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中探究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操作如下: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见图1),观察烧杯壁上发生的变化,从而推测蜡烛燃烧的产物有哪些。  相似文献   

2.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初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实验在"推测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及"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处存在以下不足: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会在烧杯内壁形成水雾,但在实际实验操作中,火焰上方烧杯壁温度高,烧杯壁易发烫,出现的水雾随即蒸发,现象不易捕捉,若烧杯离火焰稍远,则没有明显的水雾现象;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通过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浑浊,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因烧杯放置时间长短、内壁石灰水多少等因素影响,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极不明显;蜡烛火焰熄灭后白烟的点燃,因吹蜡烛时用力大小、熄灭前蜡烛火焰大小、燃烧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学生实验时白烟重燃实验成功率低(见图1)。  相似文献   

3.
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在做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时,为了验证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通常的做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湿润过的烧杯,使用这种方法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不是很明显,原因是附着在烧杯内壁上的石灰水很少。为此,我们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4.
在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中 ,为了验证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由于能附着在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量很少 ,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不是很明显。但如果在操作中稍作改动 ,其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就是在一个烧杯中装有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将烧杯倾斜 ,把CO火焰移到烧杯口内 (见附图 ) ,轻轻摇晃烧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很快变浑浊 ,现象很明显。附图 一氧化碳可燃性实验装置一氧化碳可燃性实验的改进$安徽省合肥市润安公学@汪永胜  相似文献   

5.
现行教材中,一氧化碳燃烧产物的检验,是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但由于烧杯内壁上液膜很薄,基本上看不到有白色的碳酸钙生成。检验甲烷的燃烧产物,是将罩在火焰上一会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再向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但由于从注入石灰水到振荡操作需要一定时间,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烧杯、漏斗和注射器这三种仪器组合成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实验装置,将对蜡烛燃烧两种产物的探究整合到一个实验中,水雾和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均十分明显,有力地证明了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缩短了实验时间,有利于老师在课堂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7.
CO、CH_4燃烧产物检验方法的改进葛洲坝一中周柏洲(443002)一、问题初中化学教材中,CO燃烧产物的检验是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H4的燃烧产物则采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一会,再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来检验的。?..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化学课本第119页[实验3—11]中,CO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_2的检验,常用内壁被澄清石灰水润湿过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从杯壁变模糊以确定生成了CO_2。此法现象尚明显。  相似文献   

9.
实验目的认识蜡烛是怎样燃烧的,了解蜡烛燃烧以后变成什么东西,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实验器材蜡烛、火柴、细铁管、夹子、玻璃漏斗、烧杯、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是小学自然第十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了3个实验:①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图1)。②将二氧化碳倒入燃有2支蜡烛的烧杯(图2),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③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烧杯中(图3),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有不妥之处:在第1个实验里,二氧化碳的收集采用的是向上排气收集法。我们应该知道,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同样的,学生完成这个收集过程,也可能产生“二氧化碳比碳比空气重”这样一种认识。如此一来,第二个实验既显得多…  相似文献   

11.
实验检验碳酸饮料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一瓶雪碧等碳酸饮料摇晃一会,然后打开瓶盖,使瓶内气体冲出,再把一块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瓶口上方,或把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倒扣在瓶口上方,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二氧化碳。另一种方法是,用注射器从瓶中抽取气体,然后把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来检验二氧化碳。第一种方法的不足是,打开瓶口后,气体冲出很快,散逸较多,若实验节奏把握不好,现象会不明显或无现象出现,况且这种方法用的石灰水量太少,不利于观察现象变化;第二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要好些,但也需要多步操作才能完成实验。我们经过分析研究,找到了更加简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同学们都是通过实验来认识图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如图1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烧着蜡烛的烧杯中,若烧杯正放时,请同学们猜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给予解释。同学们的回答可能会各种各样,实际上实验现象是: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由蜡烛的熄灭可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由蜡烛熄灭的次序可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将实验装置改动一下,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图2如图2所示点燃放在木块上一长一短的两支蜡烛,将木板放在盛有少量新制石灰水的水槽内,用烧杯把木板扣在水槽内,一段时间后,可观察…  相似文献   

13.
教材内容在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物质在变化》单元第一课时中,教材欲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变化。教材在第三个活动“燃烧蜡烛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中分别安排了三个探究实验: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观察到烧杯内壁附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产生 当化学反应在空气中进行,要检验或验证扩散在空气中的气体生成物时,我们常苦于因气体的分散而无法将气体通入液体试剂中。在选用某些方法时,实验现象和效果又不太明显。如:初中化学课上,在检验含碳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时,是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中通过实验:根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我在实习教学中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根据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能正常的燃烧,验证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这样就从两个角度说明了在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体内细胞代谢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1实验目的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量的减少。2实验用具集气瓶,蜡烛,火柴,细铁丝,双孔橡胶塞,玻璃管,烧杯,水。3实验步骤a.如图1所示,集气瓶中充满的是空气(吸入的气体),将燃烧的蜡烛…  相似文献   

16.
胡云 《考试周刊》2013,(50):147+120-147,120
<正>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30页课堂探究——灭火的原理(如下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和盐酸,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原理分析。根据灭火原理分析,现象是左边第一个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原因是与空气隔绝,所以蜡烛熄灭。上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蜡烛熄灭后,烧杯中究竟还有没有氧气呢?学生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设计了实验进行了验证,装置如下图: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做《生理卫生》关于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时。我补充了进一步来证实呼出气比吸入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内容,从而验证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改变。 1.取甲乙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用干净的玻璃管向甲烧杯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发生浑浊现象;用打气筒向乙烧杯石灰水内打气(注意气不可打得过多过猛),观察石灰水是否发生浑浊现象。 此法中可让学生思考:打气相当于人体什么生理过程?乙烧杯中的打气实验对于甲烧杯的吹气实验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化学考试题型的改革,通常在简答题中出现的开放性试题,在物质推断题中也相继出现。和其他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一样,开放性推断题的解答,对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对这类试题的分析方法。例1 气体X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出现。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晃动烧杯,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填几种,如空格不够可添加)(1)_____(2)_____(3)_____(4)_…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在探究灭火的原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点燃的蜡烛上倒扣一只烧杯,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如图1)。由于实验结果学生都可料到,缺少悬念,因此实验的吸引力不大。为了增加实验的吸引力,突出实验的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学中,笔者将一只蜡烛改用两只蜡烛(一长一短)进行实验,学生由于受固有思维的影响,往往会猜想短蜡烛先熄灭,而实验事实得到了与学生猜想恰好相反的结果。在这种意想不到的实验事实面前,学生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图2)。  相似文献   

20.
a.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此实验是把无色的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集气瓶里慢慢倒入立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把空气排出,使两支蜡烛自下而上先后熄灭。倾倒时,需谨慎小心,让二氧化碳沿器壁流下,若操之过急,会使高位烛火先熄灭,或同时熄灭,导致实验达不到原设计要求,而且也少了实验的趣味性。对此实验略做改动,成功率可达100%。在立有蜡烛的烧杯一侧插入一塑料板或玻璃片(不可全插到底部,底部要留有空隙)。在一侧倒入二氧化碳,速度快慢都会使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补充实验:用一个大烧杯倒扣住3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