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表达意见是一切具有正常生理条件和社会意识的人的基本需要和愿望。表达意见也是一个人的民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谓表达权,简言之,就是公民自我表达个人意愿的权利。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公民表达个人意愿,是一种神圣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1条出版自由苏联宪法保证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以他们享有同样的通过报刊和其他大众新闻媒介自由表达意见、获得和传播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新闻的权利而得到保障。报刊和其他大众新闻媒介是自由的。不得对大众新闻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3.
郭春杉 《大观周刊》2011,(30):122-122,120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作为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完章”。宪法在规定大量的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同时,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机制。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宪章”,“权利克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敏感的法律问题,也是法理学应当密切关注的论题,研究之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在法理学层面上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才能深刻理解权利克减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其目的和手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记者的权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记者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另一部分是记者从事新闻工作所享有的权利.在这种权利结构中,前者是基本权利,后者为职业权利,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和前提的.人身权是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记者自然应当享有.如果记者不享有人身权利,则其职业权利将成为空中楼阁而无法实现.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的人身权利最容易、最经常地被人侵害,而且记者的人身权较之一般公民的人身权有其特殊性.因此,对记者的人身权进行探讨,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隐私权”概念来源于西方,又称“个人私生活秘密权”。美国法学家荷尔下的定义是:“一种每个人要求他的私人事务未能得到他的同意前,不能公之于众的自然权利。”廖晓英在《新闻法通讯》总15期著文说:我国宪法及法律对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已有明确规定。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新闻工作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公民所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另一部分就是从新闻职业的性质和角度出发所应享有的权利。 新闻工作者同样是公民,因而他必然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普通公民的一切权益,而这些权利同时又与新闻工作者履行的职责密切相关。比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而新闻工作者在履行职务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也不能侮辱其人格尊严。再比如,法律赋予公民旁听任何一个公开审判的案件的权利,作为新闻工作者也当然享有这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哪些方面?如何维护这些合法权益?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新闻工作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公民所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另一个部分就是从新闻职业的性质和角度出发所应享有的权利。 新闻工作者同样是普通人,是公民,因而他必然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普通公民的一切权利,而这些权利同时又与新闻工作者履行的职责密切相关。比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而新闻工作者在履行职务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也不得侮辱其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的舆论监督法律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 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关于加强舆论监督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的许多法律、政策、规范性文件,均不同程度地规定了公众的舆论监督权利。本文将探讨我国现有的舆论监督法律制度,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舆论监督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舆论监督的涵义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传播媒体对国家、社会公共生活进行评论、批评以表达意见和建议。这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它的宪法根据在于: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人民应该有权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是否得当。人民监督国家的途径有多种,例如通过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9.
正上一节我们讲到了档案法律法规的概念与类型,这一节主要谈一谈公民在档案事务中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那么在档案事务中,公民依法应当享有哪些权利,又必须履行怎样的义务呢?一、公民在档案事务中的权利根据档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任何公民在档案事务中都享有下列四项权利:1、依法利用国家档案的权利《档案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的制定,是《宪法》确定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一次真正落实,也划清了个人(社会)和政府各自行使权利的界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微传播"与表达权——试论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表达权:凸现虚拟空间 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行为等形式,借助传播媒介直接或间接、明示或默示地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表达权历来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基本权利.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保护你说话的权利"①,即可视为对表达权的维护与尊重.  相似文献   

12.
曹涌波 《大观周刊》2011,(30):214-215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确认的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在公民的各项权利中处于重要地位。”一方面,平等权是公民权利体系的核心,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平等权又应通过公民其他权利的享有而实现”。目前我国立法和实践中对宪法平等权的保护还有一些不足。因此,比较国内外平等权的宪法保护,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平等权保护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舆论     
《视听界》2007,(3)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以媒体为代表的舆论监督都是符合宪法精神的一种制度性设计.也是表达公民意愿、推行  相似文献   

14.
出版权首先是"出版自由权"的简称,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其主体是公民个人。以出版单位为权利主体的出版权,又分为"公权资格"与"私权资格"。同时本文阐述了作为"私权资格"之出版权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全民守法,即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守法既是档案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依法治档的根本要求,要真正走向档案法治,实现依法行政,落实全民守法,就要转变守法观念.  相似文献   

16.
技术革新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的不断兴盛为公民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等提供了平台,满足了公民的表达需求。公共领域是话语民主实现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公共表达由于公民个人情绪、媒体引导等因素使得话语民主成为一种幻象。  相似文献   

17.
付玉  陈丝丝  范曦 《新闻世界》2013,(9):152-153
技术革新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的不断兴盛为公民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等提供了平台,满足了公民的表达需求。公共领域是话语民主实现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公共表达由于公民个人情绪、媒体引导等因素使得话语民主成为一种幻象。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与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个人权利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获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合法的个人权利.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必要设施.实施民主政治需要多方面条件.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教育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公共图书馆是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接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公共设施,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该重视"公共网书馆与民主政治"关系问题的研究.表1.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9.
关于美国政府是否有权禁枪、美国公民是否有权持枪的权利之争,不仅是对美国宪法条文理解的分歧,也是基本政治观点的差异。在美国的政治法律文化中,对个人反抗政府的权利一直着力保护,被认为是自由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介是党.国家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一方面要传播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要反映人民的呼声,体现人民的监督权利。它是党.国家和人民之间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的舆论工具。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传播媒体对国家.社会公共生活进行评论.批评以表达意见和建议。这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而新闻自由正体现了这种权利的范围.广度和深度。如何避免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圆满完成新闻报道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