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符荣财 《钓鱼》2010,(15):37-37
所有钓鱼人都知道,每次的钓获情况如何,钓位选择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春钓浅,夏钓深,秋钓阴,冬钓阳"以及"方钓角,长钓腰,窄钓宽,宽钓窄,深钓浅,浅钓深"等都是几十年来,数以万计的钓鱼人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在这里有关钓位选择的具体方法,和大家一起聊聊。  相似文献   

2.
王庆荣 《钓鱼》2007,(10S):48-51
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每到一处垂钓,选择钓位很重要,钓位选的好,则事半功倍,鱼获满护。钓位选不好,则事倍功半,难享鱼趣。最近我两次在自然水域垂钓中,选择“一尖两腰”做钓位,皆大获丰收,钓获量远远超过其它钓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铨 《垂钓》2011,(2):30-30
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特别是在野外钓鱼,水情、地形、地势等相对比较复杂,要想获得较好的收获,钓位选择更显重要。这里,要向大家介绍的是——  相似文献   

4.
杨伯诚 《钓鱼》2006,(19):32-33
在水库钓鱼,与池塘钓、竞技钓最大的不同是必须精选钓位。所谓“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讲的就是自然状态中好的钓位,那怕是钓鱼的新手,也能满意而归:碰上差的位置,即便是老将,使出浑身解数,也可能收获甚微。怎样在自然水域选到最佳钓位昵?笔者依据十几年的实践认为:灵活运用鱼谚巧选钓位,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汤梦君  张晓芹 《钓鱼》2014,(13):44-45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宜宾周边一连钓了好几个水库,鱼获都不怎么理想,远未尽兴。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结于钓场的鱼情、天气及气压、钓位的选择、钓法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原因。总算盼到周末,又一次在"该去哪儿钓"这个问题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三分钓技,七分钓位。”事实也是如此,再好的钓技,如果把钩抛到水缸里,那是钓不到鱼的;钓技再差,或者初次钓鱼的人,把钩抛到鱼窝里,也是可以钓得很好的。人类从钓鱼开始,就在琢磨着怎么选好钓位,而且积累了很多经验,流传着许多选钓位的钓谚。近些年,钓鱼媒体经常发表关于选择钓位的文章,这些钓谚和文章选择钓位的观点大体上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朱剑飞  侯建平 《钓鱼》2014,(13):30-31
钓鱼最开心的莫过于打窝打在鱼道上,并且公认的"三分钓技,七分钓位"也是说钓在了鱼道上。但是鱼在水中游,在陆上是看不到鱼道的,而且鱼道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条大道,而是远近高低各不同,那么怎样才能找到鱼道呢?我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有一天在钓鱼中突然醒悟:原来观鱼泡可以识鱼道。  相似文献   

8.
徐国刚  路安 《钓鱼》2014,(13):37-37
"实践钓位",也可以说广大钓友在平时垂钓时所挖掘出来的上佳钓位,这里,都曾有一段辉煌的出鱼期。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实践钓位"的形成及兴衰吧!  相似文献   

9.
贺建成 《钓鱼》2009,(14):26-27
江河夜钓不同于池塘夜钓,池塘是钓静水鱼,夜钓主要参考白天观察鱼泡确定钓位,江河是钓活水鱼,夜钓主要参考水势来确定钓位,一种水势里钓一档鱼。  相似文献   

10.
邹思全 《钓鱼》2005,(24):33-33
俗语说的好“三分钓技、七分钓点”,选好钓位,可望丰收,否则获鱼不多,甚至“光头”。选择钓位,首先要熟悉所钓水域的地形地貌、水情、鱼类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钓点的深浅,再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因地制宜的选到好钓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徐刚 《垂钓》2005,5(8):30-31
没事与几位钓友闲聊,谈起一个话题:怎样才能找到水中的鱼儿?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钓饵。休闲野钓时如果很幸运地选到了好钓位,那鱼获多半就会令人满意。很多钓友在选择钓位时都会遵循一些谚语,例如春钓浅,钓水暖,钓草空;夏钓深,秋钓阴;钓半岛,窄寻宽,宽处要把窄来找……而这些谚语有时会把人搞得无所适从。其实鱼的活动比我们更有规律,就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些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世才 《钓鱼》2010,(15):40-40
涨水之后,对鱼儿来说是个欢快的日子,由于河水猛涨,大量食物被冲刷到水里,鱼儿可以尽情地享受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每每这时,也是钓鱼人大显身手的好时机。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点"。充分说明钓点的选择是获鱼多少的关键。笔者多年的实践,选择好钓点,就能获鱼满篓,如何选择钓点呢?  相似文献   

13.
一、寻找冬鲫的匿藏窝点 冬季钓鲫,要在背风向阳,不受北风或西北风影响的地方选择钓位。主要选择岸边比较陡峭的地方,因为岸陡水深,且有干枯水草、乱石、枯芦苇等,很适合鲫鱼藏身;而且在这些地方都会依附着大量的微生物、水生昆虫和藻类,给鱼儿带来大量的可食之物,是冬季钓鲫鱼的最佳钓位。冬季的鲫鱼,因为天冷水凉,活动能力差,因此只...  相似文献   

14.
王砥平 《中国钓鱼》2012,(12):31-31
冬钓鲫鱼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在江河、湖泊垂钓,难度更大。事在人为,只要耐心觅找到它们集群落窝越冬之处,选择水温在8℃左右,钓法得当,照样可以钓得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冬钓水花生     
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意思是,能否选择到一个理想的钓位,直接关系到垂钓的效果。否则,钓技再精湛的高手,其结果也往往是“剃光头”,一片鱼鳞也别想碰到。尤其是到了冬天,朔风呼号,寒气袭人,水温也随之下降,鱼儿不再像往常那样尽情畅游,四处觅食,而是纷纷游到了水体的深处,  相似文献   

16.
王云清 《中国钓鱼》2006,(11):54-55
野钓,是钓友们的追求和时尚,钓水库、钓湖泊、钓江河、钓大海,钓得激情满怀。然而,激情不能忘记环保,让环保与野钓一起激动才是现代钓鱼人的真正追求。在野钓中关注环保的关键是实际行动,是习惯的养成。我们每到一处钓鱼,首先选择生活休息区、垃圾掩埋区,然后才就近选钓位。  相似文献   

17.
颜恒 《钓鱼》2010,(19):42-43
我非常推崇“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这条钓谚。要用七分的精力选到一个好钓位,再花三分的精力把鱼钓上来。对此,又有一条钓谚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忠告:“钓点臭,眉头皱;钓点香,鱼满缸”,并告诫道“仔细选好位,鱼获是关键”……而如上面所说的用饵问题,只有服从于“七分钓位”这个大前提,才能实现好饵的价值。是啊,  相似文献   

18.
观水识鱼情     
桑世泽 《钓鱼》2007,(3S):29-29
我国地大物博,江河纵横,水系密布,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在“大兴水利”的感召下,修建了很多中小型水库,开挖了无数人工河渠。这些广袤的水域,给广大垂钓爱好者提供了施尺钓技、探索钓法、研究理论、享受钓乐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张炎冰 《钓鱼》2011,(12):25-13
搓饵钓底,16秒钓一尾鱼已近极限。打浮、拉饵钓离底,线组行程短,两钩到位早,6~7秒钟上一尾鱼。于是以诱鱼为前提把鱼装到"管子"里,鱼多了,诱到位了就改搓为拉。可是钓着钓着鱼散了,口乱了少了,就再开始搓饵,以守代攻。不过二度诱鱼很难如愿,钓位不同,  相似文献   

20.
吴临宽 《钓鱼》2006,(17):33-33
“洪水漫过鱼儿多”.这是人们常说的话题,分析个中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因为洪水来时猛.迫使深水区的鱼群觅食洄游到浅水区,二是因为鱼塘被淹没,大量鱼群外逃到野河落户,于是,便有人认为:洪涝过后鱼好钓。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有点偏激。比方说,上百人在鱼塘竞技,结果获鱼量不等。这是由各人所处的钓位不同,钓技高低所决定。在放养池里钓的多为高手.也时有集体“光头”的现象,那是因为碰上了不好的天气或钓位。或是因为塘主做了手脚。可见鱼的多少和钓绩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