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成为媒体提升竞争力的新亮点。但是近几年,民生新闻出现了公信力危机。重塑民生新闻的公信力,民生新闻才能焕发出其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是融媒体时代广受人们所喜爱的一档新闻节目,其在关注社会焦点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正确理念的有效引导。民生新闻记者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民生新闻的质量及社会影响力。融媒体时代下,民生新闻的传播机制发生重大转变,其具有播报频率多、互动性强的特点,这也对民生新闻记者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基于融媒体对民生新闻记者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当前民生新闻记者工作中的不足,并指出融媒体时代下,民生新闻记者所需素质的培养策略。期望能提升民生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继而实现民生新闻与融媒体的高效融合,促进民生新闻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莺 《传媒观察》2008,(6):52-53
电视民生新闻在当前新闻传播中令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的作用。做好民生新闻,办好民生新闻栏目,也已成为电视媒体贴近受众、赢得市场的一个重量级武器。扩大民生新闻的反映面社会在发展,国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原有的民生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的内涵就越丰富。这为传媒扩大民生新闻的报道面提出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王琼 《新闻世界》2009,(8):112-112
随着读者和观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众媒体的主打戏之一。近年来党报重视民生新闻报道成为一种趋势。但一些媒体对民生新闻出现误读。把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琐事当作民生新闻的主体,降低了民生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5.
胡赞 《新闻世界》2010,(11):99-101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深入,大众媒体越来越趋向于站在受众立场来报道。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它的产生体现了我国新闻自身发展规律。本文主要从民生新闻的含义、民生新闻的瓶颈、原因分析、民生新闻的出路等几个方面来探求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但如果我们问一句: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民生新闻的操作们恐怕很难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因为不少人从来就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拿它当做一个新招牌引人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过分追求收视率,加之民生新闻自身存在的局限,使得民生新闻走向"后民生时代"。从民生新闻的改革中,可以看出民生新闻的发展应当是朝着公共服务与人文关怀的方向,将民生新闻逐渐发展成为公共新闻。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的发展给民生新闻既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民生新闻如何从融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是当前民生新闻亟需解决的问题,民生新闻只有不断与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才能够有效促进民生新闻的发展,使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9.
张梦婕 《今传媒》2012,(10):95-96
为了提高收听收视率,近几年来各个媒体都在民生新闻上大做文章。民生新闻以其平民亲和的面孔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平庸琐碎事件的增多也成了民生新闻的发展瓶颈问题。如何提升民生新闻品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广播媒体要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就要善于以小见大,由浅及深,力求让民生新闻做到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0.
如今,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都无一例外地把办好民生新闻作为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的一个法宝。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了许多媒体谈论的一个焦点热门话题,许多城市电视台更是把办好民生新闻作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手段,办好民生新闻的重要性、必要性自然也就不言而喻。如此说来,是不是办民生新闻就一定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呢?其实不然,办民生新闻也要讲原则、讲规矩、讲策略、讲实效,真正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理念,惟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民生新闻办成观众想看、爱看、有品位、收视率高、社会经济效益俱佳的节目…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使媒体更贴近受众,媒体群众开始水乳交融,这是民生新闻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原因。究其原因,是因为民生新闻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对现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新闻实践出发探讨了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来之于民,其目的在于服务于民,是真正关注民生品质的新闻类型。但是随着民生新闻采编的不断发展,在新闻价值取向、媒体定位等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直接影响了民生新闻的实用性。鉴于此,结合当前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现状,对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发展与创新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强化民生新闻服务于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凭借生活化的新闻内容、叙事方式、主持风格等,拉近了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并积累了大量的受众基础。然而,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信息传播生态产生了变化,而对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策略做出探索则呈现出了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对融媒体为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视民生新闻:在故事化的叙述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广泛运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这种叙述方式可以拉近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使民生新闻特有的亲民效果得到延伸。随着这种叙述方式的广泛应用,电视民生新闻中出现了一些因故事化而导致新闻失真的种种现象。本文试澄清电视民生新闻中故事化叙述方式的界定,并分析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在电视民生新闻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不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民生新闻栏目大有上升趋势,有的栏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栏目。反映社情民意的民生新闻栏目深受读者欢迎,民生新闻正在成为媒体的主导力量之一。如何做好报纸民生新闻是媒体眼下尤为关切的问题,有必要从媒体责任的高度把握方向,掌控原则。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有人说民生新闻的大量出现是中央关于新闻改革的新思路,国家的社会发展政策,媒体的竞争以及群众对知情权与话语权的渴求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民生新闻不但遍及大小媒体也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这里仅就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把握话语权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我们这里所说的话语权是指通过媒体发出的团体和个人的声音。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过度地强调了媒体的“喉舌”和“工具”作用,普通老百姓很少有在媒体上发表意见和意愿的机会。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7.
花永安 《传媒》2011,(10):66-67
民生新闻报道是当今媒体在激烈竞争中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民生新闻从百姓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好的民生新闻,不仅有内容、有内涵、有力度,而且让读者感到贴心、暖心。竭力做好民生新闻,提升民生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进而增强媒体的竞争力,使媒体牢牢掌握舆论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大到关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小到关注市井百姓的饮食起居生活、柴米油盐,说白了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别在全国各地媒体中日益红火起来,全国各类媒体甚至把它作为主打新闻,民生大旗。但是地方党报在报道和宣传民生新闻时有时候显得空洞和乏味,没有很好地反映基层的...  相似文献   

19.
一、怎么认识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是我国近年来兴盛的一个重要新闻类型,如今各种媒体都把它作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当下的民生新闻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民生新闻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之态,各地电视台都能寻觅到其身影。作为备受关注的电视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立足平民化视角,置身于百姓立场,对热门的社会事件进行挖掘、评论和报道,充分彰显出了对百姓与弱势的人文关怀。对民生新闻而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采访的视角和策略,与具体的采访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各基层电视媒体应高度重视民生新闻的选材与采访,切实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本文从民生新闻的概述入手,对如何做好基层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采访工作进行探析,就此提出相关采访策略,以期为提高优化民生新闻质量,促进基层电视媒体发展提供可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