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需要品德良好、心理健康的人.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需要从小养成。小学品德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密切,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育人实效.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相似文献   

2.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先决条件。小学体育课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营造和谐、平等的运动氛围等策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沈静 《教师博览》2023,(18):89-90
基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小学低年级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如何在低年级儿童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小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提出,教师应以绘本阅读为载体,利用绘本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特点,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嵌入式表达,将说教讲解转化为体验感受,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小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在小学阶段进行心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观念。学生知识的获得、智能的培养、心理的发展、人格的健全,绝大多数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完成的,而各门学科本身就包蕴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因此,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特提出“农村小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为学生的人格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教学不断深化和改革,需要在小学阶段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人格,为学生的人格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最难战胜的其实是自己,而健康的心理无疑对一个人的情绪影响最大。小学心理健康课是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课程,但心理健康课只是一个引导,"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让心理课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如何让心理课释放魅力?本文从直面学生心理,构建常态化的心理课堂模式;直面学生心理,构建趣味化的心理课堂模式;直面学生心理,构建实践性强的心理课堂模式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很多时候他们面对一点挫折就容易被击垮,面对一点打击就一蹶不振。面对这种情况,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愈发重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他们成长的基础阶段,一旦没有形成健康的心理,将会后患无穷。而且小学生年龄较小,一旦受到不良引导,就很有可能误入歧途。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不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进行授课,而是将其融入各大学科之中,进行渗透,这样一来,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排斥程度也会随之降低。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除了帮助学生增强文学素养,提升其对汉语的表达理解能力,也提出要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合适,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质。由此出发,谈谈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小学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众多学科中,小学语文学科肩负着人文教育的使命,因此,语文学科教育在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占有优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从教师自身出发,培养教师专业素养;从教学理念出发,积极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更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作为小学的主要科目之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语文教学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学美术是小学课程中对学生美育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不仅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老师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思想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心理暗示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效果显著,基于此,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信、培养兴趣,进而保留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并将其积极融入美术作品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而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以外,还要具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日常工作有机、巧妙地融合起来的能力,促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通过阅读的故事或者思想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懂得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素养是人生重要的财富。需要充分立足教学材料本身,挖掘材料背后故事,做好师生互动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学生行为及心理具有矛盾性,青春期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三个因素。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策略:开设心理培育课程、设立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学校心理教育要融入课堂教育中、利用好心理咨询室开展个别咨询、利用各种活动培育学生健康心理功能、引导家长参与对学生心理调适工作、建立详实的心理档案。  相似文献   

14.
张志莲 《教育》2024,(10):124-12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依托各科课程标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容易出现心理发展矛盾,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趋势。小学生处在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为他们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以外,收获到心理和思想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级 《学子》2011,(9):28-29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开发非智力因素并获取众多信息的重要条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可能,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开数学学习的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思想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实践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习惯、优良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主要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小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在小学阶段进行心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正>学校是奠定学生成功人生、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及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方面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以自信、乐观、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一、开好心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它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情绪体验,达到心灵的沟通,化解心理的矛盾。心理健康教育课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省、自信、自我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使命。围绕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展开论述,并深入讨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有机整合,旨在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