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人们写诗、读诗、评诗、解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教学中,教师如果利用现成的诗歌材料,以诗解诗,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古诗鉴赏逐渐成为小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优秀结晶,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诗解诗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将对以诗解诗教学法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以诗解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诗歌的解读与教学实践,有着丰富的面相和路径。当诗歌的文本解读及实践教学,与任务群教学范式理念对接,就更要集中探析该以怎样的策略真实、有效、深度地推动学习实践。笔者尝试借助以诗解诗策略,结合诗歌文本教学体验,以求探析推动当下任务群教学的具体方案。认为:锁定原诗,从文本内核探究,彰显任务群教学整体性;借助群诗,以多个组合任务,强化任务群教学驱动性;以诗改诗,用读写互动方案,助推任务群教学情境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语文课堂诗词教学法——"以诗证诗"。所谓"以诗证诗",即是在课堂教学中用诗歌来解释诗歌、证明诗歌,可以解释词义、意象、诗意、句法、结构、修饰和历史典故等,举一反三,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古诗的鉴赏教学着眼点是改变只凭借注释、教师讲解读懂内容、识记背诵诗句的教学模式,而应以诗的语言品味为基础,让学生学会鉴赏诗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笔者尝试着在古诗教学中"以诗比诗、以诗悟诗、对比鉴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感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纵观这节课的实施效果,发现"对比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认真倾听,发言踊跃,适时追问,机智应答,敏锐发现问题、深入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本《神的一滴》去引导高一学生关注文字呈现出来的自然美,去领略自然美景背后人的心灵美,并且反思物质进步的今天人和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现实问题.确定了教学主题,教学也就有了重心.文本在内容组成上是“散文+短诗”的形式,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文章的绝大部分内容,因此选择“以诗解文”的教学方法执教此文.整堂课围绕诗和文的关系构建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诗文鉴赏、理解融合中生成属于自己的情思,这也是散文教学的一种特别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古诗词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吃力不讨好,试图一一对应地用散文语言来翻译那充满灵性的诗句,也常常失了诗的神韵。怎样才能在解读诗词的同时,保留诗词的独特韵味呢?受字典词典中“字词互训”的肩发,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诗解诗的尝试,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意美,  相似文献   

8.
历代文论家对能否“以理入诗”争论不已。否定者从诗歌主情的角度出发,认为以理入诗偏离了诗歌的本质,肯定者则认为《诗经》就已开启了以理入诗的先例。晚清诗论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表现出认可以理入诗的态度,指出“寓义于情”、“有理趣而无理障”才是以理入诗的不二法门,体现出诗歌理论发展到晚清所呈现出的兼收并蓄、圆融贯通的总结性质。  相似文献   

9.
陆游晚年退居山阴,乡居诗创作最丰,诗歌的题材丰富,内容广博,几乎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尤以书写爱国情怀、抒发内心愤懑的壮怀诗和以吟咏山水风物、田园俗事为主的闲适诗为诗歌创作的两个主要方面。陆游的诗歌创作广泛师法前人,而又能自成一家,以"雄健沉郁"和"清新圆润"两方面的艺术风格为主。陆游乡居诗的思想渊源则主要兼及儒、道两家,分别体现在陆游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中。  相似文献   

10.
平卫龙 《成才之路》2009,(10):78-78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古诗词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吃力不讨好,试图一一对应地应用散文语言来翻译那充满灵性的诗句,也常常失去了诗的神韵。怎样才能在解读诗词的同时。保留诗词的独特韵味呢?受字典词典中“字词互训”的启发,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诗解诗的尝试,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意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至唐代,达到鼎盛时期。而宋诗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另一座高峰。但是由于唐诗已经达到无法超越的高度,无论艺术表现上还是内容题材上宋诗都无法与唐诗相媲美,所以宋人选择了另辟蹊径。宋代诗人为了突破唐诗的束缚,自成一家,通过交融、借鉴、整合、改造,通过移花接木式的文学联姻,孕育出了一代"诗界维新"的奇葩,形成了"以议论为诗"的特征。而这其中又以苏轼、黄庭坚的诗歌为代表,从而使宋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具体研究宋诗"以议论为诗"的起源发展,并探究该特征的形成因素,同时分析该特征的功过。  相似文献   

12.
以“诗”证《诗》是《诗经》评点的方式。这种方式以后代诗歌与《诗经》诗篇进行比较或印证。它不仅用于解释诗义,分析诗歌风格,还从诗歌的历史发展的视角寻找《诗经》与后代诗歌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易于评点者传达其审美感受,还可指点读者理解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诗语·诗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中国古典诗歌积淀形成了特有的言说方式和审美特质——诗语与诗味。从文章体式的角度讲。诗语与诗味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性。我们以阅读常规文体的方式阅读古典诗歌,读不懂诗;以鉴赏常规语言的方式鉴赏古典诗歌。  相似文献   

14.
中外学者之所以共认译诗之所以难,主要在于诗歌独立的文体特征;如果对于诗歌没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到位的译诗是不可能出现的。“以诗译诗”作为一种新的译诗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一个“诗”是指对本我民族里诗之共识;后一个“诗”,是指所译对象的美质与美形。只有当两个“诗”相生相融的时候,绝佳的译诗也就产生了。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界,如果有一批译者能够长期践行“以诗译诗”,则是中国诗坛之幸,世界诗坛之幸!  相似文献   

15.
朝鲜诗家金得臣的诗论在诗歌本质、诗歌创作、诗歌批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他认为诗歌是"得于天机"的产物;做诗要"用尽一生心力";在进行诗歌审美批评时,要"具诗眼",不能"以名取诗"。金得臣的诗学理论,对当时和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宋代诗论颇多新辟创获,其中"以书喻诗"的诗歌批评方式很值得关注,其论涵盖诗变、诗风、诗法等多方面内容,典型体现着宋代诗论的特征。"以书喻诗"之所以在宋代形成并流行有其原因所在:对诗歌与书法互通性的认识上升为"诗书一律"的艺术观念是其根本来源,而打破艺术门类固有规定性的"出位之思"的美学追求最终促成了这一论诗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历来对"以诗为词"的阐释众说纷纭,实际上,其涵义本身就是多方面的,不同语境各有侧重。在《后山诗话》特定的语境和场合下,"以诗为词"的意义只能是:将诗歌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改变了词传统的婉约风格。  相似文献   

18.
张俊 《文教资料》2007,(33):8-9
中国古人认为诗歌之于人生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形成了"以诗为性命"的诗学观。我们认为诗人"以诗为性命"的内驱力是一种快感心理,它由三个层面构成:一,诗歌创作本身的娱悦快感。二,创建诗歌体派的快感。三,超越原生恐惧的快感。  相似文献   

19.
纸与诗     
中国是最早发明和应用纸的国度,传统文学的专擅形式则是诗,纸与诗是我们引为自豪的"国粹"。简帛时代延续几千年,造成了我国上古时代文化领域狭窄、流传缓慢和著述形态的封闭单一。纸之出现与广泛应用标志着中国文化步入中古,成就了魏晋这一历史上第一个文学文本创作的黄金时代。中古之前"诗""歌"一体,纯文字诗很少;魏晋纸之应用普及后,诗歌从实际的歌唱变为纸上的文字,其节奏韵律与文字意义之主从关系发生倒转,文学性逐步确立,诗的意境逐渐产生。总之,晋宋之后诗之变革,关涉审美内质与形式声韵。这一系列变化是纸之应用改变了诗歌传情的物质媒介的结果,亦可见物质生产对精神生产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安史之乱后,盛唐诗风不复存在,大诗人杜甫开"诗世界",即开创"宋调"先声;中唐韩愈进行诗歌解构,颠覆盛唐诗已有的艺术规范;晚唐杜牧继承杜甫、韩愈开创的新诗风,并在诗歌创作中加以实践,成为了开"宋调"的另一位大诗人.宋人严羽概括的"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等宋型诗要素在他诗歌创作中已有明显的表现.其"以才学为诗"主要表现为:在诗中大量用典;在自己诗中加注;好在诗中用奇字僻词,化用经学语句.杜牧"以才学为诗"的形成.与其个性、家学、时代有着密切关系,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