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练笔就是要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重视学生在习作中的个性表达,让学生说自己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从中建立习作的兴趣和信心。自由练笔的有效性建立在童心、真情、乐趣三个立足点上。让孩子带着童心融入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真情才能在文字中流淌,乐趣才能在练笔中萌生。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写作文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有的学生即便能凑成一篇文章,也都是干瘪瘪的,毫无情趣可言。这应该是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而小学语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医治此病的"灵丹妙药"。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让学生用自己作文来对生活进行真实的反映,包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小学生童趣、童心充分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只要用心去体会,其实是一件非常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因为我们教学工作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思维是最活跃、最富有想象力的阶段。这需要语文老师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文学的沿袭和继承,在古诗和现代诗的领域里,用诗般的语言点亮学生充满好奇的童心。  相似文献   

4.
文章本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我们应让学生的作文回归儿童生活,走一条具有浓厚生活色彩的作文之路。引导他们用童眼看生活、童心悟生活、童笔写生活,从而能够积累素材、体验真谛、表达真情。  相似文献   

5.
对话感是交际语境潜在的前提,和当下的自己对话、和潜在的自己对话、和生活对话。书写真事,反映真情,我们的作文课才能走向真正的生活。本文以《"捕捉生活"作文技法教学》习作指导教学为例展开讨论,并指出:让儿童用双眼去观察自己的生活,用头脑去思考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得,体现童眼、童心、童言。  相似文献   

6.
高淑昌 《考试周刊》2013,(50):48-48
让学生习作反映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情感,体现学生的童心、童趣,就是要让学生的习作生活化。作文教学要"以学定教",让习作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生活的技能。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这指出了习作教学的重要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学生习作都来自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去,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服务。所以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生存工具,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让学生的习作能够反映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思维真实情感,体现学生的童心、童趣,让学生的习作生活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这里的每一堵墙都是学生每天需要面对的。要让校园里每一堵墙说话,就要为学生对话开辟通道,就要赋予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细节以丰富的生命力,并使其成为陶冶感染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为此搭建了自信之窗、风采展示、书墨飘香伴童心等平台,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选编的古诗,大多抒发壮怀激烈的人文情怀,像《池上》、《小儿垂钓》这类童心盎然、童趣浓郁的古诗并不多见.诗中的小儿形象跃然纸上,读后使人恍然回到童年.对古诗的处理,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入手,用自己的眼睛看小儿,即便隔着岁月的长河,循着诗歌的脉络,学生依然能够放飞童心,触摸和捕捉到诗歌中小儿的天真和烂漫.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应试为根本目的,以传授写作技能为主,学生写出的作文只见苍白无力的文字,不见天真烂漫的童真。童心作文就是要摒弃苍白无力的写作技巧的传授,重新呼唤学生童心的回归,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人的思想状况出发,正确引导他们从个人经验和思想中提取主题,围绕主题选取恰当的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个性化十足的作品,这才是学生写作的本真,也是童心作文的本真。  相似文献   

11.
静等花开     
用真诚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用真爱对待自己的学生,让自己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充实人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滋润,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张秀凤 《成才之路》2010,(15):40-41
诗从生活中来,诗靠眼睛去捕捉,诗要用心灵去感悟。孩子们在诗的空气里呼吸久了,写诗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流露。孩子们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孩子的世界就是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因此儿童诗是孩子们心中的梦,它没有结构的束缚,没有主题的局限,里面有的只是天真无邪的童心、畅所欲言的童趣。在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把握读写结合、写作与生活想结合,让学生通过仿写、续写、补写,进而达到自由创作,诗情词意定能在学生的笔尖尽情流淌。我坚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诗之种子定能长成诗之树,树的枝头定会有诗之花在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13.
思路花雨     
《辅导员》2003,(22)
以前看到魏书生老师写的“我以我心付童心,笑看花苑迎朝阳”这句诗时,当初是不以为然的,但从儿子那里,从学生那里,我真心理解了其中的深刻内涵。微笑如风,我愿用这份关爱去滋润每一个孩子,把快乐送给他们!  相似文献   

14.
习作是属于儿童自己的,是儿童自己的一种生活需求,是儿童自己生活的一种真实再现,是儿童自己情感的一种自然流淌。如何让孩子们写出富有灵性的文章,让他们的童心飞扬?本文从“在细节中呵护童心,为童心飞扬奠基石;在故事中创意表达,为童心飞扬丰羽翼;在文本中放飞想象,为童心飞扬展风采”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1、应该使学生正确认识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陶渊明被历代诗论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归园田居(一)》和《饮酒(五)》正是通过歌咏田园生活反映诗人隐居思想的代表诗作。所以在高三年级教这两首诗,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本诗的艺术技巧,而且还要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热爱田园生活、憎恶黑暗社会现实的思想感情,还须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表现的逃避现实、明哲保身的消极思想,以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今优秀诗词浩如烟海,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让我们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  相似文献   

17.
<正>童心,是指一颗真挚、纯洁又带好奇的孩子般的心。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对画画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与喜好。他们对水墨丹青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一个好的小学美术老师,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要让学生在美术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快乐地享受艺术带来的美感。如何在美术课堂上,让孩子永保一颗童心,让童心闪耀在课堂的点点滴滴呢?教师要持有儿童立场,在与孩子平行的视线里,陪孩子享受颜料、线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9.
沙翁曾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学生们以书为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滋养童心,让书香增长学生们的才干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曹加忠 《学语文》2009,(4):21-21
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空白之美呢? 一、要引领学生寻找诗中省略的部分。诗是生活的切片。它所反映的不是生活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填充作品中的“空白”,寻找那些被诗人切割掉的生活。如《诗经·采薇》表现的是士兵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思家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