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罗晓 《军事记者》2004,(3):19-1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只有坚持“三贴近”,才会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解放军报》采编人员在近年来的新闻实践中,紧紧围绕“三贴近”做章,使报纸的可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据笔了解,虽然报社下了不少功夫,但由于个别基层报道骨干在  相似文献   

2.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4):69-69
报纸版面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传播语言,是编辑奉献给读者的一道新闻大餐,它需要“色”、“香”、“味”俱全,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时事新闻版作为报纸版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更应努力报道好“天下事”,为读者提供一道“全营养型”的精神盛宴。  相似文献   

3.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4):69-69
报纸版面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传播语言,是编辑奉献给读者的一道新闻大餐,它需要“色”、“香”、“味”俱全,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时事新闻版作为报纸版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更应努力报道好“天下事”,为读者提供一道“全营养型”的精神盛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精心制作新闻大餐──谈扩版后的光明日报喻国英光明日报1993年1月1日正式由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在该报当时总编辑徐光春“十二个转变”的业务思想指导下,这次扩版不是版面的简单叠加,而是实现了内容上的质的飞跃。重点报道:成为报纸主角光明日报作为一张全国...  相似文献   

5.
笔者天天看报纸已有30多年的历史,而且每天都要看几份至十几份报纸,发现对同一事件报道都五花八门,让读者看后怀疑新闻的真实程度,使新闻宣传的质量下降。 如:法制日报1994年8月2日一版发表的《沈阳一大案10小时告破》,而同一事件报道,工人日报1994年8月2日二版发表为《9小时破大案》,辽宁日报8月2日一版辽沈晚报8月2日一版的报道为10个小时。同样一个大案有说9个小时破案,有说10  相似文献   

6.
富有特色的“追尾”新闻专版——记香港《东方日报》“探射灯”版陈力丹用一个版的篇幅集中地深入报道一件新闻,提供大量的彩色图片和背景材料,这样的报道不少报纸几乎都做过。但若每天固定编排这样一个专版,五六年保持及时、图文并茂的特色,并因此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党报比作一桌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那么文学副刊版就应该是这桌大餐中一道最诱人、最有风味的大菜。与正刊相比,文学副刊更具可欣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相似文献   

8.
70年代初,我曾在部队当过3年专职新闻报道员,后来回到地方从事了一段机关工作,1993年又重操旧业,到《日照日报》担任副总编。我每当看到有关军事新闻方面的稿子,总感到格外亲切,并按照新闻规律认真处理及时安排上版。这不仅仅是出于我对部队有着特殊感情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因为:军事新闻宣传也是地方报纸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搞好。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报是重视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大都设有诸如“军事天地”、“钢铁长城”等有关军事新闻宣传方面的专版或专栏。尤其是在肝一”、新年、春节期间,多数地方报都能…  相似文献   

9.
出自互联网的“链接(Link)”一词,早已被纸介媒体借用。美国的网络报纸普遍运用链接形式是在1996年。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本世纪以来时现链接的身影:新锐报纸《北京青年报》、新华社办的《新华每日电讯》等有时能将链接应用得恰到好处:有些报纸的深度报道版,把小链接放大,使之成为新闻大餐中的一道大菜。  相似文献   

10.
头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报纸形象的体现?既然一版是这张报纸的形象所在,我们就耍精心耕耘,全力打造,把一版办出特色,办出精彩而吸引读者。一版新闻内容不仅要真,而且必须是重甍,这是办好一版的大前题。发在党报一版上的新闻必须是重要的报道,重要的消息,否则就称不上头版了。然而对一版的“要闻”,  相似文献   

11.
方军  谢智 《新闻前哨》2001,(6):33-34
报纸的时事报道作为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窗口,正在或者说已经被飞速发展的网络传媒投下的身影挡住光芒,并且被贴上“反应迟缓”、“窗口窄小”等封签。报纸并非没有采取对策,但出版提速只能让今天的读者尽早阅读到昨日的新闻,无法同网站每日数次、数十次新闻刷新乃至即时新闻滚动相抗衡;对时事版的扩版增张,也不过是增加了在网上一次或几次鼠标点击的信息量。 从报纸的新闻构成看,网络传媒挑战传统媒体,报纸的时事新闻首当其冲,时事报道难度增加也就不足为怪。有人认为,网络的发展给传统媒体敲响了“丧钟”,那么时事报道也难逃…  相似文献   

12.
在“时”与“事”上巧做文章李俊昌,游秀琴要增强报纸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就要改进新闻宣传方法,讲究新闻宣传艺术,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为本报的读者着想,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张报纸是这样,一块版也是这样。作为从业多年的时事编辑和读者,我们...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对读者都是一场新闻的盛宴。在今年的两会新闻大战中,《羊城晚报》秉承关注民生的一贯特色,从民生视角追击、解读这场盛世盛会,为读者“烹调”出了一顿别具一格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4.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15.
曾有部队政工领导这样概括基层官兵看军队报纸的顺序——“从后往前翻”。何以如此?有基层官兵一针见血:一二版除了会议报道、领导人活动,剩下的全是“表扬稿”,没有什么好看的。用新闻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新闻版上“新闻”少,可读性不强。以工作报道为主的军内报纸怎样赢得读,是当前军事新闻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坚持“两重”开路强化特色宣传光明日报总编辑徐光春重点报道和重点文章,已成为光明日报新闻宣传中富有特色的拳头产品。新一年要继续坚持“两重”开路的宣传方针,强化具有光明特色的新闻宣传工作。一、以话题新闻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报道,要向深度开掘,向广度开拓。话题...  相似文献   

17.
王庭僚 《新闻知识》2001,(11):23-25
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是让读者获得信息、增长知识的。一般说,一篇报道发布出去就完了,因为信息已经传播出去,“作用”已经发挥了。可有一种报道不同一般,它可以“引出”新的报道,产生连锁反应,引出一连串的新闻事实和故事。我们应该关注这一现象,研究其特点和规律,因为它关系着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报纸的公信力和感召力。连锁反应:由新闻引出的新闻有的新闻报道推出后,又引出一篇或多篇新闻报道。这种由新闻引出的新闻,由报道引出的报道,似乎可以称为新闻衍生物。2000年1月20日,《深圳晚报》在一版通栏发布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探索新闻改革过程中,议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工厂生产物质产品,要讲经济效益;报纸是精神产品,也应该讲求宣传效益。提高宣传效益,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报纸探索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不久,报纸批判了“四人帮”的“造谣新闻”,开始扭转了“假、大、空”的宣传作风,逐步取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是,读者仍然认为报纸“没有看头”,批评报纸“天天都是老三篇”(一个版三篇长报道),“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新闻无事实,读报读标题”(看了标题就晓得你  相似文献   

19.
吴载文 《传媒》2015,(14):30-31
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巩固深化阶段,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海峡东岸发生的新闻越来越关注,都市生活类媒体纷纷开辟台海新闻版.近年来,台海新闻成了各媒体吸引读者的重要阵地.尽管地处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福州晚报》既没有入台驻点“直播”岛内新闻的优势,又没有像权威媒体那样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便利,只能与同行共享互联网上的岛内新闻资源.面对客观实际,《福州晚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突出重围,在自己的报纸版面上精心“烹制”,做出让读者喜欢的精神大餐,并在把好政治导向关,提升可读性上下功夫,形成了报道内容丰富、版面特色鲜明的台海新闻风格,成为报纸的一大亮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  相似文献   

20.
新华日报经过几轮改版,报纸的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的。内容格局丰富多彩,新闻宣传方式有突破,大批记者到省辖市一线,鲜活新闻的比重在增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A1版一般化的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较多,体现中央和省委战略意图、有深度、有新意的重点报道不够,对广大读者来说吸引力不是太强。为此,我们提出“如何破解党报头版难题”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