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大学评价》六年改进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中国大学评价》六年来的改进轨迹,以及学术界对它的各种评论、商榷做了较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评价体系的特点及有待改进之处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76,自引:12,他引:64  
1993年6月以来,本课题组陆续发表了<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节录)>、<中国大学评价-1996研究与发展>、<中国大学评价-1997研究与发展>.自本年度起,我们将以对中国高校主要功能的评价取代研究与发展评价,同时建立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中国大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欢迎讨论《中国大学评价》—复彭灿先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刊2000年第12期刊登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彭灿先生的文章《(中国大学评价)质疑-兼与武书连生商榷》(以下简称《商榷》),现回得《商榷》的两点质疑,并对《商榷》中提出的美日欧等国在大学评价研究方面遥遥领先的观点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5.
6.
2004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在同一标准下,中国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数量连续两年减少,表明中国大学的科学研究有继续集中的趋势。在同一标准下,中国主要大学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连续两年大幅增加,表明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在继续缩短。  相似文献   

7.
2007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注:本年度指标权重有如下变化:1.国家级奖一等奖由每项160分提高到320分,二等奖由80分提高到160分,教学成果奖得分不变。2.SCI论文由每篇3.8分降为3分,EI论文由每篇2.5分降为1.5分。3.SCI论文、CSCD论文、CSSCI论文、SCD论文每篇被引用一次由2.5分提高到3分(不含作者自引)。4.每项发明专利授权后由15分降为10分。2007中国大学评价@武书连$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6 @吕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6 @郭石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6~~…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中国大学评价-1998>于2000年6月完成.其后,国务院又批准了22所大学试办研究生院,使办有研究生院的普通高校增加到52所.这52所研究生院除2所林业大学因规模小排名靠后外,其余50所大学的研究生院有49所进入<中国大学评价-1998>研究生院排名前50名,只有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排在第58名.  相似文献   

9.
2003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同一标准下,中国研究型大学数量比上一年度明显减少,表明中国 科学研究有集中趋势。在同一标准下,中国主要大学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比上一年度大幅增加,表明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在缩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相似文献   

11.
2010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保证《中国大学评价》的可重复性,在既往基础上,放弃了其中难以重复的所有问卷调查类指标,大量采用教育部门公开发布的数据,建立了公开、透明、可重复、可检验的中国大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09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和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具有可信度.列为<中国大学评价>的三级指标.增加学术抄袭剽窃无期限降分指标能提高抄袭剽窃行为的成本.EI(工程索引)、MEDLINE(医学生物学资料库)不适合再作为<中国大学评价>的来源数据.  相似文献   

13.
2008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抄袭、剽窃在我国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有必要在大学评价中增加抄袭、剽窃的降分指标.EI作为中国大学评价的期刊源的重要性已经大幅降低.专著作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指标会对评价结果发生很大影响.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结果引入中国大学评价体系,将完善本研究的大学分类.  相似文献   

14.
2002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了适应2000年中国高校合并重组后各类大学的相互比较,用“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取代了“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为了更好地为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应届大学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服务,增加了全国高校各学科255个本科专业、361个研究生二级学科的排名。大学评价、研究生院评价、学科评价、专业评价相结合,使《中国大学评价》具备了较全面的鉴定和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15.
2006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在中国大学科研评价的各项指标中,论文是最主要的指标,占有最大的权重。依据“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论文源期刊的遴选原则应该是:各学科入选期刊的载文量比例与各学科从事教学科研人员的数量比例相同。这样就能实现中国大学不同学科论文的直接比较。依照上述原则创建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D),实现了各大学不同学科论文一对一的直接可比。  相似文献   

16.
2005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大学在世界顶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大幅度提高,反映了中国一流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逐渐取得成效,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在继续缩短。在同一标准下,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入围数量和名单与上年相同,反映出中国一流大学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2001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建立在“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和“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基础上的中国大学评价,包含有大学排名、研究生院名、学院排名、专业排名等数十项评价指标;综合使用上述指标,可以基本满足应届高中生毕业生报考大学、应届大学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需要,部分满足社会各界对大学的其他需求。  相似文献   

18.
19.
史本山  姚远  马跃 《软科学》2003,17(6):47-49
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大学评价》中指标体系的变化及其作用,探讨了我国高校的现状,提出了我国高校向一流大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真正认清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与自身的差距。本文论述了我国科技创新主体的错位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