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姜志东 《考试周刊》2013,(75):180-181
在小学教育中,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要特别将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的基本课程之一。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教育部门特别注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着重从品德与社会课的属性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小学品德社会课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国东 《考试周刊》2014,(8):185-185
在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课,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日常行为习惯,提高小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德育阵地。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进行分析,旨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健 《学周刊C版》2011,(11):119-119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课程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实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课程,为社会培养社会主义良好公民,因此我国的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本文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课程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法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针对儿童好奇心强、可塑性好以及乐于探究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品德良好、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的儿童.笔者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紧紧联系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运用新的教学观念,有效调动小学生的情绪,不断激发小学生智慧的火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徐元顺 《教师》2010,(34):96-96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针对儿童好奇心强、可塑性好以及乐于探究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品德良好、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的儿童。笔者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紧紧联系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运用新的教学观念,有效调动小学生的情绪,不断激发小学生智慧的火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平时的教学实践粗浅谈谈如何让课堂更优化。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在小学教育课程中作为一门育人型教学科目,在培养小学生健全性格和健康身心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新课程理念下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总结出有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受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小学生视野较窄,品德与社会知识匮乏,从而制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开展。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开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出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全岗 《考试周刊》2014,(45):170-17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既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关键。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培养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语,激发学生兴趣,以优美动听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漫画、直观的多媒体电教手段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雷军 《青海教育》2011,(9):54-54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内容,开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对小学生的要求,培养他们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好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开展品德课和社会课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品德和正常的行为习惯,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品德课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实践课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作为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两大关键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根据苏教版中有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课程,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活动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与社会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品德与社会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下面,我就自己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一、现实演绎法品德与社会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  相似文献   

1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内容,开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对小学生的要求,培养他们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好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不是原来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用社会学的知识框架和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法,用新的科学的眼光发展知识和组织原来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并运用到社会课的知识体系之中.几年来,我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愿与各位社会课教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指出: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要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及社会技能为教学目标。从小学阶段学生道德和品质发展的特点来看,品德与社会课在小学阶段的开设,是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生活的良好培养。教师将以新课标为大背景,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思考如何提高这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课是较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其可以培养学生乐于探讨、热爱生活的优良品德。因此,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小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有重要影响。要想让学生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得以全面发展,我们就应该搞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本文针对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作了浅谈。  相似文献   

17.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学校德育主阵地,也是小学生进行品德和修养锤炼的主要渠道。如果纯粹是千篇一律的说教,必定导致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课堂上要手段独到,引领得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中,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然会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作为小学学科中较为特殊且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着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有效地教学手段让孩子们树立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学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王树旺 《文教资料》2009,(28):152-153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系统地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培养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小学生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阵地。本文作者深入学习新课改理念,提升了认识,创新了教法,进行了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学科。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对情境教学法进行介绍,其次分析从课堂导入到情境教学法在品德与社会课的具体运用,最后提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