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余文森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对个体知识的关注和尊重是新课程的内在精神意蕴,是新课程与旧课程在知识论立论上的根本区别。引入个体知识,使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等方面发生了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的视野中再次审视游戏可以发现 ,游戏的内在精神意蕴 ,即自由、开放和体验性 ,与新课程所秉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及其他特点有着内在的契合。游戏不仅可以具有辅助教学的手段价值 ,还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的视野中再次审视游戏可以发现,游戏的内在精神意蕴,即自由、开放和体验性,与新课程所秉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及其他特点有着内在的契合.游戏不仅可以具有辅助教学的手段价值,还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贯彻新课程目标要求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学生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统一地获得进步,这显然极大地深化了课程目标的意蕴。但目前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或可能出现一些与之偏离的现象,比如肢解课程目标的统一要求、“无理由”的“求知”企求等等,而课程中的“人”与知识的关系偏颇则是导致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因此,让人回归到课程的中心地位,课程内容在考虑知识的同时还考虑并凸现蕴涵其中的能感动和激励学生的人性因素,才能体现新课程目标精神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作为课程管理主体对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评价及相关因素与条件的管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赋予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以课程论审视,“课程论性意义”是其本体性基础,课程模式演进是其历史性渊源,当代主体课程观是其时代性依据,强化师生作用的课程政策趋向是其制度性要求。考察学校成为课程管理主体的课程论意蕴,对于全面理解新课程制度与自觉实践新课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产生与嬗变源于实践的发展。知识转型理论为新课改提供了理论前提,哲学思维是课程理念之源,哲学理论是建构学习方式的灵魂。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向课程实施者教师提出挑战,教师只有具备相应哲学素养方可驾驭新课改。哲学素养通过教师研读哲学著作、挖掘生活意义和反思教育现象而生成。  相似文献   

7.
通史研究重在打通脉络,从脉络中明晰历史变迁,以多角度、多层次、大视野地从历史变迁中感受历史传统。著名史学家钱穆说:“所谓历史传统,乃指其在历史演进中内在的一番精神,一股力量。亦可说是各自历史之生命,或说是各自历史的个性。这一股力量与个性,亦可谓是他们的历史精神。历史新课程教科书按模块加专题编写,高三复习时间紧,教师很少有闲暇对各知识点贯通以求历史之意义和精神,造成高三通史复习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为主线,分析“天人合一”中之“天”的内在意蕴;以印度历史的经典文献为依据,分析“梵我一如”中之“梵”的内在意蕴,进而比较“天人合一”之“天”与“梵我一如”之“梵”两者之间内蕴的异同。“天”与“梵”在至上神灵、祭祀、万物规律、存在状态、统治权力、道德义务、审美精神解脱等维度具有相同的意蕴,但由于中印文化的根本差异,“梵”较之“天”有更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末的素质教育改革以来,中国教育的变革动作不可谓不大,但应试教育的教学实态始终潜行于我们教育之中,挥之不去.文章从课程本身之性征这一角度切入,试析课程性质与应试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旨在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另一种视度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10.
舞蹈作品的审美意蕴是渗透在作品中的内涵、情感以及创作者要表达的某种精神或主旨。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带给观众视觉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技巧、构图、表现手法等都与作品的审美意蕴息息相关。学生创作的作品往往只有结构框架而缺乏内在灵魂,是舞蹈编导课程要克服的最大难题。从舞蹈教育的内涵着手,在系统分析当下舞蹈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帮助学生提高舞蹈创作审美意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中国的消费化语境下,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成为内在必然,其中蕴含着主体精神的诗化趋势。而相应地,在公众言语行为中也出现了种种"恐怖主义化"的表象。面对"意义渗透的文化"的"中国图景",需要确立大众生活的审美趣味尺度,以生成"审美新感性"来真正实现公众言语和主体精神的诗化。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在沿袭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其以敬业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精神等方面为主的基本内涵还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色彩。在分析新时代"工匠精神"和思政课之间在价值导向、社会实践性、教育对象等方面具有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高校思政课上,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体验、拓宽教学方式和落实教学目标等方面入手,探讨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让-保罗·萨特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人的"存在"问题.在中国新时期的文化语境中,萨特"人学"观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话语存在,对当代文学特别是小说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促进了我国新时期小说在"人"的观念上的创新和发展,导致了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两课”实践环节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指导学生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与成才有关的实践,锻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环节,但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践环节存在教师对实践环节有认识误区、实践效果欠佳、缺乏有效的实施模式等问题。为此,必须转变观念、形成合力;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拓“两课”教学实践环节的新思路;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合理规划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语境中,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需要人文化转向,即在文化研究中还原、挖掘其内在的主体精神,从而既形成理论研究的新框架体系,保持本土文论的哲学品格和话语特色,又能借助于文论精神意蕴的学习与传承,启迪当代文人生成“审美新感性”,在新的审美经验模式下寻求生命主体精神的“立言”和“还乡”。  相似文献   

16.
作者着意写女主人公内心丑,却反而极写其外态美。独特新颖的构思,新鲜题材的择用和以形写神的含蓄的表现手法是作品成功的保证,作家借鉴作品呼唤人类的理性。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铸魂育人的第一课堂,"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与高等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目前“互联网+”计划与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之间的融合还严重滞后,亟待健全和完善。文航以“互联网+”与专业课程《钻井液与完井液》为例,探讨了在课程建设、课程设置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建立了“项目引导+智慧教育”,“互联网+现场案例分析”的教育新模式,积极推进科研促教学结合,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实现专业知识到双创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双语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双语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教材建设和教学环境是影响高校双语课程建设的四个基本因素。建设双语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外语素养和熟练的教学资源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和专业基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配备优秀的双语教材;要求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双语课程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工匠精神由来已久,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工匠精神,但从全世界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近年来,我国与西方的一些制造强国相比,匠人文化正在逐步遗失。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向“高”“精”“尖”,就必须重拾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各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文章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具体要求,结合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的教学实际,对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