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何时开始,到何时止,现在史学界都有争论.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并提出个人意见以供参考.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何时开始的问题,主要的有三种学说.第一种学说,以范文澜先生为代表,主张中国的封建社会从西周开始.他引用诗经上的西周史料证明西周的生产关系不同于希腊罗马的奴隶制.西周的农民有自已独立的经济,其身份不是奴隶.西周社会的基本生产者既不是奴隶,那就不是奴隶社会而是封建社会.说详他所著的中国通史简编.范说的缺点,在于他把希腊罗马的奴隶制作为惟一  相似文献   

2.
西周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史学家们有不同的观点。大多数人认为西周仍为奴隶社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本无奴隶社会,夏、商即为农奴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西周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始。我们赞成西周是封建社会开始的观点,并为这一观点作些论辩。一、中国经历过奴隶社会何谓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就是奴隶制经济占主导地化的社会。这是较为一致的观点。问题是怎样理解这个主导地位。有的同志强调奴隶制经济在奴隶社会中的比重问题,因而特别  相似文献   

3.
对古代扶南社会性质的探讨,是东南亚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数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问题一直在争论,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奴隶制说和封建制说。本文对奴隶制说和封建制说分别作了述评。并表述了一种观点:古代扶南不可能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更不会是奴隶社会,只可能是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杂交型,具体来说,是具有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4.
西周是奴隶社会 ,战国是封建社会 ,春秋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相对西周有所变化 ,与战国时期又有所不同 ,既有奴隶社会的因素 ,又有封建社会的因素 ,属于半奴隶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我国奴隶制生产关系是怎样瓦解、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发展并取得统治地位的?这是我们研究春秋战国史时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很多同志认为:“井田制”是我国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私田制是我国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井田制”的瓦解、私田制的确立,就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关健。我们认为,“井田制”与奴隶制、私田制与封建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我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极低,因而人口稀少。夏王朝初期为135万人;商朝初为196万人;西周初为285万人;春秋后期450万人。战国时期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急速上升,出现了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人口增至二千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史学界讨论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发表了好多有创见的、发人深思的论著。关于奴隶社会是否为各国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了古代原始公社制崩溃后,可以过渡到奴隶制社会,也可以向封建社会发展的论断。这些同志认为在古代之初,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间并不存在先后承转关系,没有一定的先后之分,两者是可以并行发展的(以下简称“并行发展说”。)  相似文献   

8.
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中的时间问题一直是中外史家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苏联史学界为了突出和夸大斯拉夫人的作用,往往以公元610年希拉克略篡夺帝位、建立希拉克略王朝作为封建制的开始.本人则认为应该以公元717年立奥三世推翻希拉克略王朝、建立伊苏里亚王朝作为奴隶制的覆灭和封建制开始的年代.同时,对东、西罗马帝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中所具有的共性与特性也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抛砖引玉,借获教益.  相似文献   

9.
古代东方社会的性质问题,是当前历史科学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古代东方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或者别的性质的社会?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仅是古代东方历史本身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马列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学说是否正确的问题.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经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深刻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将来还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马列主义历史学在论证这个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苏联史学家B·B·司徒鲁威于1933年曾经论证了古代东方社会是奴隶社会,这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起,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史学家对古代东方社会的奴隶制性质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古代东方是封建社会,并认为古代世界只有希腊的一些城邦和罗马经过奴隶社会,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民族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因而经历过奴隶社会是特殊规律,不经历过奴隶社会是普遍规律,故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中不存在奴隶社会这个环节.他们以此为由说承认奴隶社会阶段的学说是一个“教条主义的公式”.由于时间久远和缺乏足够的史料,要像古希腊和古罗马那样清晰地再现古代东方的历史面貌和阐明它的社会性质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10.
木文拟闡述以下三个意見:(一)夏是原始社会,(二)殷至西周是早期奴隶社会(卽奴隶社会的低級阶段)奴隶人数不多。(三)春秋以后奴隶社会获得了进一步的發展,但并沒有进入封建社会,茲將这些淺見依次論証于下:  相似文献   

11.
西周社会性质是一个还未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西周史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但研究者总不能不以认定西周是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为出发点,或者以判定西周是什么社会为归宿。所以对西周社会性质的论证,是先秦史的一个根本问题。这同时也涉及中国古史的分期问题。  相似文献   

12.
關于中國古代社会的分期問題,討論由来已久,目前爭論最多的是中國封建社会的开始時期問題。國内史学界在各种刊物上,已發表了許多文章,有的認为中國在西周初年已經是初期封建社会的開始,有的認为春秋战國之交(或秦漢之際)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開始,又有的認为汉魏之際才是中國封建社会的開始。这里首先需要解决的,自然是西周的社会性质問題,所以目前各家的爭论,也以这一問题为中心。西周究竟是封建社会呢?还是奴隸社会呢?我認为西周是中國封建社会的开  相似文献   

13.
在奴隶社会的末期,奴隶们的斗争使奴隶主的统治无法维持下去.在这种阶级斗争的形势下,新兴地主阶级利用了人民的力量展开了向奴隶主阶级夺权的斗争,进行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革命.地主阶级夺权的胜利标志着历史进入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是从春秋战国之交的公元前四七五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一般说来,中国古代史的范围,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历史。它包括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三个依次更迭的社会阶段,包括了人与人的关系史和人与自然的斗争史。而其中的封建社会史,如果从西周算起(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一个至今聚讼未决的问题,众说纷纭,西周封建说只是其中之一种),至1840年鸦片战争止,绵延了近三千年,其间又经历了领主封建制和地主封建制两个发展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史中极为辉煌的发展时期,无论在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方面,都曾创造过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了共同学习和了解这一段历史,现就下述诸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关于中国地主封建制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相似文献   

15.
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我国开始进入了奴隶制时代。我国的青铜时代就是指夏、商、西周和春秋历史阶段的考古。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公社制转变为奴隶制、又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两次社会大变革;经历了青铜器和铁器两种金属器具为标志的青铜时代和铁时代的开始(春秋晚期)。因此,这一时期的考古学在我国考古学中占有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从已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等代表著作来看,先后进行了二十多年.他对古代社会发展阶段的说法,却有过三次大的变动,即早期的殷代是氏族社会末梢,西周奴隶制,西周与东周之交为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抗日战争时期的殷代和西周是奴隶制,秦、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农村公社經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几个朝代,它成为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社会基础。中国农村公社发生,发展和瓦解的綫索,貫穿在中国奴隶社会发生、发展和向封建社会轉化的整个过程之中。西周王朝所統轄的疆域里,分布着許許多多的农村公社。农村公社不仅是講述西周社会經济的重要部分,而且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又是中国奴隶社会农村公社的典型。中国农村公社这一历史概念的形成,在初中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中国农村公社这一历史概念所包涵的內容是很复杂的。形成中国农村公社历史概念必須使学生理解下面一系列的問題: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的奴隶制,是社会性质在由宗法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浸透着宗法精神的奴隶制。从更大一些的范围看,奴隶制实际上存在于当时的宗族之中,如果说这是宗族奴隶制的残余,也应当是可以的。所谓宗族奴隶制,其基本特点是奴隶与宗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根本上说它是为我国古代宗族组织长期存在并且在社会上具有强大影响所决定的。奴隶身份方面存在的这种宗族性质,春秋时期比较明显,战国时期逐渐减弱,可是在许多方面仍然遗留有相当的影响。尽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奴隶,但当时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封建生产关系,作为劳动者主体的、担负主要农业生产任务的还是庶人、自耕农民,不能因为奴隶制的存留而否定春秋战国时期所固有的封建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从西周到西汉的社会是何种性质?此一问题老早就经中外学者讨论过,到今日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我们知道战国时代社会曾经剧变,若先辨明战国社会的变动情况,是有助於解决古代社会性质的问题的。但是对於战国社会的看法,近年来大家意见仍多纷歧。有人认为战国是奴隶制转入封建制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那时是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末期.从春秋到战国,社会经历了一次大变革,奴隶社会最后崩溃了,封建社会开始建立起来.战国时期的七国中,秦在商鞅变法实行封建的社会改革以后,较为彻底地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地主政权.东方六国的情况则不相同,绝大多数国家虽然已经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但当权者仍然是过去那些旧王室,或者是由过去世卿升上来的新王室,同奴隶主旧势力自然地保持着较多的联系;有的国家由于封建的社会改革失败或改革不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