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成人的劳动和活动)的一种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已经成为教育幼儿、发展幼儿的手段或形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把幼儿自己创造的一种以扮演角色,使用道具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角色游戏,适合幼儿天性,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运用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因其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幼儿爱模仿的需要,从而成为了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如何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在角色游戏中渗透品德教育,完成德育任务,应是值得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将德育渗透在角色游戏中的可行性 1、角色游戏源于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印象。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创造性地把想象活动和现实活动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积极、愉快、自愿地设计和发展一定的情节,学习着社会性行为,反映着社会中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3.
<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儿童喜爱游戏乃是天然。"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制定规则,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角色游戏具有自主性、社会性、象征性等特点,对幼儿具有全面发展的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游戏评价是一个发挥游戏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一、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角色游戏评价,由于角色游戏开展  相似文献   

4.
陈俞英 《山东教育》2012,(Z3):77-78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制定规则,创造性反映周围现实生活。游戏评价则是教师和幼儿一起分享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的重要过程。我们对角色游戏的评价方式进行了重点研讨,有机把握评价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要求,有效地达到了帮助幼儿分享经验、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自发自愿游戏,因此必须从幼儿身心、材料、环境等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更好地促进游戏发展,使幼儿多方面提高。本文从幼儿身心发展、家长资源、幼儿园资源三方面准备入手,阐释角色游戏的构建和准备。  相似文献   

6.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它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具特色,也是最符合幼儿意愿的一种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7.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成人的劳动和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幼儿可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游戏的内容、角色和规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创造性,从而能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在角色游戏中,可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利于增加  相似文献   

8.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它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具特色,也是最符合幼儿意愿的一种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9.
王丽 《考试周刊》2015,(19):189
角色游戏是幼儿凭借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如餐馆游戏、超市游戏等是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都有一定主题,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作者根据自己班开展的"农家乐"角色游戏谈谈游戏开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黄芳 《成才之路》2010,(32):75-75
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也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我国学者把幼儿自己创造的一种以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角色游戏。3岁~6岁的幼儿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活动,幼儿拥有绝对自主权,  相似文献   

11.
角色游戏也称社会性游戏,是一种幼儿自己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典型的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最高形式的游戏。角色游戏的内容是社会性的,主题来自儿童的生活。艾里康宁在研究角色游戏时认为,角色游戏是成人生活的复演,其规律是从再造成人实物活动到再造成人之间的关系和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因此,角色游戏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养成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角色游戏还有助于使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有助于培养独立自主性、创造性及想象力,为幼儿全面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2.
单明娟 《考试周刊》2011,(24):232-233
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又称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角色游戏的角色可以包括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工作人员,涉及周围各种环境,其内容丰富多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游戏内容、角色和规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饶有情趣地开展角色游戏能满足幼儿向往、想象、模仿和实践的心理需求,能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因此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对幼儿获取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思维、锻铸个性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纲要》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期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这是幼儿社会化的起步。特别是角色游戏,归根到底要从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幼儿的已知经验和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  相似文献   

14.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开展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及教育的时机,对幼儿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开展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及教育的时机,对幼儿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林莉  肖楠 《学前教育》2022,(1):54-57
<正>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运用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因此,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在游戏中玩什么,怎么玩,均由幼儿决定。但在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时教师常常产生困惑。比如,创设了一个角色游戏区,孩子玩一段时间后就被别的游戏吸引了,游戏区被冷落,怎么办?辛苦搜集来的各种材料孩子不感兴趣或不会使用,怎么办?计划扮演某个角色的孩子,换上角色服装后只是简单摆弄一下道具后就开始四处转悠,游戏专注时间短怎么办?需要人际互动的购物、看病等游戏总是没有客户上门,只能惨淡经营,怎么办?孩子反复玩一个角色游戏,对其他游戏不感兴趣,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游戏可分为两大类: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这类游戏主要由幼儿自己玩,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规则游戏是成人在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创造性游戏是指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这是幼儿时期的典型游戏。在这类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游戏中幼儿完全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来进行活动,不受外显规则的约束,具体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处在游戏的高峰时期,这是幼儿社会化的起步.特别是角色游戏,归根到底要从满足幼儿发展社会性的需要出发,适应幼儿的已知经验和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作为教师,应如何来组织这一基本活动呢?  相似文献   

20.
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通过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则,游戏的主题、情节,角色的扮演,玩具的使用等,都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确定的。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他们是角色游戏的主人,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其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其注意的稳定性提高;认识范围的扩大,使其感性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使其想象也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因此,中班角色游戏的主题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