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知识,多以考查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居多。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复合规律为:若函数y=f(u)与u=g(x)的增减性相同(相反),则y=f[g(x)]是增(减)函数,可概括为“同增异减”。为了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结合例题,对复合函数单调区间的求法及单调性的应用加以归纳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y=f[g(x)]型函数可以看作南两个函数y=f(u)和u=g(x)复合而成,一般称其为复合函数。其中y=f(u)为外函数,u=g(x)为内函数。若内、外函数的增减性相同,则原复合函数为增函数;相反则为减函数,即复合函数,单调性遵从同增异减的原则。在做题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一、求简单复合函数单调区间定理:设函数u=g(x)的值域为N.1.若函数y=f(u)在N上为增函数,则u=g(x)的单调增(减)区间就是函数y=f[g(x)]的单调增(减)区间.2.若函数y=f(u)在N上为减函数,则u=g(x)的单调增(减)区间就是y=f[g(x)]的单调减(增)区间.本文根据上述定理归纳出一个比较容易的求复合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方法,其步骤是:(1)在y=f[g(z)](复合函数)中,换元即令u=g(x)(中间函数),则y=f(u)(原函数);(2)求出y=f(u)的单调区间N_i(i=1,2,…,n)并判定出增减;(3)求出使u=g(x)∈N_i的x范围M:(4)求  相似文献   

4.
付怀军 《考试周刊》2013,(72):43-43
<正>考查复合函数f=f(g(x))的单调性.设单调函数y=f(x)为外层函数,y=g(x)为内层函数,(1)若y=f(x)增,y=g(x)增,则y=f(g(x))增.(2)若y=f(x)增,y=g(x)减,则y=f(g(x))减.(3)若y=f(x)减,y=g(x)减,则y=f(g(x))增.(4)若y=f(x)减,y=g(x)增,则y=f(g(x))减.结论:同增异减.  相似文献   

5.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知识,又多以考查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居多.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复合规律为:若函数y=f(u)与u=g(x)的增减性相同(相反),则y=f[g(x)]是增(减)函数,可概括为“同增异减”.本文结合高考题,对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及单调性的应用加以归纳总结,供考生在复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推广关于复合函数单调性的结论,并得到用换元法来解决较为复杂函数的单调性的一般方法.关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大家已熟悉如下结论:若y=f(x),x=g(t),x∈[m,n],t∈[a,b]都是单调函数,则复合函数y=f[g(t)]也是单调函数,并且当外层函数y=f(x)在[m,n]上为增  相似文献   

7.
一、三大关系 1.函数的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 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则: (1)若f'(x)〉0,则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  相似文献   

8.
1教学难点笔者在y=Asin(ωx+φ)单调性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会做这一类题,但普遍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论其原因,应该包括以下3个方面:(1)不能灵活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不知道y=Asin(ωx+φ)单调区间的变化本质上是图象的变换;(2)不理解复合函数.y=f(g(x)的单调性,不知道求单调区间时为什么要将外层函数y=f(u)的单调区间化成x的范围;(3)没有意识到单调性的本质是"自变量x与因  相似文献   

9.
一、结论关于函数导数的正负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有如下结论:设函数y=f(x)在某区间内可导,如果f’(x)〉0,则f(x)为增函数;如果f’(x)〈0,则f(x)为减函数;如果恒有f’(x)=0,则f(x)为常值函数.  相似文献   

10.
设函数f(x)定义在区间I上且x1,x2∈I,则①若函数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或减)函数,则x1f(x2)).②若函数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函数,则x1=x2f(x1)=f(x2).③若函数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函数,则方程f(x)=0在区间I上至多有一个实数根.④若函数f(x)与g(x)的单调性相同,则在它们公共的定义域内,函数f(x) g(x)亦与它们的单调性相同.⑤复合函数y=f(u)(u=g(x))的单调性适合“同增异减”规律,即若f(x)与g(x)的单调性相同(或相异),则y=f[g(x)]为增(或减)函数.⑥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在各自的定义域内具有相同的单调性.运用…  相似文献   

11.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是学习的难点,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着手和容易出错的问题。下面谈谈如何讨论复合函数单调性问题。如果u=g(x)在区间M上有定义,且u∈N,y=f(u)在区间N上有定义,则把y=f(g(x))叫由u=g(x)和y=f(u)复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海南教育》2013,(2):98-99
<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求解函数单调区间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中对于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一、对函数单调区间定义理解的误区(一)对函数单调区间定义的理解误区函数单调区间的定义: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或单调递减区间),此时就说函数y=f(x)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求解函数单调区间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中对于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一、对函数单调区间定义理解的误区(一)对函数单调区间定义的理解误区函数单调区间的定义: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或单调递减区间),此时就说函数y=f(x)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  相似文献   

14.
一、有关概念 如果y是u的函数,而u又是x的函数,即y=f(u),u=g(x),x∈A.那么函数y=f(g(x)),x∈A,叫做f和g的复合函数.其中u叫做中间变量.函数y=f(g(x))是二层复合函数,同样可以定义三层复合函数y=fg(h(x)))和多层复合函数等.我们主要谈二层复合函数,其中,u=g(x)称为内层函数,y=f(u)称为外层函数.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复合函数y=f[φ(x)],判断其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知识,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要判断一个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对多数学生而言有些困难。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透彻地理解单调函数和复合函数,认为减函数与减函数复合还是减函数,增函数与增函数复合还是增函数;另外就是没有掌握一定的判断方法。本文谈谈如何化繁为简,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化为基本函数的单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求复合函数y=f[g(x)]的单调性,可按以下步骤:①合理地分解成两个基本初等函数 y=f(u)、u=g(x);②分别求出各个函数的定义域;③分别确定分解成的两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区间;④若两个基本初等函数在对应区间上的单调性是同增或同减,则y=f[g(x)]为增函数.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零点法判定函数的单调性 在函数f(x)的定义域内(或指定区间上)任取x1〈x2,作差f(x1)-f(x2)并因式分解变形,记其中关于x1,x2且不能确定符号的式子为g(x1,x2),然后令g(x1,x2)=0,且x1=x2=x0,从中解出x0,x0是函数f(x)的单调区间的端点,然后就可以利用单调性的定义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由函数y=f(u)和u=φ(x)构成的复合函数y=f[φ(x)],其单调性是对自变量x而言。但x的函数y不是由x直接确定,而是通过中间变量u确定,这就导致了单调性的复杂化。这样的习题散见于各种教材及习题集中,中学生感到棘手。由于对复合函数、单调函数理解得不深不透,他们或想当然地认为减函数与减函数复合还是减函数,  相似文献   

19.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知识中的重要概念.为便于学生掌握,本文试从几个侧面阐述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及应用.为方便叙述,文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均在函数f(x)的定义域内某个区间D上.一、图象理解上升则增,下降则减,陡快坡慢.例1已知函数y=f(x)的图象如图1所示,试作出y=f′(x)的草图.分析函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函数具有单调性、周期性以及奇偶性,那么这个函数图像不但自身具有对称性,而且与其他函数图像也具有对称性.比如正弦函数y=f(x)=sinx,(x∈R)为奇函数,周期为2kπ,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同时,函数y=f(x)=sinx在x∈[2kπ-π/2,2kπ+π/2](k∈Z)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