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奏志强  陈明华 《师道》2004,(6):23-23
如果在河流的源头出了问题,那么,在它的下游无论花多少气力去进行治理也往往是白费。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一个人在心灵上有了毛病,那么,在智能方面无论花多少心思效果也往往不佳。这却不是一个众所皆知的道理。教育的源头在哪里?教育的源头在于人们的心灵。一个人如果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的每一张笑脸都是一朵花,是那么可爱、那么赏心悦目.教师被誉为园丁,整天耕耘在花丛中,那就是享受,那就是幸福. 北师大肖川教授列出了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客观因素有十七条,我很认同.但我感到主观因素是第一位的.一个园丁如果不爱花,每日穿行花丛,也无幸福可言.一个教师不爱学生、不爱自己的事业,无论客观因素多么圆满,又能有多少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猫与老鼠     
问题:如果3只猫在3分钟内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多少只猫将在100分钟内捉住100只老鼠?这是一个古老的趣题,常见的答案是这样的:如果3只猫用3分钟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它们必须用1分钟捉住1只老鼠。于是,如果捉1只老鼠要花去它们1分钟时间,那么同样的3只猫在100分钟内将会捉住100只老鼠。然而,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刚才的解答只是利用了某个假定。这个假定认为这3只猫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同一只老鼠身上,它们通过合作在1分钟内把它捉住,然后再联合把注意力转向另一只老鼠。但是,假设3只猫换一个做法,每只猫各追捕1只老鼠,各花3分钟把它们捉住。按照这…  相似文献   

4.
木桶是大家生活中并不陌生的物品,它是用铁丝将长木板箍成一个底部密封的圆柱形容器,多用来盛水。善于总结经验的人就木桶盛水这一现象提出了三条原理:一是木桶装水的多少,不取决于长板而是取决于短板;二是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木板之间的紧密度;三是木板之间的紧密度取决于铁箍的松紧度。木桶原理看似很简单,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笔者认为,这三条原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也有一定指导意义。如果将一个班比喻为一只木桶,那么作为班的主体——学生便是组成木桶的那些长短不一的木板,而铁箍则是班集体对他们的约束力。先看第一条原理…  相似文献   

5.
宕岩 《家长》2012,(2):84-84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遇多少坎坷,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会走出困境,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为了拓宽街道,伦敦市相关部门拆除了许多陈旧的楼房。旧楼被拆后,由于资金不到位,新路迟迟没有修,旧楼房的地基便任凭日晒雨淋。  相似文献   

6.
宕岩 《家长》2012,(Z1):84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遇多少坎坷,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会走出困境,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为了拓宽街道,伦敦市相关部门拆除了许多陈旧的楼房。旧楼被拆后,由于资金不到位,新路迟迟没有修,旧楼房的地基便任凭日晒雨淋。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2005,(Z1)
学习!学习!!哎,学习!!!如果能够让学习变得既容易又有趣,既方便又快捷,那该多好啊!那么我们就能在走上社会之前,轻轻松松地考上名牌大学,舒舒服服地取得优异成绩。这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又令多少人望而生叹。  相似文献   

8.
"Hello"的由来     
在英语中,"hello"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单词都用得多.美国人个个都爱说"Hello",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听到这个词. 当人们拿起话筒时,传入耳中的第一个词就是"hello".当然,如果打电话的是英国人,他们也可能说:"Are you there?"那么,"Hello"是怎样来的呢?  相似文献   

9.
猫捉老鼠     
问题:如果3只猫在3分钟内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多少只猫将在100分钟内捉住100只老鼠?这是一个古老的趣题,常见的答案是这样的:如果3只猫用3分钟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它们  相似文献   

10.
如果老师讲错了怎么办?这是心理咨询中常有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你看马老师下面的说法如何。首先,有一个如何尊重老师劳动的问题。正如同学们各有不同一样,老师也各有不同,有教学经验多少不同,教学水平高低不同,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1.
李明 《中学教与学》2007,(11):18-19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所有的木板都一样高,木桶才能盛满水.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论“,也叫“木桶定律“.“木桶理论“对我们处理物理问题也很有帮助.如果我们遇到的问题中的几个量必须相等,那么这几个量所能取的最大值,将取决于这几个量各自所能取的最大值中的最小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12.
《人生十六七》2011,(6):17-17
在美国,养一个5岁孩子一年到底花多少钱,我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不过好在我自己就正在美国养孩子,那么就以我家孩子为例,看看我们家在养育孩子上一年花了多少钱吧。  相似文献   

13.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套用这样一句话,结果还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被钱蒙住了眼睛。战争中取胜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也看到很多大学生根本没花多少钱,一样获得了自己理想的工作。那么,在求职时,钱有多重要呢?如果钱不重要,什么才最重要呢?如果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那么,你的刀刃在什么地方?2006届的同学已经要离开校园了,他们花了多少钱?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草和花有没有什么分别?一位老园艺师说:"其实,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狗尾草是开花的,它的花朵就是狗尾巴似的绿穗穗;蒲公英的花朵是金黄色的,秋天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荠荠草的花朵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镀亮的晶莹的露珠。"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就像人一样,无论生长在哪里,都是一种草,也是一种花。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群体全面推行了绩效工资制度,教师的工资体现在工作量的多少和业绩的好差上.这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较为平均的工资发放制度.一石激起下层浪,因为无论如何这都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切身利益,如果在考核过程中缺乏公平性,那么势必会给施行绩效工资的本质意义打上折扣,同时也会打击、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余莉 《江西教育》2002,(8):31-3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例9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牌后(投影展示出下图),你首先知道的信息有哪些?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约几秒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首先知道了这几种商品的价格。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买一台复读机和一只书包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我想到的问题是买一台复读机比买一台计算器要多花多少钱?生3:我想到的问题是买这三种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生4:我的问题是买一只书包比买一台复读机要少花多少钱?生5:我很想知道买一台计算器…  相似文献   

17.
胡洪 《天津教育》2002,(7):53-55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父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将比那种显然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看教师教会学生多少知识,也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这正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如果一个学生自己能学、会学、想学,在学习上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那么他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这一步没走好,那么作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写作文如果离题的话,那就像给一个饥饿的乞丐棉衣一样,是没有用的。有的学生,作文要求写一件快乐的事,他偏偏写一件伤心的事;作文要求写一件发生在夏天的事,他偏偏写一件发生在冬天的事;作文要求写一个人,他偏偏写"我的家乡很美"……所以,即使他妙笔可以生花,如果审题这一步没做好,那花也是"白花力气"的"花"了。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教学生审题呢?一、命题作文的审题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已经  相似文献   

20.
小学是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如果每个班级有几个学困生,那么全校有多少?全市又有多少?全国又有多少呢?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所以每个教师都应站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一高度,充分认识转变学困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