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与认知修辞中的理论构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语法教学中有些语法现象没有可供识别的语法形式,但又必须有所归依和分类,这样就出现了“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认知修辞中,往往会有“相对”“相反”的修辞策略,如语言表达,既要求明确,但该模糊的地方也必须模糊。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重视理论建构,这就是辩证法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发生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从历时与共时,对语法隐喻的思维基础,语言模糊现象及语法转换层级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得出结论:语法隐喻是人类思维的元功能。臆喻性思维是链接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桥梁。产生语言模糊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人的认知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语法臆喻存在于语言构建的各个层级与阶段。这体现了认知思维构建过程的层级性与连续性,是动态的过程。一致式仅是一种概念结构,存在于人的思维层面。  相似文献   

3.
汉语是一种宽式语言,模糊语言在汉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语用功能;使中级班的留学生了解模糊语言在汉语中的社会意义,有着比语法教学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模糊语言学入手,谈留学生中阅读课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模糊描述逻辑与回答集程序的发展现状和所遇到的挑战,讨论了模糊DL程序的语法和语义,给出了在模糊背景下扩展的Gelfond-Lifschitz变换,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面向语义Web的扩展模糊DL答集程序(efdl程序),给出该类程序的具体语法并用代数不等式约束来描述其语义。通过扩展的Gelfond-Lifschitz变换,定义了efdl程序的回答集,并且讨论了求解回答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传统语法及有关资料展开对“it”用法的探究,揭示出该词语法和语义上的模糊点,归纳出该词的各种模糊指代用法,同时也指出模糊“it”和精确“it”是辨证的统一体,即在特定的情况下,模糊“it”可向精确“it”转化。  相似文献   

6.
模糊"it"刍议     
本文根据传统语法及有关资料展开对"it"用法的探究,揭示出该词语法和语义上的模糊点,归纳出该词的各种模糊指代用法,同时也指出模糊"it"和精确"it"是辨证的统一体,即在特定的情况下,模糊"it"可向精确"it"转化.  相似文献   

7.
模糊性即不精确性或“亦此亦彼”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在人类语言中,语音、语调、词、语义、语法、跨文化交际等诸方面都存在着模糊性。翻译过程中上述诸种模糊因素往往会导致译文无法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表达”,因此研究模糊语言的翻译也是客观必要的。目前,模糊语言与翻译的研究者有,万来声《模糊理论  相似文献   

8.
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最典型的代表,是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将模糊限制语和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系统作比较,证明两者之间无论是在抽象的定义层面还是在具体的词汇层面都存在着相似性和重叠性。模糊限制语是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语言构建手段,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的实现手段的一个有力增补。  相似文献   

9.
章清月 《海外英语》2023,(23):86-89
英语学术写作中应具备的语法特征之一——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当代大学生在学术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对学术写作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不具备系统性的认知,导致了模糊限制语使用出错或过度使用等问题。大学生应知悉英语学术写作所需要的语法特征,尤其是在学术写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技能。因此,文章通过案例研究,为大学生和教师提供学术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学习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胡小梅  雷双娥 《培训与研究》2007,24(5):110-111,F0003
语用模糊是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元语用理论的研究为分析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含糊现象,为探索交际意图提供了依据。文章分析了研究语用模糊与元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语用模糊与语法歧义的对比,探索了语用模糊在社会交往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对宾语补足语问题概念模糊,以致分析语句时,不能准确划分句子成分,不能正确理解表达的意思。在各种句子成分的考查中,宾补也是高考英语试题中考得较多而又较复杂的语法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特将中学英语中的宾语补足语作一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对这一语法现象有一个清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李可 《广东教育》2004,(12):36-36
小学生通过母语学习积累了大量语言学习的感观经验,甚至包括“寻找——发现——概括语言规律”的模糊经验。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发展初步抽象思维能力的阶段,语法教学可以促使他们将偶然的、经验型的知识加工,有意识地归纳梳理,也发展了他们的策略思维。我总结出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语法教学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3.
正英语语法知识是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语法规则才可能真正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语法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语法教学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当前中学教师对英语语法教学产生了模糊的认识和采取了不适当的教法,使得语法教学的方向产生了一些偏差。新课程标准实施已有十多年,但在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却有两种极端倾向:一是语法中心论。整个英语教学围绕着语法,认为学好语法就是学好英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语法的包容性特点与意境的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典诗词中,语法的包容性体现在词性的多元、词序的"反常组合"以及语义的模糊与不确定性等方面。语法的这一特点突破了语言常规,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造成了古典诗词意境的多元,收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语义、修辞、语法等三个方面考察了《老子》语义模糊、辞格丰赡、语法简古等语言特点,并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特质展开论述,从而阐明这种人特质正是能指与所指的对立与统一,是化载体与化底蕴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的主要方面.模糊在古典诗词中的体现主要有词语模糊、数量模糊、语法模糊等."三美论"是模糊英译的指导思想.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词的模糊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由于语法填空题出炉不久,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语法填空方面普遍存在对该种题型特点模糊和解题思路混乱等问题,加之时间短,训练较少,导致目前学生在该题上的得分率不高。针对这些现状,本文从语法填空题的主要题型特点、解题思路及训练方法等方面来谈谈高考的语法填空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旨在让高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切实让学生过好词汇关和语法关,以提高高中生语法填空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模糊语言对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想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给翻译造成障碍,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翻译者的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了模糊语言在语音、词义、语法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孙道功 《天中学刊》2004,19(6):84-86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特征,我们认为语言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义位上。义位模糊性的来源是多元的,不仅来自于客体世界、主体世界,语言世界也是其重要的来源。语言世界作为义位模糊的第三原生体,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带来了义位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20.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模糊语言对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给翻译造成障碍,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翻译者的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了模糊语言在语音、词义、语法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