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业忠 《班主任》2005,(5):46-46
教师聘任制在我们这个地方即将全面实施,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都相当关注,大家都想成为这一制度改革的受益者.我们再也不想在那种大锅饭里混饭吃了,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日子实在不是我辈教书育人者所希望的.同时,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确实担心这一改革中诸多"怪圈",使本来很好的愿望变成"镜中花,水中月",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甚至给我们带来诸多遗憾.为此,我与几位对此事较为关注的教师进行了一番畅谈.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我任教的学校虽然是一所农村乡镇初级中学,但《奔跑吧,兄弟》这档综艺节目依然让我校这群农村学生迷恋不已。经过与所教两个班级一百名学生的谈话,我发现,他们不但周末看"跑男",课余谈"跑男",甚至周末做"跑男",在街区的公园、街道,为了撕掉对方的"名牌",急速奔跑、穿梭,乐此不疲。不少教师惊呼:这群学生可真能作!更多家长则认为:这群孩子不务正业。所有的人都在担忧,似乎这群孩子已经无可救药了。  相似文献   

3.
这就是生活     
王佳未 《语文新圃》2007,(10):39-40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海子《麦地与诗人》   从幼儿园开始,在我完全不能判断的情况下,像许多对孩子充满期待的家长一样,父母和我"商讨"了一个规划,小提琴将是我一生的"副业",所以是"副业"而不是"主业",是因为他们和我都没有下"赌注"的决心.经过三四年停停顿顿的"预科"阶段,小学三年级后,我正式拜师,开始了一对一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教师“主业”与“副业”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当教师职业有了“主业”与“副业”两副“面相”,教师该何去何从? 什么是教师的“主业”与“副业”?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探讨. 一是教师自身对教育生活的自主安排,即以工作时间为边界划分主、副业.此时,所谓的“主业”是指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课堂这个“一亩三分地”的耕耘;所谓的“副业”就是在业余时间办培训班、辅导班,开公司,做业务,等等.  相似文献   

5.
所谓“隐形流失”,是指教师“身在学校心在外”,人还在教师队伍中,课也照样上。但是精力却已有相当一部分放到教学之外,下了课则另有所为,或业余经商,或干第二职业。“隐形流失”的渠道多种多样:自己不直接经商开店,由亲属出面,但一放学,就去帮忙,进货送货,看店练摊,比在学校里还紧张;按要求,上一堂45分钟的课,要花几个小时备课。现在因“商务”缠身,一些教师只花半个小时或十来分钟,甚至不备课就登台施教;把副业看得比正业还重,搞副业他们是全身心投入,干教育则马马虎虎;业余时间忙忙碌碌战商海,人弄得疲  相似文献   

6.
这一年多,我加入了好几个教师QQ群,内里有些教师是一些知名网友,有的还是颇有名气或小有名气的"笔杆子",从群信息可知他们的文章常常见诸报端.从老师们上线的频率中,我感觉到一丝不安.部分老师的在线时间很长,不是在这个群里留言,就是在那个群里论道,不是在这个论坛做版主,就是在那个论坛当主持.笔者有些疑问:这些一线老师不需要备课吗?不需要组织学生活动吗?不需要和学生谈心吗?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特别是一线教师,有很多常规工作必须要做,此外,还要组织一些学生活动,关注特殊学生等等.如果教师不抓住学生在校的这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引导,只是坐在电脑旁边鼓捣自己的"副业",常常参与一些无聊或是无意义的网上闲话,就有些主次不分了.  相似文献   

7.
内江市东兴公社有10所小学,教职工104人,其中民办教师55人。长期以来,由于民办教师实行的是固定工资制,平均主义严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不够认真。农村实行责任制后,一些教师更把主要精力放  相似文献   

8.
一、现状扫描 不知是人多岗少,还是人老不如人,不少地方,教师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便被尊称为"老教师",便成为"照顾"对象了:不任主科任副科,或者不干前勤干后勤,或者不让上班搞"内退",奖金、福利等固然不谈,工资还要打个七八折.于是,进入"老"教师行列的教师,人未老,心先衰,思想必须有准备:腾位子、挪窝子、少票子.从领导岗位、前勤岗位退下来,这本无可非议,每一个人总有年老之时.问题是如今四五十岁的中国人,总体讲还不应算作"老",他们正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硬说他们"老",并将其拉下来,这不仅是对人才、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也给"老"教师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9.
正首先,要肯定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向课堂要质量"的做法并开始的积极行动。现在有些职业院校因缺少对课堂的监管考核机制,使得一部分不负责任的教师放松了对教育教学主阵地——"课堂"的管理,把课堂当"副业",把技能大赛、科研成果、专利发明等"亮眼"的成果作为主业,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对课堂监管的措施是及  相似文献   

10.
罗恩·克拉克  汪颖 《教师》2013,(16):F0002-F0002
"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学生,我都尽量采用简洁的方法。我不愿意为了批评或表扬学生而去画表格、贴小旗等,这只会弄得手忙脚乱。"本书讲述了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用了什么绝招?美国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把  相似文献   

11.
葛圣娣 《家教世界》2013,(9X):10-11
《语文课程标准》已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农村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受家庭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这个时期,课外阅读对于他们来说一片空白,针对这一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实施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借助QQ群,推行电子阅读;利用相机,"走进"书店阅读。让农村孩子也能在阅读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迫切需要父母的关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每年春节刚过,一批批农民工浩浩荡荡离家而去。在这一群群的打工族中,他们有许多身为父亲,她们也有许多身为母亲,这些人中有的把儿童随身带走,可大部分都不得不“狠心”地把子女留在了家中,这些子女就成了本文所述说的农村留守儿童。一项调查取样为经济发展在江西省属中等水平的一个县级市的8所农村初中,其中“隔代监护”的农村初中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由祖辈照看的儿童)837人,占全部初中学生的13.69%。[1]而本文的这些留守儿童范围更广,他们或与母亲留守在家,或与父亲留守在家,或者是双亲都外出而与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落实到教育上,就是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材、快出人材。在教职工中定期进行评比、考核工作是提高教职工政治觉悟、工作能力的一项有力措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办一切事业都要搞群众运动,搞评比、考核。工业这样干,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去了;农业这样干,就五业兴旺;教育也可以而且必须这么办林彪和“四人帮”猖狂时期,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其结果只能是毁灭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现在,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进行群众性的评比、考核,也是教育战线上拨乱反正、打好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的一项重要内容,势  相似文献   

14.
"‘红色’作家群"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中重要的作家群体,也是受到主流政治、文化所褒扬和肯定的创作群体,其历史观、价值观与审美倾向均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主潮。然而他们在当代文坛的位置,就"群"的概念而言,不同时期又有所差异:"十七年",共性多于个性,是一大群在"中心",一小群在"边缘";"文革"期间,"红色"对于文化人,亦非护身符;跨入新时期,"集团军"的规模不再,零落的"红色"回归者,在小说变革的"新潮"中或执拗地恪守成规,或前卫地变革着自身,"群"的概念淡去,终以一人一面示人,如丁玲、李建彤、邓友梅、王蒙等等。他们的命运以及与历史文脉相连的新时期小说创作,均透视出这一群体在文学史上的起落蜕变的缘由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的内容 1.思想观念更新教育.发达地区人的意识当中职业无贵贱,确实是"能睡地板能当老板",只要合法赚钱什么都能干;而落后地区有些人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大生意作不了,小买卖或不合"身份"的不愿干.发这地区往往"先生孩子后起名",只要项目合法有利先做出来、后规范;落后地区往往"先起名后生孩子","立项"首先想到的是不利方面,办起事来顾虑重重,道道"关卡",很多项目不了了之,这就是思想守旧的表现.因此,搞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必须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使地方经济进入至高点,先进的意思和观念应该首先占领阵地.  相似文献   

16.
亦安 《大学生》2014,(12):36-37
正偶遇一群"怪人"2013年寒假,陈一线从学校回到故乡长沙,打算去长沙火车站拍摄一组反映春运的写实照片,意外发现在火车站外有一群"怪人",他们约有三四十人,或坐或躺于火车站前,大有在此安家过年的势头。这么一个万家团圆的时刻,每个人的脚步都急匆匆地奔赴同一目的地——家乡,唯独这群人截然不同。陈一线十分好奇,径直走上前去同他们攀谈。原来这是一群流浪汉。"我本想在长沙找工作,走了3个小时从火车站去到河西,结果招工的一看我身份证是外地的就不要,没有工作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孤独"高处不胜寒",的确,人往往不能忍受孤独。然而孤独是伟大的。有这样一群人:或为国家孤独地走向死亡;或为理想孤独地呼唤着"冯唐";或为了真理,在烈火中重生。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从古诗入手,一组排比,为下文叙述作铺垫,应该说开头还不错。)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2008,(4):39-40
《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讲述了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就是美国最佳老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他之所以获得了这一殊荣,是因为他抓住了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克拉克先生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中不仅包括了"眼神沟通很  相似文献   

19.
陈军 《上海教育》2012,(31):50-52
"群",众、辈、类也。《诗·小雅·吉日》:"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毛诗》传曰:"兽三曰群,二曰友。""己",身,自我也。与"人"对称,特指人群中与他人相对应的个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群"的划分"规则"又是什么呢?我以为大致有三:一是"亲",即婚姻与血缘关系构建的"群",也就是家族:二是"利",即由共同利益而维系的人力组织,也就是彼此互助的利益集团;三是"文",即按文化融合而成的大型群体,超越了血亲、利益关系。这三种划分既是稳定的,又是动态的,既可以单体呈现,又往往是重叠  相似文献   

20.
每年一度的高考,可谓是全民关注。高考揭榜的日子,高考"状元"更是被世人关注。无论是无意炒作,还是有意学习;无论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关注,在众人眼里,"状元"们终归还是"佼佼者",他们所带给同龄人和我们这个社会的"影响",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面对这群经历一样的高考而产生出来的不一样的"状元"们,我们还是有必要走近他们,探询"状元"这二个字的背后到底站着怎样的一群人,探究他们究竟为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