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说,看到娱乐新闻上充斥这么多花样繁多的明星绯闻和名人隐私,人们自然会想到“狗仔队”。“狗仔队”西方称之为“帕帕拉齐”,意大利文的意思是,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中国内地对“狗仔队”的指责显得义正辞严,比如把他们说成是“哗众取宠到处偷拍私生活,把人逼上不归路的卑劣记者”,似乎不这样说不足以表达对“狗仔队”的愤慨。  相似文献   

2.
娱乐新闻战线上的"狗仔队"凭借一追新闻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狗仔精神",为"娱乐圈"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反观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为何总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笔者以为,开展舆论监督也需要像"狗仔队"一样"一追到底"。  相似文献   

3.
看客  飞天飞  COM  FLUXION  驿钊  WATCH  子规 《青年记者》2001,(5):54-56
“狗仔队精神其实是一种锲而不舍追新闻的精神。”或许从一定层面上可以说,狗仔队极好地维持了名流与平民的权利义务的等量平衡,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牧惠 《传媒》2003,(1):18-18
因为必需看的报刊较多,娱乐版(特别是香港报纸那些八卦新闻)往往都不看。“狗仔队”这个对娱记不雅的称号,直到读戴安娜死于车祸的新闻才终于有所闻。我当时就戴安娜之死在文章中说,咱们这里不会有、不可能有把戴安娜追得死于非命的“狗仔队”。理由很简单,既然是王妃出行,前有警车开道,后有警车压阵,“狗仔队”只好退避三舍。现在我仍如此想;但是,如果不是王妃或王妃级的艺人,“狗仔队”的处境当另作别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14,(13):14-14
《南都娱乐周刊》曝光演员文章出轨事件,引发八卦新闻与新闻伦理的相关讨论,你对狗仔队怎么看。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大众传媒有关自身的报道、评论视作一种话语实践,认为它对新闻专业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媒介有关狗仔队的话语为例,分析了新闻专业意识生产的过程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谷雨 《新闻记者》2006,(7):22-24
“狗仔队”诞生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意大利,随着它的不断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的短短50年间,真可谓“遍地开花”,在市场经济、娱乐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活跃,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最初的新闻记者从事偷拍名人的工作,到如今的社会各色人等纷纷加入“狗仔队”行业,“狗仔队”的规模越来越大,所报道事件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娱乐资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闯入受众的感官世界。在这众多的娱乐新闻中,有关娱乐圈的各种“绯闻”、“轶事”、“官司”、“黑幕”,加上由此而引发的“调查”、“更正”、“辟谣”,漫天飞舞在几乎所有的媒体上,真是一片“繁荣”,令人目不暇接。媒体费尽了心机想营造一个热闹非凡的娱乐世界,却让娱乐新闻之种种怪现状在人们面前一览无余。看到娱乐新闻上充斥这么多花样繁多的明星绯闻和名人隐私,人们自然会想到“狗仔队”。“狗仔队”,西方称之为“帕帕拉齐”,此词为意大利文,指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  相似文献   

9.
面对娱乐新闻、娱乐明星和媒体,作为娱乐记者,其报道中度的掌握与个人喜好是注定不会让所有人满意的。用娱乐记者的眼睛看娱乐记者。有时还真的分不清娱乐记者和狗仔队的区别,我以为前者是中性的叫法,后者是贬低的称谓。也有人告诉我说,娱乐记者就是写娱乐新闻的,而狗仔队是为了拍摄明星隐私照片的,做的工作不太一样。无论工作怎么样,反正做娱乐新闻这一行的人,给外人的感觉总是低人一等,印象中他们总是围着大大小小的明星转来转去,有时候为了等一个明星,在恶劣的条件下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丝毫没有诸如《焦点访谈》那样的记者威风,至少在老…  相似文献   

10.
狗仔队现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津晶 《现代传播》2002,(1):114-116
本文在对狗仔队的含义、特点进行阐述之后 ,首次运用博弈论 ,从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冲突入手 ,分析狗仔队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 ,并指出限制狗仔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名妈的孩子     
不管从狗仔队的职业角度还是看官们的兴趣点来说,时至今日,普通的绯闻八卦已经无法打动人们如磐石般的心。即使狗仔队点名如日中天的天王天后,拉郎配地胡编乱造,有些菜吃厌了就是倒胃口,换口锅也没用。  相似文献   

12.
微博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概念.首先是新闻的采写者,从经过特殊培训的特定群体,变成了大众.微博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只要有发现,经过网络和手机的传播,你就是新闻的发布者.亲历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占据更多的话语权,比如娱乐新闻,原来跑新闻靠娱记,靠狗仔队,现在有一大帮爱好微博的明星,如姚晨、徐静蕾都成了网络红人、微博写手,透露圈内事,抒写不了情.  相似文献   

13.
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普通新闻从业人员,是我们开设这个栏目的初衷。毕竟,正是他们,构筑起了新闻的坚实的基石。采访叶建,源于一个偶然的因素。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叶建其人在在成都媒体圈,有着相当知名度:“成都娱乐记者狗仔队队长”、“美女收藏家”,这些有些“八卦”的外号注定了他是富有一点娱乐精神的,也注定他的工作平而不凡。在今后的栏目制作中,人物素描:叶建,男,45岁,中等个头,四川成都人,摄影记者。常见形象是头戴鸭舌帽,身穿摄影背心,斜背一个沉重的摄影包,手提三脚架,神采奕奕,步履匆匆。  相似文献   

14.
韩蓓 《青年记者》2005,(7):61-62
“娱乐记”这个称呼是近几年才时兴起来的,现在被简称为“娱记”,港台地区普遍称之为“狗仔队”,我个人认为后明显包含了贬义。事实上,大多数内地的娱乐记忌讳,至少是不喜欢此类称呼,尤其是那些专跑娱战线的资深记,因为十年前,他们和所有采访其他新闻的记一样,工作并无严肃或娱乐之分。  相似文献   

15.
英国11人组成的陪审团4月7日裁定,戴安娜王妃和她的情人多迪,因司机疏忽的驾驶和狗仔队的追逐被“误杀”。 虽然英国陪审团裁定狗仔队应承担责任,但由于事件发生在法国,不在英国司法管辖权之内,英国不可能对狗仔队成员提出刑事指控。  相似文献   

16.
皮传荣 《新闻知识》2005,(10):37-39
21世纪新闻媒体的剧烈竞争,催生了新闻线人。媒体对新闻线索的大量需求,使一些新闻线人开始专职化,虽然目前专职的新闻线人还相当少,但新闻实务界和理论界已有人开始提出新闻线人职业化这一观点。然而,从新闻线人目前的生存状况、基本素质和新闻行业的特殊性来考察这一问题,笔发现,新闻线人职业化之路还相当遥远。  相似文献   

17.
呼唤新闻良知杜绝虚假新闻——浅谈虚假新闻与道德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保卫 《新闻界》2001,(2):34-36
新年之初,从成都传来消息,在此聚会总结和检讨2000年娱乐新闻报道得失的35名年轻的文化娱乐报道记者联名发出倡议,倡导加强道德自律,反对虚假新闻,净化文化环境,为刚刚步入21世纪的我国新闻界吹来一股清爽的风。近年来虚假新闻大有泛滥成灾之势,特别是文化娱乐新闻更是“泡沫”四溅,虚假多多,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以致于一些人调侃地将娱乐新闻称之为“愚人星闻”,将文化娱乐记者贬之为“狗仔队”。文化娱乐记者自醒自查,带头打假,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叫好的事。但愿新闻界全体同仁一致行动,共同呼唤新闻良知,将新闻打假活动进行到底。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王菲生子”引发“狗仔队”小人道的跟拍守候;窦唯因无法忍受媒体记者的骚扰大闹《新京报》摇滚歌手何勇为此感慨道:“名人与媒体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不过是‘死鱼’和‘开水’”大众媒体从自身的利益诉求出发。千方百计争夺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是导致“垃圾信息”泛滥的主要根源。然而,是不是只有越刺激性的新闻,才越能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呢?  相似文献   

19.
狗仔队、巡逻记者都是从警察巡逻、办案手法而来。香港媒体出名的狗仔队,是巡逻记者的一种特定队伍。狗仔队原为意大利文PAPARAZZI.首次出现于1958年,正式翻译为“追踪摄影队”。1960年意大利导演费里尼执导的电影《甜美生活》中,男主角马斯杜安尼就是八卦新闻记者,经常出入上流社会,为寻找题材而搜肚刮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实践和理论摆脱了“革”中“假大空”和“语录新闻学”的最初时期,对陆定一同志在四十年代《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重温,使得该对新闻的描述在八十年代初期重新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相当权威的定义,新闻界在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一点上重新达成了共识。陆可以说是中国新闻界对新闻本体进行理论思维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