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晓 《阅读》2008,(10):20-21
语文试卷上有这样的一道题目:请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福楼拜对他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莫泊桑拜师》)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在《美诺篇》中记载了诡辩学派提出的“研究何以可能”的诘难,表述如下:“一个人既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能研究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如果他研究的是他所知道的东西,他就没有必要研究,而如果他研究的是他不知道的东西,他就不能去研究,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他研究什么”。(《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90页)  相似文献   

3.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后记》中写道,其小说的“技巧和价值”“长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些”。五大卷1400多万字的“封刀之作”——《鹿鼎记》,在金先生心目里自然是最好的。我国近年来出版的金庸小说评论集子中也不乏这样的观点:“《鹿鼎记》是金庸的最独特、最深刻也最成功的史诗性作品,是他的炉火纯青的集大成之作”;“《鹿鼎记》就是金庸的《堂·吉诃德》”等等。另外,金先生在回答“《鹿鼎记》是不是别人代写的?”这一读者来信所提出的问题时,还明确地说:“《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记。”  相似文献   

4.
鲁迅和瞿秋白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光照日月,传颂千古。 早在一九二三年十月,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初版刚三个月,瞿秋白就在他写的《荒漠里》对鲁迅极其仰慕,并推崇地说:“好个荒凉的沙漠无边无际的!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只有空阔里的回音”。后来他又提到《狂人日记》、《头发的故事》等。一九三一年,瞿秋白受王明路线的打击,被排斥于党中央领导机关之外,来到上海养病,他在读了鲁迅给他的  相似文献   

5.
胜利实验小学五(2)班教室里热闹非凡,同学们正积极发言,交流对课题“给予是快乐的”的理解。黄慧说:“给别人帮助,快乐他人,也快乐自己。课文中的小男孩是快乐的。因为他非常关心弟弟,保罗更是快乐,因为他让兄弟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圣诞节。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夜晚他还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道理。”金志成说:“保罗的哥哥也是快乐的。因为在圣诞前夕他送给了弟弟一辆崭新的轿车。弟弟开心,他当然也会开心的。总之我发现课文中几个快乐的人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无私奉献。我想这大概就叫助人为乐吧!”徐佳悦说:“我完全赞成…  相似文献   

6.
18世纪英国著名画家、美学家荷迦斯在《美的分析》的《论线条》专章中指出:凡物体的轮廓由波浪线构成的都显得很美。这就是西方美学史上著名的“曲线美”。如今美学家已普遍承认,在各种各样的线条中,曲线最使人感到美。但曲线何以为美?美学界却解释不一。荷迦斯认为,曲线能“迫使眼睛以一  相似文献   

7.
《膝王阁序》是一篇很有名的序文.大古文家韩愈在他的《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屈、赋、记等,壮其文辞”.这里“三王”之一,就指王勃,“序”是指《膝王阁序》.可见膝王阁能在江南诸多“临观之美”中独为第一,是因为有文辞壮其名.楼阁虽美,不过百年,无后人修聋,将不复存在,文章之美,却可传诵千古,《滕王阁序》就是这样的美文.美在其文,辞藻华丽,音律铿锵;美在其质,遭挫折而思进取,逢坎坷却能乐观.可谓尽善尽美,中国人特殊的审美人生,化作了作者胸中的自然之美,人事之美,命途之美.先说作者胸中的自然之美.《滕王阁序》写作之时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已是深秋季节,自然风景特征既有天高气清之明朗,更有草木凋零之萧瑟.所以自宋玉《九辩》出,悲秋便成为无数诗歌的主题.文中这样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相似文献   

8.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美不仅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更要有一颗热忱的心。在职业学校、成人中专学校就读的学生身上究竟有无美?实践中我感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要学生的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是美。每一次改正,每一点提高,就是一种美。只要细心观察,用“心”体验,美就在你身边。一、将瞬间定格为永恒我们看到摄影店里悬着“留下美好的瞬间”的字幅,就知道那是  相似文献   

9.
王陈婧 《阅读》2013,(Z1):38-39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今年,央视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名言,它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美,就在你身边!美是探索。宇航员刘洋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给我们讲述了太空的深邃宽广,地球的温暖,人类的可爱。姚明在非洲大草原告诉我们,要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多姿多彩。画家韩美林教育我们,要爱护动物,用心去发现动  相似文献   

10.
一个女孩问做心理咨询师的我:“怎样让同学们都喜欢我?”我对她说:“喜欢是一种感情。感情没有无缘无故的。经常帮助别人,别人就会感到你对别人的价值。因此,帮助别人就是给别人一个喜欢你的理由。”女孩一边点头一边说:“是的。”“微笑也是一种很好的交际方式。”我说,“心理学发现人们最容易给微笑以回报,这几乎  相似文献   

11.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此话有错,但亦无大错。如果把教学看作是从“一桶水”中倒出“一碗水”给学生,无疑是错的,但教师实施教学确实须得有自己的“一桶水”,而绝不能只有“一碗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给教师的建议》)在近30年的工作学习经历中,我不敢说自己就有了满满的一桶水,但我可以说,我一直在不停地装满自己的一桶水。我们这一代人上中学正值文革时  相似文献   

12.
吴云平 《阅读》2006,(2):16-17
憨憨熊读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眼睛湿润了。他对大嘴河马老师说:“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母亲大伟大了!”  相似文献   

13.
苏 轼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他政治上失意的一生的。他初入仕途便面临朝廷改革派和守旧派势力的斗争 ,并很快被卷进斗争的漩涡。由于他始终只是从忠君爱民的思想出发 ,坚定不移地发表和实践自己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 ,而无意于依附权贵以求进身 ,不肯“府身从众 ,卑论趋时”(《登州谢上表》) ,他既不得宠于改革派 ,又常常“得罪”于守旧派 ,所以 ,不论哪一派上台执政 ,升沉不定 ,几经出入朝廷 ,“筋力疲于往来 ,日月逝于道路”(《定州谢到任表》)。他在去世前不久所写《自题金山画像》中精疲力竭地写道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  相似文献   

14.
美学家苏珊·郎格说:“个体生命在走向死亡的途程中具有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阶段,即生长、成熟、衰落,这就是悲剧的节奏。”①读屈原的作品,思考之余,发现我国这位伟大的民族诗人所走过的人生旅程,与这种悲剧的节奏竟然那么合谐。不少的研究者认为:“在中国,悲剧之父却是伟大的屈原。”②而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那“与日月争辉”的形象,永远闪耀着悲剧的崇高壮美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亚雷是《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形象,一个肉欲主义者,花花公子。对于这个人物,作者从他与苔丝的关系和反复交往中读出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在他后来的“弃恶从善”和“再次堕落”中,又渗透出了某种人性的东西——良知、真爱。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地位,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罗丹说:“美的事物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我们来讲,教材也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挖掘,语文是美学的载体,它是一个美学系统的存在,其中既有知识的美,也有文化的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知美点,探寻美线,审视美的形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是激励…  相似文献   

1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本是人的天性.高尔基有一句名言“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美学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转变,美又回到了人们的中间.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欣赏和享受,一种向往和追求,只要有生活,就有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是生活”.美也自然地闯进了我们的体育教学之中.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体育美,理解体育美,从而追求体育美,创造体育美.这是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所要解决的问题.体育与美育是紧密相连的.从中国和古希腊的教育史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这六个项目包括了政治、伦理、历史、自然科学、军事体育及文学艺术诸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古代一种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古希腊奥运会和《掷铁饼者》、《拳击家》、《持矛者》等竞技健儿的塑像,足以说明竞技与美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8.
在以“五四”为开端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中,郭沫若的名字和他的诗集《女神》联在一起。当1919年他开始新诗创作,并且陆续在《学灯》杂志上得到发表的时候,他的诗立即赢得了世界读者。日本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说他的诗具有真正的近代情调;也是著名诗人的闻一多说他的诗表现了“二十世纪的精神”;中国现代诗派的著名作家施蜇存说“郭沫若先生的功绩是在建设了新诗的精神”;早于郭沫若《女神》,结集出版了《尝试集》的胡话,与郭沫若第一次见面时自愧弗如地说:“要我们郭先生才是真正的新,我的要算旧了”。1921年9月,郭沫若结集所作新诗为《女神》出版,他立即成了国内青年狂热崇拜的对象。《女神》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旧的彻底破坏,对于新的大  相似文献   

19.
储呈进 《阅读》2013,(3):20-21
有句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思是说,看一个人要想看到他的心里去,可以看看他的眼睛。同样的道理,要想把一篇文章读懂读透读出意思来,那也得善于去找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眼睛叫做“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个词语或句子往往“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文章中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文眼”一般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呢?  相似文献   

20.
《水浒》与忠义王珏在《水浒》研究中,关于《水浒》与忠义的关系问题,分歧最大。有人说《水浒》是“有志图王”的罗贯中为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政权而制造革命舆论的一本书,“忠义”二字是别人“盗加”的。有人则认为,《水浒》原名是《忠义传》,忠义是《水浒》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