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决赛前八名代表队难度动作的类别及数量、难度动作的选择与得分、难度动作分值、B组难度动作、成套动作难度的分布五个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难度的发展现状,并为其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0年第十一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中外选手的成套难度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混双选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主要表现在: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不高导致得分率低、难度动作选择欠多样性以及难度空间转换、利用的非均衡性。并进一步从国内混双项目的现状咎其落后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从而为我国运动员备战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健美操混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全面了解新周期世界竞技健美操男单难度动作的整体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从难度动作的分值及数量、难度动作类别及分布、难度动作的空间转换、0.1难度连接加分运用情况及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对第九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男单前八成套中的96个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此次世锦赛男单前八成套难度动作平均分值较高,多选0.5~0.8分值间的难度动作,以C-跳与跃组难度数量最多;难度动作分布合理,体现了连贯、均衡的三个空间的转换,0.1的难度连接加分运用突出,总体难度得分率较高、完成较好,主要存在动作不充分、转体不完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世界高水平竞技健美操比赛女单难度动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2008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2009世界运动会(健美操比赛)难度动作进行录像分析,从难度动作的选择、分布、空间转换、连接加分、完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近年国际女单前六的对比,对成套难度动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国际女单在难度的编排以及完成质量上走稳中求高难、多样、完美的路线。2009世运会难度动作的选择集中在0.6、0.8分值、空间转换类型丰富更加趋于均衡和流畅、难度动作分布分散且均衡、难度连接的运用相对慎重,在确保完成难度动作的情况下进行高难度动作连接的运用其完成率为66.67%。单个难度动作分值提高、成套难度价值分增加,同时难度完成率也比2006、2008世锦赛高,但在艺术分、完成分方面相对于2006、2008世锦赛低,总体成套得分也低于两届世锦赛。随着竞技健美操的快速发展,2009新规则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动作完成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难度动作向更难、更合理、更加完美完成的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5年在德国举行的第七届世界运动会上竞技健美操比赛中混双前六名队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该项目创编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找出我国与世界的差距,为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的发展,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是最能体现男、女运动员特征的竞赛项目。从2006-2010年三届世锦赛中我国混合双人项目的成绩来看,成套动作的完成方面是我国最突出的地方,在艺术性方面与国际高水平选手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如何在这些环节方面处理得当赶超国际强手,是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问题的内容。通过对2006-2010年三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混双前三名及我国混双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探索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的项目特点。为我国健美操项目的技术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难度动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录像观察,对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男子单人和女子单人项目的前8名的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C组难度动作空中姿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所选择的四个组别难度动作的比例基本合理,且符合运动员各自的身体素质能力和训练水平,完成质量比往年有很大的提高.但在C组跳与跃类难度动作的选择上缺乏多样性,存在着较多的空中姿态重复现象,与竞技健美操最新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摘要: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分为操化、难度、过渡连接、托举和动力性配合五类内容,其中难度动作是难美项群比赛获胜的核心因素。本文以录像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对2010、2012、2014三届世界锦标赛和2013世界运动会中的优胜(各单项前三名)套路为研究对象,分析近两个周期内世界高水平优胜成套动作的难度特征突出表现为:难度动作各组别选择比例的特征;不同难度组别中根名组选择出现的项目差异特征;成套风险度分析的难度最高因素。其中选择比重最高的C组跳步类难度动作在根名组选择、空间类型的使用、以及转体落地技术运用方面呈现出健美操项目的共性特征与各单项的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2005年-2006年湖南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比赛男单项目共13套动作的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排列顺序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生健美操男单难度动作的选编基本符合规定,但是在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选择上缺乏新意;在静力性力量中出现单一的难度动作;在跳跃类难度动作的选择上缺乏多样性.说明湖南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水平与最新发展趋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记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4和2006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合双人决赛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今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的成套难度动作总体趋向于“2个A类、2个B类、6个C类、2个D类”的编排结构;世界优秀健美操选手的最高价值难度动作呈前、后半套分布,分布的趋势是编排在第4和第8个;男女运动员通过身体接触同步完成B类高分值难度动作以及采用1—2次组合难度动作也是当今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录像观察,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我国优秀选手及冠军选手的成套动作编排设计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试图找到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设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对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看健美操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历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基本情况、各国家和地区比赛名次的统计分析,力求揭示健美操运动的竞争格局,透视当今世界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阐述了世界健美操运动技术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我国的竞技健美操在今后的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有必要对以往的混双项目的高水平队的竞技能力与我国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近两届世界锦标赛中混双前五名队的成绩的对比分析,探索相应的提高措施和对策,旨在为我国的混双项目能更快、更强的发展,在今后的世界健美操比赛中获得奖牌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世界运动会上,中国健美操在6人项目上首次获得世界冠军,被世界所关注。2006年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即将在中国举行,作为东道主,能否在此次世锦赛上再次夺冠,给中国健美操队提出了考验。基本步伐作为竞技健美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完成得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基本步伐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中国健美操竞技水平快速提高的所在及不足,为中国健美操队在今年的世锦赛上再次夺冠,取得更好的成绩寻找契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健美操世界杯系列赛分析中国健美操现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继2002年在立陶宛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之后,我国的竞技健美操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此次在2003年健美操世界杯系列赛德国站的比赛上,又有了新的突破,笔参加了此次比赛,对中国队及在本次比赛中获得前六名的队伍进行了分析,从艺术编排、完成、难度等方面找出中国健美操竞技水平快速提高的所在及不足,为中国队在今后能有更新的突破寻找契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男子竞技健美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男子竞技健美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发现,我国竞技健美存在着落后于世界水平、运动员人数较少、教练员学历偏低、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最后提出应当从加强运动员管理、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增加裁判员培训、重视科学选材和加大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等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组织教法创新在健美操领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美操以其自身固有的健身性与艺术性风靡全球,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健美操组织教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组织教法在健美操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心理定势在当今的健美操运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南京世锦赛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的成因进行归纳,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比赛事例,提出健美操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及比赛时期应具有的心理定势和平时应采取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际体操联合会( FIG)2001年至2012年3个周期的规则演变,使竞技健美操的完成、艺术、难度等评分细则和规定越来越合理.规则的变化将加快推动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对我国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项目与世界前3名运动员技术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差距,以期能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女单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