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实验室中香糊的制作西南化工医技工学校(530001)郭水庆,黄汉贞一、原料配比及药品木薯淀粉100克,蔗糖5克,明矾10克,苯酚5克,1:4的盐酸溶液140毫升,饱和碳酸钠溶液无定量(用量见制作方法),香精少许。二制作方法将木薯淀粉置于1000ml烧...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导入复习10减几、十几的数的组成,作好“破十”的知识准备,提出问题,引起新旧知识矛盾冲突,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心理准备。复习过程设计如下。1.教师提问。(可插放音乐)10-9=10-8=10-7=10-5=10-6=2.教师演示:左手拿9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问学生一共是几根小棒?学生:9+2=11,共有11根小棒。教师: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学生:从2根小棒中取出1根与9根小棒凑成10;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1个“十”与一个“1”就组成11。教师按学生…  相似文献   

3.
一、试卷基本情况全卷三大题共22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80分。1.试卷结构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值302030占百分比37.5%25%37.5%2.试题内容的分值、比例内容题号分值占百分比化学基本概念理论2、5、8、9、14、151215%元素化合物知识3、4、6、7、10、111215%有机化学知识12、13、17810%教材分析1、18、201012.5%教法研究16、19、21、223847.5%二、试题启示1.教材教法研究是考查的重点。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在明确了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染整专业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认真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主要采取三种方式。第一、课前复习。利用讲新课前的5-10分钟用提问、叙述、快速笔答等方法进行复习,使前后课的内容衔接起来。其内容重点是:1.重要概念,原理、上节课的重点但学生又容易忽视的内容、工艺流程及加工方法。第二、单元复习。当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组织复习。复习时要强调以下重点。1.本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2.基本原理和方法;3.相似工艺的比较与分析,并引导学生找出各种工艺的特色;4.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实验技巧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配置浓度为1/2000(即5‰)的油酸溶液为什么要通过两次配置? 答:所谓两次配置就是在100 mL量筒中准确地放入95mL无水乙醇,再用吸管向量筒中放入5mL油酸,充分搅拌后,得到5%浓度的油酸溶液,装入棕色加盖细口瓶中并贴上注有“5%油酸溶液”的标签待用.这是第一次配置.再取45mL的无水乙醇放入 50mL量简中后,用吸管取5mL5%的油酸溶液,充分搅拌后,分放到10—12个小棕色加盖玻璃瓶中待用.浓度计算  采用两次配置5‰油酸溶液的原因有两条.第一是从误差角度考虑.无论是油酸还是无水乙…  相似文献   

6.
蔗糖水解和蛋白质溶液盐析实验改进湖北枝城师范学校(443300)董昌耀一、关于蔗糖水解的实验现行中师、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关蔗糖水解的实验步骤,都是用“10%的蔗糖溶液1毫升,滴加3~5滴稀硫酸(1:5),再将试管放到水浴里加热”;然后用银氨溶液或新制...  相似文献   

7.
中考复习中,金属与酸的反应是常见题型,也是学生复习的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关键在于总结出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并灵活运用之。  相似文献   

8.
新制氢氧化铜与醛反应的实验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氢氧化铜与醛反应的实验研讨湖南醴陵市一中(412200)何立琳一、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教材演示实验:在试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毫升,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荡。然后加入乙醛溶液0.5毫升,加热到沸腾。观察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多年...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计算中几种常见题型的解法□镇原县孟坝中学朱建理一、极端法例1有108克碱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混和物与足量水反应,得到碱16克,求原混和物的组成。分析:该题不知是何种碱金属,也不知道碱金属和它的氧化物的质量,无法用常规方法解答,而用极端法则可求...  相似文献   

10.
关于酚酞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蒯世定 《化学教学》1999,(12):36-36,37
酚酞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通常说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上述说法是否完善?怎样做好有关酚酞试液的实验等,需进一步研究.实验事实1.配制酚酞试液取0.1g酚酞,溶解在100g90%的乙醇中·2.浓硫酸遇酚酞显橙红色取2mL浓硫酸盛在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试液,立即显橙红色.将此橙红色溶液分为两份,一份加10mL水,橙红色的溶液褪为无色.加热另一份橙红色溶液.溶液变为黑色.取体积比大于或等于1:1的硫酸溶液2mL;加入1~2滴酚酞试液,都使溶液显橙红色或浅红色.3.浓盐酸、浓磷…  相似文献   

11.
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难点之一,也是各省市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其计算公式为:可见,要算出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必须先求出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或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在求反应后溶液的浓度时,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反应体系的整体上去思考问题,从而比较简捷地求出溶液的质量。例1200壳20.8%的BaCl2溶液和98克稀硫酸刚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等少?解析BaCl2溶液中含BaCl2为:设生成BaSO4x克,生成的盐酸中含有HCly克。则解得X=46.6(克)y=14.6(克)由于两种反应物刚好完全…  相似文献   

12.
高考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抓好双基,科学构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轮复习则是“立体”结构。第二轮复习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着力于提高化学学科综合素质。习题讲评是高三复习阶段中常见的课型,是高考第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习题讲评往往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盲点和知识点不到位,概念模糊,审题不清等同题,通过对错题的分析、诊断及师生间的互动,建立知识网络。“讲”就是要讲透例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及审题的方法。“评”就要评在考纲、考点、考题上,针对学生习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性讲解,包括题型、方法的归纳。还要注意类比深化,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知识检索和联想体系。拓展思路,寻求规律,力争使知识、思维能力同步到位,讲评课后要组织相关题型的矫正性训练。  相似文献   

13.
化学基础理论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而在高考试卷的Ⅱ卷中考查有关基础理论的试题几乎已经成为经典题型.这部分知识主要包括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以及电化学.在复习中。我们要在明确考试内容的前提下,立足于教材,准确理解相关的原理。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并灵活运用知识,努力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4.
复习是重要的再学习过程,不能是简单知识的罗列、重复,而是更深入更系统的知识深化过程。在复习中,首先要熟悉大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有具体的复习做法,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灵活多样,解析重点题型;同时要加强信息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计划;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有关溶液、溶质、溶剂和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包括稀释、增浓)及溶解度、百分比浓度与溶解度关系和结晶等的计算,题目千变万化,题型多样,但只要抓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守恒”这一规律,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下面就利用这一规律进行溶液的有关计算作一归纳,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进行溶液的稀释、混合或浓缩的计算根据溶液相同而浓度不同的两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混合溶液浓度。如果是用水稀释,可把水的浓度视为零;若加入溶又使溶液变浓,则把溶质的浓度看成100%。【例1】将100克98%的H2SO4稀释为20%的H2…  相似文献   

16.
复习是重要的再学习过程,不能是简单知识的罗列、重复,而是更深入更系统的知识深化过程.在复习中,首先要熟悉大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有具体的复习做法,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灵活多样,解析重点题型;同时要加强信息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计划;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是电解质溶液知识运用的经典问题,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但很多学生在解答这一类题型时常常出错,因此,复习中要努力突破这一重难点内容。下面对其所涉及的知识规律、解题策略等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三化学授课过程中,对一些需要计算的选择和填空题时,总结了一些规律:一、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百分比浓度)的题型。(1)对于同种溶质的溶液,如果溶液的质量相等,混合后质量分数为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和的一半。例:将50克10%的硝酸钾溶液和50克对物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B.20%C.15%D.30%依据规律:(2)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蒸发掉水份等于原溶液的一半。例:将AN克10%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增大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50克水B.倒出一半溶液C…  相似文献   

19.
化学总复习阶段,资料如山,有的同学为完成复习任务,匆忙解题,就题论题,平时解题成百上千,考分仍不理想。静思细想,主要原因是只重视解题结果,忽视了解题后的思考。那么,解题后应该思考些什么呢?一、网联知识,加深认识解题后,要进一步思考,领悟习题所联系的基础知识,有利于矫正和加深理解。[例1]在100克水中先后加入一定量过氧化钠和铝粉,反应完毕后得到澄清溶液,共生成气体3.5克;再向无色溶液中加入3.5摩尔/升的盐酸200毫升,恰好使新生成的沉淀重新溶解,试计算原加入的Na2O2和Al粉各多少克。[解析]设Na2O2为xmol,A1为ymol。根据有关化学…  相似文献   

20.
a.改进的装置如图1所示。b.实验步骤。①给图1中的A,B,C,D中分别装入水、浸没过四氯化碳的棉花、滴有几滴2%硝酸银溶液的蒸馏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②在自制的弯嘴滴管中加入0.5g还原铁粉,关闭止水夹m。③向烧瓶里倒入3mL苯,用自制的长尖嘴滴管吸取液溴1mL,将滴管插入到苯的液面下缓慢图1改进的装置溴、苯混合液浸有CCl4棉花铁粉mnABCD地放出,用后的滴管放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④立即在烧瓶上塞紧橡皮塞并轻轻振荡,使苯和溴混匀。然后按图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m,n。⑤挤压弯嘴滴管胶头,将铁粉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