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文章针对既往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大多将生成性教学作为改造教学预设的技术方法所具有的缺陷,提出需要在教学哲学层面构建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生成性教学,是从教学价值澄清入手对现代性教学理论的物化批判,是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反思和超越。生成性教学哲学的确立有助于教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现了从客观认识论到学生生存发展为本的认识论转变,有助于促进新课改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践行。  相似文献   

2.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陷入"重预设轻生成""重生成轻预设"这两种误区,无论是哪一种误区都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将会出现更多不确定的生成因素,要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教师只有充分预设,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锤炼自己,机智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从容地面对生成。  相似文献   

3.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不预设学生必须掌握多少知识,而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了解、多思考、多探索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应用这种方法,就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非常常见的,两者间都能够很好地发挥其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教学素材与教学目标,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的教学方法,让"预设"与"生成"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然而,在有些情境下两者间的结合使用往往效果也非常好。本文将结合初中语文"关注科学"板块的教学文本,展开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探讨。一、关于"预设"初中语文课本中增设的"关注科学"板块不仅能够给学  相似文献   

5.
生成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从预设走向生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很多学者从哲学、后现代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复杂理论阿等多个角度对这种教学思维的转变作了充分的理论阐述。如果从某种维度把教学方式划分为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的话,那么在实践中,预设性教学有何体现,生成性教学有何体现,二者有何区别,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区别,如何从预设走向生成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生成教学是指在多种预设情况下,关注师生的动态合理的课堂需求,师生一起或动态地达成预设性目标,或动态地进行当堂设计达成生成性目标。任何淡化"预设"的生成教学观念都是不完善的,把意外生成性资源作为生成教学的唯一追求亦是不尽合理的。教学中要从预设、生成、评估三方面来探讨生成教学的有效策略,并积极运用,从而发展师生的个性与潜能,使课堂具有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7.
生成教学是一种基于过程论的教学哲学,其突出特征在于它的过程性与知识的生成性,是对传统教学"预设论"的纠正。在教学实践中,遵循生成教学的原则,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晓玲 《考试周刊》2013,(29):186-187
<正>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实现"预设"的目标。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许多教师往往非常注重课前的预设,尤其是上观摩课、公开课前,更会使出浑身解数精心编制教案,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都考虑得清清楚楚,都预设得明明白白,直至认为无懈可击方安心定稿。而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并非为了给预设树立一个对立面。而是学者们对教学实践甚至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怀揣的重重忧心,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的。《郑文》所批判的生成性教学是臆造出来的。并非真正意义的生成性教学:其建构的理想中的生成性教学只不过是灌输教育的改良形式,亦非真正的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的提出不是为了发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而是为了确立一种哲学方法论。我们不能脱离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的核心理念,机械地讨论在一节课中是预设多了还是生成多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处于不断探索和创新中。“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合理处理预设和生成两者关系。本文将从规划教学流程,丰富“预设”资源;立足课堂本身,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给予“生成”空间三部分进行分析,讲述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误解与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生成性目标与预设性目标视为并列关系,并认为"生成"仅体现于课堂情景中,是我们对之理解中的一种常见错误.实际上,教学目标只可预设而不能随机生成,预设与生成是教学目标与其内容或实现的形式的关系.在逻辑上,二者为"被决定与决定"的从属关系;从哲学层面分析,二者又如"动与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71):62-63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要属对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最为值得重视。教育实践者通过对目前传统课堂中刻板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发现"预设"与"生成"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将从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着手,对其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有关生成性教学的诸多争论中,有一个重要的争论就是生成性教学到底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方法论。其实,生成性教学不能仅仅被定位在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论上。准确地讲,它是一种教学范式,或者说它是一种教学哲学:生成性思维是其认识论假设;让学生获得自由是其价值追求;个人知识的生成是本质假设;多维互动是过程假设;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其方法论选择。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预设性的活动,也是生成性的活动.教学过程的生成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的选择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教学活动中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要通过选择促成教学的持续生成,就应该树立生成性的思维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寻找生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生成教学能激发生命潜能,促进学生发展,照亮课堂,演绎精彩,彰显教育魅力。因而,教育工作者们都对生成教学给以极大关注,都将其作为教学方式变革的努力新方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对生成教学的一些看法。一、精心预设,准备生成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课前精心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前提和基础,课堂灵感的引发,学生质疑的导引,意外干扰的应变,现场适时的调节等,均取决于课前预设。  相似文献   

16.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一方面,课前细致地预设是静态的,而课堂教学却是动态的,二者之间常常出现各种不和谐.另一方面,预设与生成又是互相依存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地生成;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和"生成",让这对矛盾体和谐共生,数学课堂教学就会成为师生发挥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7.
王光军 《山东教育》2012,(25):26-28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对话和交流,意味着教学将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巧用生成法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预设性的活动,也是生成性的活动.教学过程的生成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的选择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教学活动中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要通过选择促成教学的持续生成,就应该树立生成性的思维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寻找生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预设"最早来自于逻辑学。它是一种没有明确地、直接地表现出来的语言。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是指教师按计划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果进行的理性清晰的设计,对课堂中可能产生的走向进行预测性思考。"生成"与"预设"相对,是师生在教学互动中促成学习者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建构的过程。一.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  相似文献   

20.
周万瑜 《快乐阅读》2011,(14):112-114
当前,教师们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相对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一切都是预设好的,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等,甚至于每个环节各安排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各设置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等等,都事先设计好,一环扣一环,它都是围绕着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新课标下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我们必须用这一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设计,预设生成,这样在生成面前我们才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尴尬局面。现在"非预设性生成"的教学理念非常流行,但是有一些教师曲解了"非预设性生成"的真正含义,他们误认为既然生成是不可预设的,那么索性不用预设了,每堂课顺水推舟,随波逐流,上到哪里算哪里。不精心备课,怎么能上好课,这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有违于教学常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因此笔者通过案例说明科学课堂教学要注重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的有机结合,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