遭遇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8.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最负盛名的作品,其中塑造了苔丝这一具有隽永意味的人物形象.历来的研究都集中分析导致苔丝悲剧的原因,本文则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苔丝对男主人公安吉尔复杂多重的感情,通过对微妙难以捉摸的感情的三重解读,从真爱、自责、忠诚三个方面自然引出了苔丝悲剧性人生的必然性,使读者对作品的主题有更好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苔丝》和《末路狂花》这两部电影中的女主人公苔丝和塞尔玛作为女性主义的经典形象,分别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对于她们的对比研究,几乎没有。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比分析苔丝和塞尔玛两个人物形象,从而展示出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挣扎和反抗。  相似文献   

10.
《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用中译本简称《苔丝》)是哈代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其主要人物的原型都源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哈代在《苔丝》中对上述原型的运用很巧妙也较复杂,有的较明显,有较隐晦。但都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情调和气氛、决定小说情节走向、揭示主题和表达作者  相似文献   

11.
张力(Tension)本是物理学概念,文学中张力的概念源于英美新批评学派。小说中的张力可以理解为: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其本质是完全不同、相互矛盾的。由此,张力意味着多面真实的人物形象。以张力理论为基础,旨在通过分析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三个主要人物,阐述张力在这部小说中的文学价值及其丰富性。同时也提供了鉴赏和创作小说的一种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哈代善于用丰富的色彩词语描绘自然,刻画人物并使之与故事情节有机结合,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拟就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用色彩刻画女主人公形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和情境小说之一。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聪明、漂亮、勤劳而善良的女孩,但最终她却被处以绞刑。从苔丝的生活和命运我们可以看出,哈代对待弱势社会中纯洁少女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作者自身的悲观态度和某些悲剧色彩。从悲观的角度审视托马斯.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我们能更多地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人们对待宗教和虚伪道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德伯家的苔丝》与《包法利夫人》分别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和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两部作品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文章别开生面地对这两部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力图还原他们对两位女主人公苔丝和爱玛悲剧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相似文献   

15.
从乡村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德伯家的苔丝》呈现的乡村特色及传统文化氛围,探讨影响苔丝多舛命运的成因,并通过解析乡村文化对苔丝及其悲剧命运的影响,说明苔丝所表现的纯洁善良、勤劳勇敢、豪迈率直的性格、以及对幸福的不懈追求、为家人的牺牲精神乃至其宿命论思想和传统道德观念,无不受到乡村文化的极大影响,是乡村文化促成了苔丝的性格特点和酿成了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6.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悲剧性巨著。作品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又不甘于命运摆布,在邪恶的社会底层挣扎、反抗,甚至报复,但终究摆脱不了悲剧命运的乡村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17.
分析苔丝失身前到失身后以及婚前和婚后的一系列事件发生过程中苔丝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论述《苔丝》体现出的哈代的女性主义思想,并从女性主义批判视角出发探讨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一个纯洁的女人--谈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指出: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人们对此争论不休。文章试图通过对男女主人公性格特征以及社会背景的分析,说明苔丝的纯洁,并分析苔丝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弥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哈代在《苔丝》的创作中 ,大量运用自然界的意象和象征 ,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气氛 ,深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烘托出命运的主题 ,强烈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和宗教观  相似文献   

20.
尤三姐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悲剧人物,两个人物的悲剧都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同时也是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