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字理教学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侧重于字理识字的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狼和小羊》一文中"争辩""温和"两个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其中"争""温"是本课的生字。对此,笔者巧用"分解—组合"的字理识字基本策略,让字词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趣。【片段一:争辩】师:同学们看图,相片上这两个小朋友的手正在做什么?(出示图片略)生:争玩具。  相似文献   

2.
将词语融入到"语言情境"之中,用感官与心灵触摸语言文字,感受蕴藏在字词中那份灵动而又鲜活的气息,是一种较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下面,笔者以《真实的高度》中"苹果"一词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板块一:聚焦"苹果",走进人物内心师:大仲马有哪些非凡的"苹果"?(生答)师:这些"苹果"让大仲马——生:大名鼎鼎。师:是啊,可那些都是父亲  相似文献   

3.
正一、字词:玩味字词,品语言之精准【案例】四上《桂花雨》教学片段师:(出示句子)同学们,我们刚才从"香飘十里""没有不"等词语中体会到了桂花的浓浓香味。请再认真读读句子,你觉得句子中哪个字特别能让我们感受到桂花的香,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生:我觉得是"浸"字。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你知道"浸"是什么意思吗?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的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不管在哪一个学习阶段,对于语文学习来讲,字词都是最重要的基础部分,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独立认识三千五百个以上的字,并且能够正确地书写出来。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字词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搞好字词教学,能让学生拥有更好的语言基础,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课文,也能够更好地明白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而字词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体现。字词在学生整个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字词教学方面有以下几点感触:一、激发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趣味识字。如在学习"攀"字时,有一位学生根据字形说:"大手紧紧抓住树林中的两根树杈。"其他学生都觉得这样好记。在学习"囚"字时,学生很快就说出识记的方法"人被关在封闭的房子里没有自由,就成了囚犯"。在比较"吠""哭"  相似文献   

6.
一、字词游戏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变魔术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字,给它加上一笔,就能变出很多的字呢,来试试看!(出示:“日”)一起读,它能变出哪些字呢?(生读:白目电田旦)师:神奇吧!给一个字“加一笔”就变出了这么多字,如果把两个字“合一合”,也能组成很多字呢,看大屏幕!(书本“展示台”中的“字词游戏”)师:现在,老师把第一行的“王”字和第二行的“里”字连一连,看看组成了什么新字。能学着“小伙伴的话”来说一说吗?(生学说)师:仔细看看,组成后的“理”字和原来的字有什么变化?生“:王”字的最后一笔“一”变成“/”。师:是啊,为了美观,有些…  相似文献   

7.
课文是个例子,例子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学后能加以运用。教师研读教材时,要从语文的角度细细揣摩,聚焦语言,从教学的起步就扣住语言这个牛鼻子,寻找、把握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切入点,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引导学生规范地学习语言文字。一、巧设情境教字词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认读,正确的理解也相当重要。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方法有很多:利用工具书,根据具体的语境,联系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断:一、自主回忆,引出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因数和倍数,你们还记得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吗?请举例说明。生:3和6,3是6的因数,6是3的倍数……(由此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师板书课题)二、就字解字,探究新知师:凭着以前的知识,请你根据各字的意思,就字解字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公倍数"的?(师用粉笔在"公"字下面点上小圆点)生1:公用的倍数。  相似文献   

9.
很赞赏薛法根老师的一句话:“生活有真爱,细节谈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字词,语言的基本材料。貌似静止的符号.却有着无比深刻的内涵。它犹如语文教学的一扇窗户,是打开课文通道的金钥匙。学习语文,没有对字词的理解、吸收和内化.就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引领孩子“沉入语文的感性世界”.让词语“深入孩子的精神生活”.使学生“人乎其中”,与文本发生共鸣。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鼎湖山听泉》教学片断——教师A:师:(在黑板上书写"鼎"字)这是什么字?生:是"鼎"字。师:同学们见过"鼎"吗?你  相似文献   

11.
唐薇 《教师》2014,(18):108-108
正2013年12月份的市级教研活动,我聆听了一位姓吴的年轻教师执教的《北风和小鱼》,在导入揭题时,吴老师就顺势教学课题中的"和"字。师:(学生已认读"北风""小鱼"。)要连接"北风""小鱼"两个词,我们可以用上这个字。(板书:"和")谁来读?指两名学生读、齐读。师:"和"这个字,你怎么记?生1:"和"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口"。师: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生2:我们班XX的名字里就有个"和"。师:从小伙伴姓名中识字,你真是个有心人!师:你能像课题这样,也用"什么和什么"说一句话吗?  相似文献   

12.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二课,原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看图学文。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课文本身文质兼美、韵律感强、适于记诵的特点,我将本文学习定位在“言语学习”上,通过理解体验、积累内化、创新运用的途径,第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吸收语言,积淀语感;第二课时在引导“互文”对话中习得方法,超越文本,创新运用。第一课时一、理解课题师先出示“山”字,再出示“水”字。师:两个字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生:“山水”就是有山有水的意思。师:那“山水画”、“山水诗”一定得“有山有水”吗?生:…  相似文献   

13.
一、链接生活,让词语在想象中丰满起来低年级学生不能以理性思维来理解词语,需要把解词与其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进行感性触摸,逐步把握词语的深度。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自言自语"一词的教学片段:师:谁知道"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生:是"自己说给自己听"。师:你能把种葫芦的人自言自语的样子给大家表演一下吗?(生表演读句子)师:知道这个同学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吗?生:因为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用不着大声说。师:那你们像他这样表演  相似文献   

14.
赵华 《四川教育》2006,(6):23-23
案例诊断【案例】《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师: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谁来告诉大家“,我”想变成什么?生: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生:我想变成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生:我想变成一只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穿梭。生:我想变成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师:  相似文献   

15.
“燕”字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个生字。“燕”字笔画繁多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识记。在学“燕”字时 ,我先让学生弄清楚“燕”是上中下结构 ,然后指导学生按上中下的顺序观察各部分的组成。师 :“燕”字最上边的“廿”像我们学过的哪个部首 ?生 :像“艹”师 :“廿”与“艹”有什么不同呢 ?生 :“廿”比“艹”下面多了一横 ,就像是草字头封了口。  师 :“燕”字的中间是个什么字呢 ?生 :是个“北”字和“口”字。师 :“燕”字最下边是什么 ?生 :“燕”字最下边是四点水。师 :你能给燕字编个顺口溜吗 ?生 :草字头要封口 ,北字中间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导入学习,明确挑战师:(出示:第七单元集中识字)同学们,读完今天的课题,你觉得这节课与以往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生:今天的语文课只学习字词。生:今天这节课将集中学习一个单元的字词。师:是的,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有信心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本单元的大部分字词吗?生:有。师:你们认为这节课可以怎么  相似文献   

17.
陈金兰 《山东教育》2012,(28):29-30
"小小手放放好"——要"儿童化",但不能"娃娃化"【案例】课堂上教师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师:小眼睛看哪里?生:小眼睛看老师。师:小小手放哪里?生:小小手放放好。师:小小背怎么做?生:小小背挺挺直。……【分析】低年级学生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成人化的语言成人化的说话方式影响着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因此,不少低段老师就根据低段孩子说话的特点,模仿他们说话的语气,用孩子能理解的"儿童化"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生僻的字词,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词意,教师就要运用"语言转换"功能,将生僻的字词转换成通俗易懂的,使学生能够快速接受并且消化。"语言转换"有很多转换形式,充分掌握各种"语言转换"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达到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细读文本,又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呢?语文教学领域的文本细读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解读理念,是一条提升课堂品质的必由之路,是一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工程。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当努力实践文本细读。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小学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文本细读的方法。1.抓住关键字词仔细推敲文本细读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特别是对那些关键字  相似文献   

20.
<正>字理教学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笔者现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剪枝的学问》一课为例,谈谈字理识字与字理析词在小学中年级的运用。一、字理识字——"舞""舞"字虽是课文的生字,但其音、义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不过因其笔画、部件较多,学生容易写错别字。我巧妙借助该字的字理,针对易写错的部件"舛",设计了切合中年级学生的教学模式。1.联系生活师:跳舞要用到身体的哪个部位?(生答略)"舞"字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